搜索到2858篇“ 脑星形细胞瘤“的相关文章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星形细胞分级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星形细胞分级诊断的价值研究,为星形细胞病情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沭阳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50例星形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肿分级系统,将患者分为低级别星形细胞组(21例)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组(29例)。术前患者接受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比较不同分级患者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运参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K^(trans)值、Ve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低级别星形细胞组与高级别星形细胞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征象。结果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组比,高级别星形细胞组患者ADC更低,而K^(trans)值、V_(e)更高;ROC曲线分析显示,ADC、K^(trans)值、Ve预测高级别星形细胞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0.757、0.831,其中以Ve曲线下面积及诊断特异度最大,诊断效能最高(均P<0.05)。结论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星形细胞的病变恶性程度,且ADC、K^(trans)值、Ve预测高级别星形细胞的诊断价值均较高,其中Ve诊断价值最高,可为手术的实施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能够为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李新波张阿娥杨浪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
1.5TMRI扫描PWI成像评估星形细胞WHO分级诊断的效果
2022年
目的 分析1.5T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灌注加权(PWI)成像评估星形细胞WHO分级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且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25例星形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组织病理分级,其中低级别组(WHOⅠ~Ⅱ级) 61例,高级别组(WHOⅢ~Ⅳ级) 64例。比较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的血流灌注参数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评估相对血容量(rCBV)值、相对血流量(rCBF)值、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与病理分级相关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灌注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 高级别组患者的rCBV、rCBF分别为4.26±2.17、2.34±1.34,明显高于低级别组的1.42±0.38、1.23±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r 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CBV、rCBF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26、0.563,P<0.05),而rMTT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r=0.006,P>0.05);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平扫+增强对高、低级别星形细胞分级诊断准确度为65.23%、灵敏性为68.33%、特异性为63.27%,PWI成像中rCBV准确度为83.96%,阳性预测值为91.56%;rCBF准确度为81.73%,阳性预测值为90.43%;rMTT准确度为77.53%,阳性预测值为88.26%。结论 MRI扫描PWI成像对星形细胞WHO分级诊断效果良好,对于后续治疗和预后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李辉蔡定萍姚俊
关键词:灌注加权成像脑星形细胞瘤
MRI参数与星形细胞患者PCNA、MMP-9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参数与星形细胞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星形细胞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疑似其他颅内肿疾病体检者84名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入院时MRI参数[水肿指数(EI)、增强后相对信号强度(RSIGd)、信号强度增加百分率(EP)]、PCNA、MMP-9水平等。评价观察组病理分级,经世界卫生组织神经系统肿分类标准分析,84例星形细胞患者中,Ⅰ级19例,Ⅱ级20例,Ⅲ级35例,Ⅳ级10例,其中Ⅰ~Ⅱ级纳为低级组(n=39);Ⅲ~Ⅳ级纳为高级组(n=45)。对其不同病理分级程度患者MRI参数、PCNA、MMP-9水平进行对比,分析MRI参数与星形细胞患者PCNA、MMP-9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I、RSIGd、EP值及PCNA、MMP-9水平为3.72±1.11、1.65±0.38、83.55±20.18、(48.11±10.76)%、(68.91±8.06)%,均高于对照组[1.04±0.23、0.84±0.21、21.36±8.74、(13.82±4.87)%、(32.16±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组EI、RSIGd、EP值及PCNA、MMP-9水平为3.81±1.23、1.72±0.42、85.91±21.76、(50.91±11.74)%、(73.33±7.91)%,均高于低级组[2.96±1.06、1.58±0.22、75.89±23.48、(39.72±12.08)%、(65.48±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EI、RSIGd、EP与PCNA、MMP-9呈正相关(r=0.268、0.453、0.815、0.174、0.539、0.621,P<0.05)。结论MRI参数与星形细胞PCNA、MMP-9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可随着病理级别提高而增加。
贾夏青于萍武金龙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星形细胞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分类标准首次将分子遗传学标志物应用于中枢系神经统肿的分类与分型,其中星形细胞分为级弥漫性星形细胞(WHO分级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WHO分级Ⅲ级)和原发性胶质母细胞(WHO分级Ⅳ级),可进一步分为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型、野生型和未分类型[1,2]。随着分子病理学和肿代谢组学的不断发展,的神经影像已从既往单纯的形态学水平过渡到灌注、功能和代谢的分子水平。
胡平叶立果江洪祥徐阳(综述)陈谦学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
微小RNA-362在星形细胞中的表达
2021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362在不同级别星形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使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比较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32例星形细胞患者和4例正常组织中miR-362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星形细胞组织miR-362表达(0.194±0.052)明显低于正常组织miR-362表达(0.436±0.044,t=8.8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组织miR-362表达(0.172±0.045)和高级别星形细胞(0.202±0.070)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miR-362表达(t=10.101,t=6.3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低级别星形细胞组织miR-362表达与高级别星形细胞miR-362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4,P>0.05)。结论miR-362在星形细胞组织中表达下调,但在低级别与高级别星形细胞间无差异。
陈光郝强欧阳陶辉王龙
关键词:微小RNA星形细胞瘤脑肿瘤
DCE-MRI联合DWI检查在星形细胞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相关参数在术前评估星形细胞恶性程度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48例星形细胞患者,其中低级别星形细胞20例,高级别星形细胞28例。比较不同分级患者容积转运参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表观扩散系数(ADC)。通过ROC分析K^(trans)值、V_(e)、ADC预测高级别星形细胞的价值。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患者K^(trans)值、V_(e)显著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患者,ADC显著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患者(P<0.05)。经过ROC分析,K^(trans)值、V_(e)、ADC预测高级别星形细胞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823、0.694(均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术前诊断星形细胞相关参数和病变恶性程度相关,可为手术实施、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袁姝娅邱俊邓克学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表观扩散系数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放射组学预测星形细胞IDH1突变状态
目的:评估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的放射组学特征对星形细胞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状态的预测准确性,并与常规MRI序列和临床特征相比。  方法:回顾性纳入了69例经病理证实为星形细胞的患者,其中男37例,...
王佳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扩散张量成像
文献传递
shRNA干扰MIPU1基因对星形细胞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干扰心肌缺血预适应上调基因1(myocardial ischemia preconditioning upregulated gene 1,MIPU1)对人星形细胞U25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瞬时转染MIPU1 shRNA干扰质粒,蛋白质印迹检测其干扰效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Hoechest染色法和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转染MIPU1shRNA可明显降低MIPU1蛋白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MIPU1 shRNA组的U251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明显增加,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均P<0.05)。结论:MIPU1 shRNA能有效降低U251细胞中MIPU1蛋白的表达,干扰MIPU1的表达可促进U251细胞凋亡,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刘梅冬王智孙慧蒋碧梅刘可肖献忠
关键词:SHRNA干扰U251细胞生物学行为
HOXB5在星形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星形细胞(Astrocytoma)起源于神经上皮,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约占神经上皮肿的45.2%-71.0%。其特征包括浸润性生长,易复发,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25%。其中胶质母细胞(Glioblas...
邱翔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免疫组化
多b值DWI在WHOⅡ~Ⅲ级星形细胞IDH基因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WHOⅡ~Ⅲ级星形细胞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型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WHOⅡ~Ⅲ级星形细胞、且有IDH基因型的患者资料,术前均行颅常规MRI扫描及多b值DWI扫描,测量肿实质区及同一层面对侧正常实质区的各参数值:水通道蛋白相关扩散系数(aquaporines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AQP-ADC)、纯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计算校正参数值(体参数值除以对侧正常实质参数值):相对AQP-ADC (relative AQPADC)、相对D (relative D)、相对D*(relative D*)、相对f (relative f)等,应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IDH突变组与野生组之间的参数值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星形细胞IDH突变组rD值高于野生组,D*、rD*、rf值低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rD值ROC曲线下面积、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706、1.839、64.71%、80.00%,D*值分别为0.814、0.00267、88.24%、66.67%;rD*值分别为0.759、0.969、58.82%、93.33%,rf值分别为0.710、1.875、88.24%、53.33%。结论多b值DWI对于诊断WHOⅡ~Ⅲ级星形细胞IDH基因型具有一定价值,体D*和rf值诊断IDH基因的敏感性较高,rD*值的特异性较高。
邓晓琳张辉王效春谭艳秦江波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基因型

相关作者

张辉
作品数:379被引量:1,194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脑星形细胞瘤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共振
王效春
作品数:170被引量:443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脑星形细胞瘤 磁敏感加权成像 MRI 磁共振
谭艳
作品数:99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脑星形细胞瘤 影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胶质瘤
秦江波
作品数:82被引量:208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脑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MRI 脑胶质瘤
王乐
作品数:107被引量:289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