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9篇“ 自然美学“的相关文章
斯多亚派的艺术观及其自然美根基
2025年
斯多亚派把自然看作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统一体,认为理性作为具有广延性的实体,渗透在宇宙的各个角落;自然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整个宇宙及世间万物都是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杰作,处处体现着理性的完;人类被赋予以审的态度去感知宇宙间万物的各种能力,承担着见证自然的使命;人类的艺术创造不仅仅是模仿,而且包含着源自心灵模型的创造;自然的创造与人的艺术创造都源自统一的宇宙理性。斯多亚派的自然观蕴含“自然”思想的萌芽,其艺术观则体现着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
泓峻
关键词:自然美学斯多亚学派
张英《浮山·十坐处》自然美思想探究
2024年
张英是桐城派开创者之一,他前半生身居庙堂,后半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尤推崇峰、岩、洞、壑俱的家乡枞阳浮山,并写下《浮山·十坐处》组诗颂扬浮山之。诗中蕴含着“空灵、奇峭、幽隐、变化”的朴素自然美思想,与他归隐山林后的赐金园、芙蓉谿、双溪园林等园林营造实践遥相呼应,开辟了桐城派文人造园的先河。
姚松陈阵苏乐
关键词:桐城派造园
论鲍尔吉·原野散文的自然美
2024年
以书写草原和蒙古文化为中心而呈现的独特自然美,是鲍尔吉·原野散文的艺术精髓。他的创作既集中于对自然风光的诗意描绘和由衷礼赞,形象体现了“自然”的“肯定”理念,又通过扎根灵魂深处的人的自然本性与万物之爱,生动演绎了庄子尚尚真、“以启真”的追求。他的散文能取法自然,通过独特的体验与想象赋予作品灵动、明澈、细腻、幽默、诗意、隽永的语体风格,强化语言的画面感和音乐性,体现出诗性与理性、形态与内在的统一,真正实现了“者自”的自然美目标,并给中国当代文提供了新的写作养分和语言实践标本。
张惠林
关键词:自然美学自然全美
自然美的系统阐释——从《自然:现代性自然美导论》谈起
2024年
自然美作为研究的选题,是相当考验研究者的术能力的,因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并不好下手。整个现代史几乎就是围绕着所谓主体来建构的,因而更看重于探讨那些与主体力量相关的话题。即便是那些更侧重于对象属性的艺术品研究、器物研究、造物研究,所选的对象也是有着更显著主体印迹,其实还是通过对艺术品、器物和造物来探讨主体力量在人造物上面的反映。
简圣宇
关键词:自然美学美学史造物学术能力艺术品
自然美启示下的家具设计可持续性探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旨在探究自然美在家具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应用,结合人体工程和文化传统,以实现家具设计的和谐发展。本文梳理了自然美的概念和原则,明确了其在家具设计中的指导作用。随后,对可持续家具材料进行分类和特性分析,并探讨了自然美对材料选择的影响,阐述了可持续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论文提出了自然界形态启发、材料选择与人体适应性、文化背景与人体工程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的特色,同时探讨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策略,包括保留传统工艺、创新现代设计和跨文化融合创新等。本文为家具设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用性的指导和借鉴。
和丽
关键词:自然美学家具设计可持续性文化传统
自然美视域下苏州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应用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其精髓深深植根于自然美的理念之中。本文以网师园、拙政园、留园为样本,对其所蕴含的自然美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系统归纳传统园林的造园特色与空间布局原则。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苏州园林的艺术精髓,同时也为现代景观空间营造提供了参考。
丁建平
关键词:苏州园林自然美学园林空间景观设计
向“绝对自然”迈进:苏轼的自然美新探——读《“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
2024年
杨治宜教授《“自然”之辩:苏轼的有限与不朽》一书揭示了苏轼自然美的双重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苏轼文艺创作中对天然自成的追求和“艺术即修身”的自然美理念,以及苏轼文艺作品中名花怪石呈现的自然美内涵、和陶诗和丹中对自然美的人生终极之表达,最后理解其“寄寓天地,性命自得”的自然美的宏大境界。苏轼在艺术创作和生命经历中都不遗余力地向“绝对自然”迈进,正是这种对不可及的完趋近,使他获得了暂时的、有条件的“逍遥自然”,从而得以不朽。
张浩浩
关键词:自然美学文艺创作
自然美走向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及其绿色意义——以齐藤百合子为讨论中心
2024年
齐藤百合子是一位日裔者,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活跃于当代研究界。她的研究跨越了诸多领域:自然美、日常生活、绿色等。在这看似复杂的研究体系中,其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自洽。这种逻辑自洽使得齐藤百合子的三个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齐氏的自然美和日常生活虽然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但是遵循了同样的理论模式,即遵循了“内容(What)—原因(Why)—方式(How)—价值(Value)”四重结构层次的理论模式,此即齐氏自然美研究和日常生活研究的内在逻辑。齐氏在自然美和日常生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绿色理论。这一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倡导审价值与生态价值相结合的绿色审观。
徐晓蕾
关键词:自然美学日常生活美学
从釉水作品《绿釉桃形杯》欣赏陶瓷艺术的自然美
2024年
釉水装饰作品是将造型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陶艺形式,釉水作品采用陶瓷的坯体,利用釉彩装饰使两者结合,创作出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这种工艺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性和融合性,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本文以釉水装饰作品《绿釉桃形杯》为例,浅谈其创作设计和釉色之
张丽平姚起
《笔法记》与唐宋之际的自然美转向被引量:1
2024年
荆浩的《笔法记》是唐末重要的山水画论,为后世山水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笔法记》从根本上解决了山水画发展的方向问题,走出了历代山水画论以画家为中心的山水画理论范式,将山水画的对象转变为一个“客体”,并通过主体性的“六要”范畴,构建了沟通主客之间的桥梁。
方汀
关键词:《笔法记》德性

相关作者

薛富兴
作品数:201被引量:65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审美 艾伦·卡尔松 审美 中国美学 环境美学
程相占
作品数:152被引量:686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生态美学 环境美学 生态审美 生态 美学
刘悦笛
作品数:296被引量:1,03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活美学 分析美学 美学 中国美学 中国性
杜学敏
作品数:20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美 自然审美 审美 艺术创造 艺术起源
王中原
作品数:22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自然美 自然审美 艺术 康德美学 环境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