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9篇“ 自体植骨“的相关文章
- 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自体植骨处理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该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骨水泥联合螺钉修复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普通膝关节假体联合自体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毛成鹏汤志辉欧阳国新张燕如
- 关键词:自体植骨膝骨关节炎
- 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治疗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比较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过程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与自体植骨术的价值,并分析各个方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0例四肢骨于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单双数分组后每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骨皮质剥脱术,对照组实施自体植骨术,2组同时结合锁定接骨板固定,术后对2组愈合效果进行评估,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记录,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为97.14%,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效果为80.00%,观察组有更好的愈合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住院、骨折愈合方面消耗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骨折不愈合,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有差距(P<0.05);实施治疗前2组的关节活动度、肌力数据差距很小,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再次针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估,得出的结果是2组的数据均有很大的变化,均增长,并且实施治疗后,观察组记录的数据结果,较对照组记录结果明显升高,具备差异性(P<0.05)。结论:在四肢骨干骨折不愈合治疗中,展开骨皮质剥脱术可明显改善其预后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并提高安全性,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 施凯兵沈灵杰姜新峰周振宇
- 关键词:骨折愈合时间
- 自体植骨、异体植骨和人工植骨治疗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自体植骨、异体植骨和人工植骨治疗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45例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分别采取自体植骨、异体植骨和人工植骨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约为22个月。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融合时间、距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同时统计患者手术前后VAS、AOFAS评分、骨代谢指标(ACP、PTH、CT、ALP、BG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自体植骨、异体植骨和人工植骨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当,不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植骨的手术时间为(75.1±1.2)min,其余各组的手术时间相近;各组术中出血量、骨融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各组术后AOFAS和VAS评分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OFAS和VAS评分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各组患者ACP、PTH水平低于术前,CT、ALP、BGP水平高于术前,各组术前和术后各个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植骨、异体植骨和人工植骨治疗距下关节外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相似,总体临床疗效较好。
- 王权王洪江姜路
- 关键词:自体植骨异体植骨骨代谢指标
- 附加辅助钢板结合自体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 目的:本课题通过比较保留髓内钉附加辅助钢板结合自体植骨与更换髓内钉结合自体植骨两种术式,治疗髓内钉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髓内钉术后骨不连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
- 皇高祥
- 关键词:髓内钉植骨
- 侧卧位有限切开髓内固定自体植骨治疗难复性粗隆间骨折
- 2022年
- 目的:探讨侧卧位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自体骨泥植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采用牵引床仰卧位和侧卧位闭合复位不良的难复性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有限切开PFNA内固定自体骨泥植骨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76.5±11.3)min。术中出血60~300 mL,平均(106.3±15.8)mL。术后X线示复位均良好。21例患者随访8~20个月,平均(10.3±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例,良7例,可1例。结论:采用侧卧位有限切开PFNA内固定自体骨泥植骨治疗难复性粗隆间骨折,手术安全,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 杨杰刘晓东刘九龙王晓光许光辉
- 关键词:有限切开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原位自体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距骨下关节炎被引量:2
- 2021年
- 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采用原位自体植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17例创伤性距骨下关节炎患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17足),男10例,女7例,年龄37~56岁。均诊断为距骨下关节炎。
- 周晓文杨德育黄飞尤瑞金
- 关键词:微创自体植骨
- 钩椎关节自体植骨对颈椎Zero-P固定融合术后早期融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背景:颈椎前路Zero-P固定融合术终板间人工骨植骨术后早期融合率较低。为了提高Zero-P固定融合术后早期融合率,本研究试图在终板间人工骨植骨的基础上加用单侧钩椎关节植骨。目的:观察Zero-P固定融合术终板间人工骨植骨后加用单侧钩椎关节植骨对融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确诊为单节段颈椎病且选择Zero-P固定融合术作为治疗方式的患者90例。根据是否加用单侧钩椎关节植骨分为A组(单纯终板间人工骨植骨,36例)和B组(加用单侧钩椎关节植骨,54例)。将椎间隙分为两侧钩椎关节、终板间区域和椎间融合器后方4个部分,术后3、6、12个月通过X线和颈椎CT三维重建观察融合率。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通过JOA评分和VA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B组术后早期融合率高于A组,术后6、12个月时,B组两侧钩椎关节融合率均高于A组(P<0.05),B组融合部位数量亦多于A组。结论:Zero-P固定融合术加用钩椎关节植骨安全有效,可有效加快融合速度,提高融合质量。
- 刘浩段宇辰戎鑫洪瑛孟阳王贝宇陈华
- 探讨自体植骨联合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
- 2020年
- 探讨罹患下肢创伤性骨髓炎的患者在开展治疗时,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自体植骨对骨折愈合用时、预后的影响。方法: 抽取60例罹患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病例,收治时间为2017年6月-2020年6月时间段内。随机分组,就单采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方案(对照组,n=30)与联用自体植骨方案(研究组,n=30)手术情况、骨折愈合用时及生活质量评分加以对比。结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方面,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在开展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经评测为97.96%,与对照组75.51%对比,前者高于后者(P<0.05);在测评分值对比方面,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疼痛以及生活质量测评分值对比,在开展治疗前,两组各评测分值无差异(P>0.05)。在开展治疗后,均有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改善(P<0.05);在恢复时长比较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恢复时长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运动能力恢复以及患肢恢复至无肿胀酸痛感所需的时长较对照组均呈较低水平显示(P<0.05)。表明自体植骨联合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究其原因: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的治疗方式可实现创面清除以及肢体重建的效果,自体植骨则能减少移植带来的排异反应,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结论:针对罹患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病例,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基础上,联用自体植骨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
- 桂勇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自体植骨
- 打压自体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臼内陷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介绍打压自体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髋臼内陷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2018年12月本科收治强直性脊柱炎继发中度髋臼内陷的患者10例(15髋),15髋均采用自体骨打压植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清除髋臼内软组织,依次使用不同型号髋臼锉打磨髋臼。咬骨钳咬除股骨头表面的软骨,制作成松质骨条,植入髋臼内上方凹陷处,打入器轻轻将松质骨条打实,然后髋臼锉反转,髋臼底成形。然后根据髋臼大小,选择合适的髋臼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46.27±17.92)个月。至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7.27±4.64)分提高到术后(86.93±4.25)分,髋臼内缘到Kohler’s线的距离由术前(12.40±1.55) mm减少至术后(0.73±1.87) mm。随访期间复查X线片显示假体均无松动、下沉,无髋臼再次内陷。[结论]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继发中度髋臼内陷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自体骨加压植骨治疗,术后能够有效恢复髋臼骨量,纠正髋臼内陷,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王业鑫戴志刚张海妮冯磊刘儒森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强直性脊柱炎髋臼内陷植骨
- 病灶清除联合VSD及自体植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吸引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05—2016-05治疗创伤后胫骨慢性骨髓炎16例,采用病灶清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吸引术,待髓腔内肉芽组织生长红润、良好后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经骨皮质开槽、彻底病灶清除及持续VSD吸引14~28 d,所有患者第一次更换VSD时行创面分泌物培养阴性,创面及髓腔内肉芽新鲜、红润,无脓性分泌物。15例经病灶清除VSD吸引、取髂骨植骨及再次VSD吸引后植骨表面肉芽生长红润,直接予缝合创面;1例因植骨时打压太紧、植骨量太多突出骨皮质表面致血管化困难,植骨表面干燥坏死,经刮除表面坏死骨组织并继续VSD吸引1周后表面肉芽生长红润予缝合伤口。所有创面一期愈合,术后获得随访平均21.6(15~48)个月,骨折均愈合、感染无复发、未发生再骨折。结论病灶清除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吸引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能缩短治疗时间,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朱庭标李智任静彭怡婷刘峰张金鹏范永红王叶武
- 关键词:胫骨慢性骨髓炎负压封闭引流病灶清除自体植骨
相关作者
- 王炤

- 作品数:30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后路 自体植骨 椎间隙 脊柱融合术 颈椎病
- 汪冉

- 作品数:32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后路 后路 椎旁肌间隙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植骨
- 康鹏德

- 作品数:556被引量:2,612H指数:2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 大骨节病 关节成形术
- 贾学文

- 作品数:78被引量:2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疗效分析 关节镜治疗 缝线 撕脱性骨折
- 李东海

- 作品数:17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病因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 META分析 自体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