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84篇“ 脑胶质细胞瘤“的相关文章
阿司匹林干预胶质细胞相关巨噬细胞表达VEGF、bFGF和YKL-40成血管生长因子
2022年
目的 阐明阿司匹林对胶质细胞相关巨噬细胞表达VEGF、bFGF和YKL-40蛋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诱导人白血病THP-1单核细胞为M2型巨噬细胞。单独培养U-87MG细胞为U-87M组;单独培养M2型巨噬细胞为M2组;U-87MG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非接触共同培养为共培养M2组;共培养细胞用2mmol/L、4mmol/L、8mmol/L阿司匹林进行干预分别为2mM、4mM、8mM阿司匹林组。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VEGF、bFGF和YKL-40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巨噬细胞表达VEGF、bFGF和YKL-40蛋白明显升高(P<0.01)相对于共培养组,2mM、4mM、8mM阿司匹林组巨噬细胞表达的VEGF、bFGF和YKL-40蛋白含量均降低(P<0.01),2mM、4mM、8mM阿司匹林组间相比,随着阿司匹林浓度增高,VEGF、bFGF和YKL-40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结论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人胶质细胞相关巨噬细胞表达VEGF、bFGF和YKL-40等血管活性相关蛋白。
陈丽丽王涵武蕾蕾展涛郭素芬于建渤吴影高丹
关键词:人脑胶质细胞瘤巨噬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YKL-40
咪喹莫特下调STAT3/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细胞U87细胞的增殖
2022年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IMQ)对胶质细胞U8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U87细胞分为对照组、1 mmol/L IMQ组、5 mmol/L IMQ组、1 mmol/L IMQ+STAT3抑制剂(inhibitor)(STAT3-IN)组和5 mmol/L IMQ+STAT3-IN组。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和MTT实验检测各组U87细胞EdU标记的细胞数目或增殖吸光度值;Real-time PCR、ELISA检测各组U87细胞细胞介素6(IL-6)mRNA、肿坏死因子-α(TNF-α)mRNA及其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U87细胞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对照组,1 mmol/L IMQ组和5 mmol/L IMQ组U87细胞的EdU标记细胞数目和吸光度值依次降低,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n=10),IMQ+STAT3-IN组和5 mmol/L IMQ+STAT3-IN组EdU标记的U87细胞数目、吸光度值均降低。1 mmol/L IMQ组和5 mmol/L IMQ组U87细胞STAT3、p-STAT3、NF-κB、p-NF-κB或IL-6、TNF-α蛋白均比对照组低表达(P<0.01,n=10),1mmol/L IMQ+STAT3-IN组和5 mmol/L IMQ+STAT3-IN组上述蛋白持续低表达(P<0.01,n=10)。结论咪喹莫特通过下调STAT3/NF-κB通路降低IL-6、TNF-α含量,进而抑制U87细胞增殖。
王澍尹璐刘宏斌徐加志赵吉波潘云志孙玉荣
关键词:咪喹莫特脑胶质细胞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160例高级别胶质细胞术后低分割同期推量调强放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1年
目的探索高级别胶质细胞患者术后采用低分割同期推量调强放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160例高级别胶质细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割同期推量调强放疗,均进行2个疗程治疗,并对比两组治疗后总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生存时间,同时进行随访,统计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53.75%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3,P<0.05);观察组随访后3个月生存率为98.75%、随访后6个月生存率为88.75%,均高于对照组的87.50%、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7、4.329,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6.84±2.24)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12±1.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5,P<0.001)。结论低分割同期推量调强放疗运用于高级别胶质细胞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安全性,延长生存时间,保证近期、远期疗效。
俞泽炎
关键词:脑胶质细胞瘤放疗安全性
胶质细胞误诊为梗死1例被引量:1
2020年
胶质细胞是一种弥漫浸润性中枢神经原发性肿,多表现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病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包括皮质脊髓束受累、智力减退或痴呆、头痛、癫痫发作、神经损害、颅内压增高等,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急性血管疾病[1]。现报道胶质误诊为急性梗死1例,以期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李宏锦于海洋刘占矿李亚楠李英杰
关键词:脑胶质细胞瘤脑梗死影像学
T2 FLAIR序列影像组学特征与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分型联系的研究
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恶性肿。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将胶质细胞分为低级别胶质细胞(L...
李静
关键词:脑胶质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生物标志物
文献传递
磁图在胶质细胞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分磁图定位功能区的准确性研究——磁图运动区定位与术中皮质电刺激定位的对照研究  目的  功能区的定位最初由外伤等损伤积累而来,其后通过电生理手段获得皮质定位分区。功能区定位对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重要作用,现在...
杨坤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脑磁图脑胶质瘤运动诱发电位脑功能定位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解毒汤治疗胶质细胞的分子机制预测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理论,挖掘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预测黄连解毒汤作用靶点,探求作用机制,从系统生物整体的角度为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的试验提供数据支持,并指导下一步的实验。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群,通过构建相关网络及分析其特征明确潜在分子成分和靶点,结合疾病靶点绘制药物入血活性成分及疾病靶点PPI网络,寻找交集、发现关键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通过TCMSP检索共发现黄连解毒汤相应成分168个,根据OB值和DL值筛选出入血活性成分60个,在此基础上获得147个预测靶点及379个关键基因;根据GO分析结果可知,黄连解毒汤作用于该疾病主要涉及细胞内通路、免疫和炎症相关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等大量通路。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活性成分筛选和靶点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为研究黄连解毒汤多成分、多靶点与多种疾病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王海燕彭伟李思毅杨洁李慧杰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黄连解毒汤脑胶质细胞瘤
WHOⅡ级胶质细胞治疗策略
2018年
WHOⅡ级胶质细胞是一类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一组异质性神经上皮源性肿,属于低级别胶质细胞(low grade glioma,LGG)。主要包括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混合少突星形细胞[1]。部分LGG为弥漫性浸润性生长,预后不佳[2]。多数LGG呈缓慢进展性生长,预后相对较好,但具有恶变的潜力,能够进展成为高级别的胶质细胞。由于其起病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进展缓慢,因此,在临床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临床研究也处于初步阶段。
陈谦学刘宝辉
关键词:手术治疗化学治疗
胶质细胞梗死1例报告
2018年
目的探讨梗死和胶质细胞的相关诊断特征。方法报道1例梗死患者,并结合病人临床症状、影像结果、病理结果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人为梗死发作,术后病理符合血管畸形伴出血梗死。结论梗死和胶质细胞具有相似特征,可以从发病时间、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方面加以鉴别。
杨华超步星耀王君毅
关键词:脑梗死脑胶质细胞瘤影像学首发症状病例报告
NASP在胶质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NASP(核自身抗原精子蛋白)已被证明是一个酸性的组蛋白分子伴侣,其通过转运H1连接组蛋白从而影响核小体的形成,与细胞的DNA复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进展密切相关。本课题研究中,根据TCGA(癌症和基因图谱)和CGGA(...
湛允波
关键词:脑胶质瘤临床预后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李安民
作品数:644被引量:1,190H指数:15
供职机构:解放军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癫痫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胶质瘤
章翔
作品数:1,136被引量:5,426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脑肿瘤 颅脑损伤 脑胶质瘤 脑损伤
张越林
作品数:43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脑胶质细胞瘤 细胞免疫 高血压脑出血 红细胞免疫 IL-2
曹晓哲
作品数:137被引量:465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电磁脉冲 超微结构 二氧化硒 电磁脉冲辐照 电磁辐射
雷鹏
作品数:221被引量:572H指数:12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显微手术切除 颅脑损伤后 颅脑创伤 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