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8篇“ 腔内近距离治疗“的相关文章
联合应用放化疗、近距离治疗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放化疗、近距离治疗、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放化疗序贯近距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宫颈癌细胞中瘦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有效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无瘤生存、死亡等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74.00%,148/200)高于对照组(53.00%,1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IGF2、瘦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2、瘦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年随访期间无瘤生存率(62.00%,124/200)、病死率(5.00%,10/200)均低于对照组(30.50%,61/200;17.00%,3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近距离治疗、热疗联合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近、远期疗效。
李佳麻富卯
关键词: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腔内近距离治疗热疗
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近距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靶区覆盖率、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有效率、肿瘤靶区覆盖率和局部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与近距离治疗相比,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肿瘤靶区覆盖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王琢陈健王宏雨孙宝胜欧健张洋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近距离治疗
早期宫颈癌术后近距离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宫颈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绝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且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术后病理显示存在阴道切缘阳性、近切缘因素等患者需要补充近距离放射治疗,但目前对于早期宫颈癌术后近距离放射治疗适应症及具体实施方案尚未完全明确。故本文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近距离放射治疗适应症、放疗技术、施源器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
龚文谭榜宪
关键词: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施源器
中晚期宫颈癌常规放疗加近距离治疗同步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观察对于中晚期宫颈癌常规放疗加近距离治疗同步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宫颈癌Ⅱb~Ⅲb期患者66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常规放化疗体外增敏热疗加中药的实验组(n=33),常规放化疗对照组(n=33)。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反应,随访结束评估一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实验组患者毒副反应率为9.09%,对照组为36.64%,经治后随着随访时间增加生活质量评分也随之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随访一年生存率为100%,对照组仅为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常规放疗加近距离治疗,同步体外高频热疗联合中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较低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一年生存率,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董新红张燕何智慧刘哲峰张凤志蔡君东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常规放疗腔内近距离治疗体外高频热疗
子宫切除术后高级别阴道上皮瘤变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高级别阴道上皮瘤变(HG-VAIN)行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HDRICR)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HG-VAIN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VAINⅡ1例,VAINⅢ12例,所有患者均仅接受HDR-ICR,选择阴道圆柱体和(或)阴道卵圆体施源器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与生存情况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HG-VAIN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11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1例患者于治疗后22个月复发,经手术治疗后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2/13)。13例HG-VAIN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近期不良反应,其中1~2级直肠反应1例,1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例,且近期不良反应均较轻;6例患者出现远期不良反应,其中2级直肠反应3例,3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例,3~4级阴道狭窄和溃疡1例。结论 HDR-ICR对子宫切除术后HG-VAIN患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且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李凤霜吴玉梅王建东孔为民宋芳张玉溪岳志云孙阳
关键词:阴道肿瘤原位癌
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质控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目的: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病人、工作人员、公众以及场所的辐射安全,治疗过程的顺利执行以及物理剂量的精确实施,需要针对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过程建立完善的质控规程,按合理...
于浪
关键词:宫颈癌腔内近距离治疗
文献传递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体外同步调强推量联合近距离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放疗针对宫颈原发病灶同步调强推量联合近距离治疗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9~2018.1期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完成根治性放疗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张露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急性毒副反应
文献传递
直肠癌根治性外照射与外照射联合三维近距离治疗的对比研究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三大常见肿瘤之一,在美国,每年有超过40000人被诊断为直肠癌。关于结直肠癌的病因虽然在世界各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代生物学...
刘涛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外照射
文献传递
早期子宫膜癌术后单纯近距离治疗的结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回顾分析术后单纯近距离治疗的早期膜癌患者临床结果.方法 2004—2013年在我院行术后单纯近距离治疗的早期子宫膜癌患者共158例.根据2009年FIGO手术—病理分期,Ⅰa期105例,Ⅰb期53例.主要病理类型为子宫膜样腺癌(142例,占899%),病理分级为G3级者17例(108%).使用192Ir源后装治疗机,照射区域为阴道顶端及上1/2段阴道,参考点定义为阴道黏膜下05 cm,照射剂量25-30 Gy分5-6次.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5年样本量63例.5年OS、PFS、LR、DM率分别为976%、919%、29%、28%.全组病例均未出现阴道复发.未出现≥3级急慢性胃肠道、泌尿系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脉管间隙侵犯仍是影响OS率(OR=0087,95%CI为0.009-0813,P=0032)和PFS率(OR=0091,95%CI为0.018-0459,P=0004)的因素.结论 术后单纯近距离治疗早期膜癌患者的疗效良好,淋巴脉管间隙侵犯是影响OS和PFS的重要因素.
侯晓荣胡克沈捷连欣孙帅晏俊芳刘志凯张福泉
关键词:预后
一种三维近距离治疗个体化定制施源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近距离治疗个体化定制施源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施源管,施源管的环形端面开设有轴向贯通至施源管两端的施源线孔道,施源管的两端分别为病灶治疗端和固定端,施源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病灶周围非照射区域...
廖显洪雷赟范子煊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于浪
作品数:118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施源器 放疗 宫颈癌 阴道 放射源
张福泉
作品数:331被引量:1,34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放疗 放射疗法 施源器 预后
邱杰
作品数:233被引量:574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施源器 加速器 放疗 宫颈癌 剂量学
晏俊芳
作品数:68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施源器 宫颈癌 阴道 放疗 CT引导
胡克
作品数:177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施源器 宫颈癌 放疗 放射疗法 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