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篇“ 腔内近距离放疗“的相关文章
宫颈癌近距离放疗中宫管的重建点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宫管不同重建点对源驻留位置及计划剂量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完成根治性放射治疗的43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32~79岁, 病理类型为鳞癌40例, 腺癌3例, 均接受外照射(50.4 Gy分28次)和CT引导下的(45°宫管)近距离治疗(36 Gy分6次)。近距离治疗采用Fletcher施源器, 其宫管弯曲角度有15°、30°和45°。为每位患者模拟制订2套近距离治疗计划。一套计划提取患者近距离治疗CT模拟定位图像及原始计划, 将45°宫管弯曲部分重建点调整为逐层重建, 根据处方优化计划至符合临床要求, 称为逐层组。另一套计划以逐层组为模板, 仅调整45°宫管弯曲部分重建点至1、3、5、7个, 不修改驻留权重及其他参数, 分别称为平均1、3、5、7组。对15°、30°和45°宫管分别进行不同重建点个数时的偏差分析, 比较45°、30°与15°宫管在不同重建点时的重建偏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45°宫管的两组计划的高危临床靶区(HR-CTV)D_(50%)、D_(90%)、D_(100%)、V_(100%)、V_(150%)、V_(200%)和适形指数(CI), 及膀胱、直肠和小肠的D_(2 cm^(3))、D_(1 cm^(3))、D_(0.1 cm^(3))的差异。结果 45°宫管平均组重建偏差主要来源于宫管垂直方向。45°(1、3、5、7个重建点)、30°(1、3、5个重建点)与15°(1、2个重建点)宫管的平均重建偏差分别为1.30、0.32、0.14、0.08 mm, 0.57、0.14、0.06 mm, 0.14、0.06 mm。逐层组的HR-CTV参数与平均5组、平均7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5), 平均5组与平均7组间的剂量学参数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5)。膀胱和直肠的剂量学参数在逐层组与平均组之间或在各平均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5)。逐层组的小肠剂量学参数较平均1组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
冯永富陈绍俊龙雨松谭军文贺先桃李钢冯成军王占宇
关键词:宫颈肿瘤腔内近距离治疗剂量学
IMRT、3D-CRT联合近距离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预后比较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近距离放疗治疗宫颈癌(CC)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将86例ⅡB~ⅢB期C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2组,IMRT组(n=43,采用IMRT)与3D-CRT组(n=43例,采用3D-CRT),2组均联合近距离放疗治疗,比较2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放射性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IMRT组近期疗效为83.72%,高于3D-CRT组的74.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RT组癌类抗原125(CA-125)与癌胚抗原(CEA)水平均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放射性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3D-CRT组(P<0.05)。治疗后IMRT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评分表(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3D-CRT组(P<0.05)。结论IMRT、3D-CRT联合近距离放疗治疗CC短期疗效相当,但IMRT抗CC作用更强,且不良反应少,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曾庆范王颖拓华松
关键词: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腔内近距离放疗宫颈癌
近距离放疗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近距离放疗的定位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道定位柱、辅助定位板和限位件,道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通道和至少两条第二定位通道,第一定位通道用于施源器的定位,第二定位通道用于插植针的定位,辅助定位板...
曹宗宝柯小林凌瑞
局部晚期直肠癌近距离放疗器官保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近距离放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ICBT)将放射源置于直肠或肿瘤附近,可给予高剂量、高效率、低毒性、低成本的放射治疗。本文综述了两类ICBT在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器官保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讨论了ICBT在实现器官保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优势和挑战。ICBT联合或不联合外照射放疗是LARC器官保留治疗的有效手段,可带来临床获益,但仍需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
程天彭冉曲昂王皓
关键词:局部晚期直肠癌腔内近距离放疗
用于近距离放疗的定位装置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于近距离放疗的定位装置。;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放疗的施源器和用于组织间插植放疗的插植针的定位。;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
凌瑞曹宗宝柯小林
血管近距离放疗在肝癌门静脉癌栓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章碘粒子支架近距离放疗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回顾性研究目的:评价门静脉碘粒子支架血管近距离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
谭中宝
关键词:肝癌门静脉癌栓外放疗腔内近距离放疗门静脉主干癌栓
调强放疗联合近距离放疗对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联合近距离放疗对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外放疗联合近距离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性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不良反应、预后情况(复发转移率、病死率、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SCC、CEA、Cyfra-21-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_(2)、P水平低于治疗前,FSH水平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E_(2)、P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均无复发转移及病死情况,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RT联合近距离放疗在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可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缓解卵巢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丁文秀赵莺周绍兵赵伟伟孙红娟
关键词:宫颈鳞癌调强放疗腔内近距离放疗肿瘤标志物性激素
局部晚期宫颈癌单纯近距离放疗疗效及预后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近距离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单纯近距离治疗的预后因素,探讨单纯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对象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
田甜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放疗预后毒副反应
局部晚期宫颈鳞癌联合组织间插植与单纯近距离放疗比较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联合组织间插植与单纯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学、不良反应及疗效差异,明确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7年1...
热依达·艾沙江
关键词:宫颈癌组织间插植腔内近距离治疗
食管癌根治性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食管癌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WHO实时数据显示,中国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占全球55%左右。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较低,我国5年生存率虽稍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仅有20%-30%。我国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失...
张文菊
关键词:食管癌剂量学腔内近距离放疗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刘志远
作品数:21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近距离放疗 气管腺样囊性癌 单抗 晚期非小细胞 化疗治疗
杨玖
作品数:18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近距离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气管腺样囊性癌 化疗治疗 汉防己甲素
洪梅
作品数:54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 腔内近距离放疗 腔内放疗
王延虎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近距离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气管腺样囊性癌 肺组织 肺癌
刘晓燕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腔内近距离放疗 血液透析患者 血液透析病人 肠道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