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3篇“ 自振周期“的相关文章
- 高层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合理范围研究
- 2024年
- 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T1反映了高层建筑质量和刚度分布特性,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控制基本自振周期在合理范围不仅能自动满足结构的主要设计指标,还能导向更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分析国内837栋高度50 m以上高层建筑统计数据,得出不同设防烈度、不同高度分组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的合理范围和分布规律,并基于简化模型推导了基本自振周期与结构高度关系的实用公式。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用公式均表明,T_(1)与结构高度的平方根(√H)成正比,且T_(1)/√H随高度增加而增大,随设防烈度提高而减小。高度250 m以上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合理范围上限值在0.40√H左右,其中8度设防区为0.37√H、7度设防区为0.42√H、6度设防区为0.44√H;如果达到或超过0.50√H,则结构刚度过柔。
- 徐培福陈才华邱盛源
-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本自振周期合理刚度
- 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
- 2024年
- 填充墙对框架结构周期的影响一般采用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但周期折减系数随砌体材料和填充墙位置变化的规律在业界仍未得到揭示。文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建立常规混凝土框架模型和混凝土填充墙框架模型,对不同砌体材料下,不同填充墙位置导致的结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变化规律展开分析,得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结论,可供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借鉴。
- 张家强李强
- 关键词:砌体材料
- RC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个体间不确定性量化
- 2024年
-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是城市区域地震风险评估重要对象,其基本自振周期存在明显个体间变异性,如相同高度周期不同。通常采用的确定性结构高度-周期经验公式主要面向新结构设计,未能考虑既有RC建筑物周期的个体间变异性,影响区域地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合理量化。该研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收集了不同地区的641栋RC框架结构实测长轴、短轴方向基本周期以及高度、结构形式等信息,开展了严格的数据库清洗,并采用物理准则-数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高度相依基本周期随机函数模型描述个体间变异性。与经典统计回归基本周期随机模型相比,新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结构间基本周期的物理机制差异以及观测数据的联合概率特性,便于在区域地震风险评估中应用。
- 项梦洁陈隽
- 关键词:RC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 平臂式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计算方法研究
- 2024年
- 塔式起重机的自振周期是其基本属性,关乎风振动力系数的选取,影响风载荷及其对塔身偏移的计算。文章以永茂5513型塔帽式和中天6513型平头式塔式起重机为例,简化塔身的刚度简化,将塔式起重机简化为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自振周期简化公式,对比分析了现场测试和有限元模拟结果,验证了该公式的可行性,并引入考虑塔机质量分布影响的修正系数,修正了其简化公式。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自振周期吻合较好,在粗略计算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时可以使用该简化计算公式。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给出了塔式起重机自振周期简化公式的修正公式,并给出了塔帽式、平头式塔式两种起重机修正系数的推荐值及线性内插公式。
- 韩志聪郭兵李加敖石言民
-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现场测试自振周期修正系数
- 建筑长宽比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结构自振周期是影响结构地震响应的重要因素。自振周期的变化规律受多参数的影响,本文针对建筑长宽比开展研究。以云南地区两座长宽比不同的小学教学楼作为工程实例,通过软件建模计算出自振周期并进行对比。使用力法手算两跨刚架纵横向刚度差异,与有限元结果互相校核,解释了工程实例中长宽比对自振周期的影响。对单层1-20跨框架结构自振周期建模计算,得出结构自振周期随长宽比改变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长宽比的增加,纵向刚度增长较横向刚度更快,横向平动周期始终保持最大,纵向平动周期由第二阶变为第三阶,扭转周期由第三阶变为第二阶。随着长宽比的增大,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更易扭转。 。
- 张钦哲罗若帆董孝曜
- 关键词:自振周期
- 自振周期与屈曲因子的关系:用自振周期控制二阶效应
- 2023年
- 比较了自振特性分析刚度方程和屈曲分析的类似性和差别,指出了自振周期和屈曲荷载的关系,因为各结构设计规范对屈曲因子或刚重比有最低要求,通过这个最低要求推出了周期限值,从而对周期限值的确定有了理论依据。而周期与结构总高度开根号相联系,对不同性质的结构体系,公式差别不大。
- 童根树
- 关键词:周期二阶效应高层建筑
- 基于HHT的复合扰动环境中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优化识别
- 2023年
-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简称HHT)方法探索了在风、人为振动及传感器误差等复合干扰及低信噪比条件下脉动信号中与结构本质特征关联频率的优化提取和分析方法。以南昌市某小区临街12层住宅楼为分析对象,在干扰信号较多的白天进行结构脉动信号实测,测试表明,在拾振器所在层有非天然振动干扰时,波形的平稳度及频谱特征改变对后续分析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未处理干扰信号、基线偏移等的前提下,分别应用FFT、R/F谱比、HHT 3种方法提取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并进行分析效果对比,结果表明,HHT方法展现出良好的信号频率提取能力,同时可以通过余项表达信号基线漂移的误差,优化了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识别方法,拓展了脉动法使用范围,为规模化结构健康监测预警提供了有效参照。
- 许言李永强周仰新刘旭锋彭聪姬雪明
- 关键词:基本自振周期脉动法HHTFFT经验模态分解
- 基于实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与结构尺寸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在现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基于实测结果的自振周期与结构尺寸关系研究。基于脉动法对我国华北、东北地震高风险区结构高度在40~110m的150栋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进行了动力特性测试,对测试结果与规范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基于实测结果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长短轴向基本自振周期估算公式。结果表明在40~80m建筑总高度对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最显著,在80~110m结构水平纵横向尺寸对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影响明显增加。
- 孟健周洋周洋齐正欣何福
- 关键词: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自振周期结构尺寸
- 建筑结构自振周期研究概述
- 2023年
- 建筑结构自振周期是十分重要的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准确预测建筑结构自振周期是结构动力分析和设计的重要前提。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大量的结构自振周期经验公式,其中绝大部分是将自振周期表示为结构高度或层数的函数。深度学习是典型的数据驱动模型,可以多级提取数据特征,包含多因素对建筑自振周期的影响,这为自振周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概述,为研究自振周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 孟曌
- 关键词:建筑结构自振周期经验公式
- 塔式光热圆筒形吸热塔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塔式光热圆筒形吸热塔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将吸热塔视为单质点体系,其自振周期T的计算公式为:<Image file="DDA0001961621070000011.GIF" he="101" imgConten...
- 文锋
相关作者
- 刘香

- 作品数:82被引量:2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钢管混凝土 自振周期 排架结构 抗震性能 高炉渣
- 王广军

- 作品数:25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自振周期 建筑物 抗震 地震 经验公式
- 沈蒲生

- 作品数:296被引量:2,257H指数:25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高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 剪力墙 混合结构 受力性能
- 郭迅

- 作品数:182被引量:1,160H指数:18
-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
- 研究主题:地震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汶川地震 阻尼器
- 公茂盛

- 作品数:88被引量:4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动 强震仪 RC框架结构 强震 参数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