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8篇“ 腕舟骨骨折“的相关文章
- 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腕舟骨骨折是常见的腕骨骨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涉及的舟骨进行性塌陷将影响整个手腕的结构稳定性。腕舟骨骨折后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将导致骨折不愈合,从而引起患腕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本文旨在对腕舟骨骨折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进行综述。
- 王大伟程保国解琛门鸿月李宗玉
- 关键词:腕骨舟骨骨折不愈合
- 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医疗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用腕固定座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确定大多角骨‑舟骨结节并做标记;将消毒后的辅助治疗装置连接在腕固定座上;在皮肤标记处做1cm横切口,分离皮下组织,...
- 潘俊博吴春彪马福元卞正君王鹏刘杰赵媛媛
- 一种关节镜下腕舟骨骨折辅助复位钳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关节镜下腕舟骨骨折辅助复位钳,包括接触块和操作把手,两个操作把手转动连接形成转动部,操作把手一端连接接触块,转动部内连接多个复位扭簧,多个复位扭簧同轴连接,转动部设置有限位刻度...
- 栗宝鹏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
- 2024年
- 目的评估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我们对28例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其中8例为既往螺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行翻修手术,20例为腕舟骨骨折不愈合行初次手术。收集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比术前及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握力、关节活动度及Mayo评分等。结果术后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49个月,平均26.4个月,腕舟骨骨折均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2周。术后共12例取出内固定物,其中6例存在桡骨茎突与舟骨钢板撞击,另外6例要求行内固定取出。所有患者的VAS、握力、关节活动度及Mayo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升。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植骨能为腕舟骨骨折愈合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环境,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 黄东宁郭阳刘畅王扬徐小龙曹梦琦
- 关键词:舟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植骨
- 多向调节机器人辅助导航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支架
- 本申请涉及多向调节机器人辅助导航腕舟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支架,涉及腕舟骨骨折手术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头尾相连,且依次铰接的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底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组成三角形框架,其中,第一支撑板为长度可...
- 李鑫赵东升伍国锋陈宇勇边瑜健
- 腕舟骨骨折固定智能置钉路径规划与量化评估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舟骨骨折固定智能置钉路径规划与量化评估方法与装置,属于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三维点云数据;根据三维点云数据,利用RANSAC算法识别骨折面,获取骨折面中心;根据骨折面与骨折中心计算出所有可...
- 肖若秀任化杨陈诚齐思雨刘波
- 腕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研究腕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腕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腕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和返回工作时间,比较患侧和健侧腕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侧与健侧腕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腕关节活动度显著小于健侧(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返回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镜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疗效显著。
- 杨蕊溪
- 关键词:腕关节镜螺钉腕舟骨骨折
- 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防护理对腕舟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防护理对腕舟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137例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防护理,n=68)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n=69)。比较两组Gartland-Weirey腕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腕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artland-Weirey腕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腕关节活动度和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骨科损害控制的风险预防护理可显著提升腕舟骨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腕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 钱玉雯王会方赵霞郏沛文王雅惠江小萌
- 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6—2020-06手术治疗的48例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对照组24例仅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一期愈合率、术后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未出现骨髓炎、舟骨缺血性坏死、内固定移位或断裂。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骨折不愈合,其余23例(95.8%)骨折一期愈合;对照组4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其余18例(75.0%)骨折一期愈合。观察组骨折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舟骨血运的破坏,而自体红骨髓移植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折不愈合发生风险。
- 高培刚张晨阳
-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撬拨复位HERBERT螺钉自体红骨髓移植
- 3D打印技术联合机器人导航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机器人导航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机器人导航组各45例。常规手术组实施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机器人导航组实施3D打印技术联合机器人导航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的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器人导航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手术组(P均<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掌屈、背伸、桡偏及尺偏活动度均优于术前,且机器人导航组高于常规手术组(P均<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优于术前,且机器人导航组高于常规手术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机器人导航掌侧入路微创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和腕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 张丹龙梁少博魏巍庄岩张堃王虎
-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机器人导航
相关作者
- 洪加源

- 作品数:167被引量:1,01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 研究主题:内固定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椎间盘镜 内固定治疗
- 陈宏

- 作品数:635被引量:2,001H指数:21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穿支 显微外科手术
- 滕晓峰

- 作品数:191被引量:4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皮肤缺损 腕关节镜 皮瓣修复 皮瓣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 周丹亚

- 作品数:131被引量:218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皮肤缺损 内窥镜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 四肢
- 王欣

- 作品数:843被引量:3,162H指数:27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穿支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