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15篇“ 脾栓塞术“的相关文章
- 部分脾栓塞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部分脾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全切治疗组(接受全脾切除术)和PSE治疗组(接受部分脾栓塞术),各39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水平及术中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SE治疗组TNF-α、IL-6、IL-18水平低于全切治疗组;PSE治疗组门静脉内径、流速、门脉压力均低于全切治疗组;PSE治疗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全切治疗组(P<0.05);PCE治疗组PT、APTT水平高于全切治疗组(P<0.05);PSE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接受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后,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均可得到有效改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效果和安全性得以保障。
- 白露李庆刚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炎症反应凝血功能
- 部分脾栓塞术联合内镜治疗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并脾亢的研究
- 魏敏
- 部分脾栓塞术与全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部分脾栓塞术(PSE)与全脾切除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SE组(n=45)与全切组(n=45),PSE组采用PSE术治疗,全切组采用全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炎症介质水平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结果PSE组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全切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门脉压力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门脉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E组患者术后的TNF-α水平低于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补体C3、C4水平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E组补患者术后的体C3、C4水平高于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E与全脾切除术均具良好治疗效果,PSE效果更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机体应激,改善补体C3、C4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 罗凡昌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全脾切除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血清补体
- 部分脾栓塞术对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压力、肝纤维化、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对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门静脉压力、肝纤维化、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伴脾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SE治疗。比较两组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WBC、RBC、PLT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门静脉内径、流速、血流量、压力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HA、PⅢP、LN、Ⅳ-C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TNF-α、IL-6、IL-18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发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脓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腹痛、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E能够提升肝硬化伴脾亢患者外周血象,改善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减缓肝纤维化进展,下调炎症因子水平。
- 姜海燕赵春红陈男男陈志赫刘铭珠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炎症因子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联合功能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联合功能性脾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组予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及功能性脾栓塞术(FSE)两组患者均行介入手术1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压力、肝功能、脾脏体积、血常规、凝血功能、近期生存期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门静脉压力、肝功能、脾脏体积、血常规、凝血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近期生存情况及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联合功能性脾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董洋梁桂杰王滕郭义孙志超王波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
- 部分脾栓塞术对肝脏血流灌注近期影响的研究
-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亢患者肝脏血流灌注近期影响,并探讨肝脏血液灌注改变与肝功能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PSE术后肝脏灌注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共收集2019...
- 王飞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血流动力学肝功能
- 文献传递
- 脾动脉非选择性与高选择性插管后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对比探讨非选择性与高选择性插管后部分脾栓塞术在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部分脾栓塞术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选脾功能亢进患者65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3例,年龄(58.5±9.8)岁。65例患者中,26例行脾动脉非选择性部分脾栓塞术(非选择组),39例行高选择性插管后部分脾栓塞术(高选择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外周血液学指标、肝功能、手术相关并发症、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升高,高选择组在术后4、12和24周时的白细胞计数以及12和24周时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非选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和24周,高选择组的总胆红素、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血流量均较非选择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选择组与高选择组患者0/Ⅰ/Ⅱ/Ⅲ级疼痛发生率间比较(5/10/11/1比12/22/7/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高选择性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较非选择性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更稳定、持久,更能促进机体血液相关指标恢复,更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改善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状的缓解。
- 谢青云高峰畏雷泽华蒋康怡龚杰赵欣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肝硬化栓塞治疗
-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梧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0例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进行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30例患儿术前及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直接胆红素(DDB)、总胆红素(TDB)、血红蛋白(HGB)等数据。结果术后的IgG、IgA、IgM值有一定的变化,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液指标保持良好,均未出现严重贫血症状。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对儿童地中海贫血疾病治愈率高,后期恢复良好,复发率降低,将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在治疗儿童地中海贫血疾病中取得重大突破,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廖传德
- 关键词:部分性脾栓塞术地中海贫血血液指标
- 部分脾栓塞术对血清PDGF、TGF-β1及肝纤维四项的影响
- [目 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肝纤维四项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
- 张雪平
- 关键词:肝硬化部分脾动脉栓塞肝功能
- 文献传递
-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炎症水平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究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肝硬化伴脾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脾切除术,观察组行PSE。对两组病人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血常规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炎症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在4个时间点的白细胞、红细胞数量以及在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时的血小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个月时的血小板数量[(134.49±40.75)×10~9/L比(196.30±39.66)×10~9/L]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腹痛(19例比34例)和血栓形成(2例比8例)的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门脉压力均较术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病人在术后1个月时的门静脉流速[(14.82±1.60)cm/s比(16.05±1.73)cm/s]、门脉压力[(30.29±2.81)cmH_2O比(34.50±3.16)cmH_2O]降低(P<0.05)。两组病人在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较术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在术后3个时间点的TNF-α含量[术后3 d(20.52±3.70)ng/L比(27.38±4.66)ng/L,术后1个月(14.82±4.05)ng/L比(23.55±4.13)ng/L,术后6个月(10.09±3.14)ng/L比(19.43±3.72)ng/L]以及术后3 d、术后1个月时的IL-6含量[术后3 d(35.17±5.21)ng/L比(44.69±5.78)ng/L,术后1个月(24.63±4.85)ng/L比(36.99±5.20)ng/L]降低(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E治疗肝硬化伴脾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
- 穆兰英牟玉珍雷振武
-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栓塞门脉系统部分脾栓塞术血流动力学炎症
相关作者
- 李征然

- 作品数:127被引量:836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性 肝移植 放射学 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后
- 朱康顺

- 作品数:165被引量:1,208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术后 介入治疗 肝移植 介入性 磁共振成像
- 秦建平

- 作品数:146被引量:52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纤维化 门脉高压 治疗肝硬化 TIPS术
- 蒋明德

- 作品数:335被引量:1,29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肝硬化 乙醛刺激 内镜
- 刘浔阳

- 作品数:172被引量:81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 内镜结扎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