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致畸效应“的相关文章
- 三维重建与生物信号系统评价TCDD对小鼠颅面骨发育的致畸效应及防治策略
- 蔡明钦
- 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与致畸效应被引量:5
- 2023年
- 为验证全氟辛烷磺酸对鱼类胚胎的毒性作用,采用静态染毒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致畸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全氟辛烷磺酸对斑马鱼胚胎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7.81、6.58、3.44、2.67μg/mL,安全质量浓度为0.27μg/mL,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为高毒。全氟辛烷磺酸质量浓度越高,胚胎孵化率越低、死亡率越高,并伴随明显的心率增加、行动迟缓等现象。在全氟辛烷磺酸胁迫下,斑马鱼胚胎发育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畸形现象:囊胚期(2.7~6.0 h)出现卵凝结,卵黄细胞隆起不明显;原肠胚期(6.6~10.6 h)出现卵黄外突、原肠外突和卵凝结;分裂期(12.1~23.8 h)胚胎尾部畸变和卵黄囊异常;成形期(23.8~52.1 h)胚胎出现心肌肿大、心率不稳、后静脉血流减慢或停止、脊椎和尾部弯曲、色素沉积减少等现象;孵化期(54~80 h)幼鱼出现明显的尾部萎缩和曲折、色素沉积减少、脊椎弯曲、心包腔肿大等现象。当全氟辛烷磺酸质量浓度为1.00~1.58μg/mL时,其致畸作用相对较弱;质量浓度在2.51~10.00μg/mL时,会诱导胚胎出现明显畸变,阻碍胚胎正常发育。本试验结果可为全氟辛烷磺酸对鱼类胚胎的毒性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刘笑楠吴昊郑丽利许佳高雪忠高斐斐江敏
-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致畸效应
- 呋虫胺对大鼠急性致畸效应
- 2020年
- 为探讨呋虫胺对大鼠致畸效应,按急性经口LD50>5000 mg/kg,设1/125、1/25、1/5 LD50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0、200、1000 mg/kg,阳性对照组为大剂量维生素A,阴性对照组为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孕鼠在受孕的第6~15天灌胃给予受试物,每天1次,连续10天,末次灌胃后再常规饲养5 d。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呋虫胺各剂量组大鼠活胎率、死胎率、吸收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0 mg/kg呋虫胺剂量组胎鼠体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 mg/kg呋虫胺剂量组胎鼠骨骼畸形异常例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1995)判定,本研究条件下,急性经口染毒无致畸危害。
- 付少华黎炎梅黎炎梅瞿晶菁屈文
- 关键词:呋虫胺致畸性
- 氚水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随着氚的广泛应用和环境浓度的增加,其放射性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应也在逐渐地引起人们的重视。氚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参与到生物圈的很多循环,环境中的氚会对人类及其后代造成损害。本文介绍了氚水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应中的致癌效应、致畸效应和致突变效应研究进展。
- 李圣日崔凤梅刘玉龙涂彧
- 关键词:生物学效应
- 低剂量典型农药—铅复合污染对热带爪蟾胚胎致畸效应及分子机制初探
- 农药在水稻田里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南方农业地区水污染的来源之一,其中毒死蜱和乙草胺分别为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之一。铅(Pb)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重金属,也随着各种工业的发展进程,成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之一。...
- 王晓岚
- 关键词:农药复合污染致畸效应
- 文献传递
- 三唑类杀菌剂对热带爪蟾胚胎及蝌蚪致畸效应与内分泌干扰机制研究
- 三唑类杀菌剂是中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类杀菌剂,以其高效广谱等优点广泛使用于水稻、水果和蔬菜等作物。本论文选用使用量较大的四种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三唑酮、三环唑和己唑醇为代表农药,以热带爪蟾为试验生物,研究了四种杀菌剂对热带爪...
- 李星翰
- 关键词:三唑类杀菌剂生物毒性致畸效应
- 文献传递
- 斑马鱼胚胎经丙草胺暴露后对其仔鱼致畸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探讨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丙草胺后对斑马鱼仔鱼的致畸效应和致畸机理,研究了斑马鱼胚胎暴露于0.50、1.00、1.50 mg·L^(-1)丙草胺染毒液120 h后仔鱼的畸形表型及比率,并通过检测与畸形器官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探讨致畸机理。结果发现,丙草胺暴露后诱导斑马鱼仔鱼出现心包囊肿、躯干弯曲、游囊关闭等畸形表型,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各畸形症状比例增大。1.00、1.50 mg·L^(-1)暴露组仔鱼心包囊肿率分别为15.56%(P<0.05)、25.56%(P<0.01),脊柱弯曲率分别为27.78%(P<0.01)、35.56%(P<0.01);0.50、1.00、1.50 mg·L^(-1)暴露组仔鱼游囊关闭率分别为20%(P<0.05)、37.78%(P<0.01)和60%(P<0.01)。丙草胺显著降低了心脏发育相关基因Tbx2[1.00 mg·L^(-1)(P<0.01)、1.50 mg·L^(-1)(P<0.05)],骨骼发育相关基因BMP-2[1.50 mg·L^(-1)(P<0.05)]、BMP-4[1.00 mg·L^(-1)(P<0.01)、1.50 mg·L^(-1)(P<0.01)],游囊发育相关基因shha[1.50 mg·L^(-1)(P<0.05)]、ihha[1.00 mg·L^(-1)(P<0.05)、1.50 mg·L^(-1)(P<0.05)]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丙草胺通过影响心脏、骨骼和游囊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斑马鱼仔鱼的以上器官发育异常。
- 刘迎姜蕾潘波林勇
- 关键词:丙草胺斑马鱼致畸效应TBX2BMP-4
- 硫酸铜对大蒜根尖细胞产生致畸效应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研究硫酸铜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根尖细胞的毒理学效应,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处理大蒜根尖20 h。通过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技术,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情况。实验表明: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受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影响,低浓度时分裂指数升高,高浓度时分裂指数降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率随硫酸铜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下降。此外,硫酸铜也诱导了染色体产生畸变。染色体畸变率随硫酸铜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畸变率均高于对照组。
- 张红姜景彬许向阳李景富
- 关键词:硫酸铜大蒜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畸变率
- 毒死蜱对花姬蛙胚胎的致畸效应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毒死蜱对花姬蛙胚胎的致畸效应。[方法]采用两栖动物胚胎致畸(FETAX)试验研究毒死蜱对花姬蛙胚胎的致畸效应。[结果]毒死蜱可引起花姬蛙胚胎脊索弯曲、皮肤色素减少、头部缩小等畸形现象。随着毒死蜱暴露剂量的增加,总畸形率和3种畸形百分比随之增加,呈现出浓度-效应关系。毒死蜱对花姬蛙胚胎96 h-LC_(50)为1.97 mg a.i./L,96 h-EC_(50)为1.00 mg a.i./L,致畸指数TI=1.97。[结论]毒死蜱对花姬蛙胚胎具有潜在致畸风险。
- 刘迎潘波胡燕姜蕾林勇
- 关键词:毒死蜱胚胎致畸效应
- 毒死蜱和乙草胺复合污染对热带爪蟾胚胎的致畸效应及机制初探
- 毒死蜱是中国主要的杀虫剂品种,乙草胺是中国使用量较大的酰胺类除草剂.有研究表明,两栖类动物衰退速度呈逐年上升且与农药的大量使用有关.鉴于此,本文选用以上两种农药,展开对两栖类模式生物热带爪蟾胚胎进行单一及复合污染的急性毒...
- 钱娇娟王晓岚李星翰张鲲尹晓辉
- 关键词:农药污染两栖类动物致畸效应
相关作者
- 施华宏

- 作品数:95被引量:55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塑料 胚胎 三丁基锡 爪蟾 致畸
- 张小利

-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爪蟾 致畸效应 胚胎 致畸 三苯基锡
- 李健

- 作品数:87被引量:4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甲基汞 工作压力 影响因素 职业倦怠 高校教职工
- 刘俊奇

-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爪蟾 胚胎 三丁基锡 致畸 TBT
- 曹庆珍

-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爪蟾 胚胎 致畸 三丁基锡 非洲爪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