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3 篇“ 艾森曼格综合征 “的相关文章
艾森曼格 综合征 被引量:6 2004年 艾森曼格 综合征 (Eisenmenger's syndrome)是指各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肺血管阻力升高,使肺动脉压达到或超过体循环压力,导致血液通过心内或心外异常通路产生双向或反向分流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 .各种心内、心外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均有可能发展成艾森曼格 综合征 .大约有三分之一既未经畸形矫治又未行心肺移植以及非心脏原因死亡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死于肺血管疾病[1]. 孙海宁 徐希奇 邓可武 荆志成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 畸形 肺移植 肺血管阻力 肺血管疾病 左向右分流 艾森曼格 综合征 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的围产期全程管理2024年 总结1例艾森曼格 综合征 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围产期全程管理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针对产妇持续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等问题,采取目标血氧饱和度循序渐进氧疗支持护理,监测、评估胎儿宫内情况;围产期容量与压力平衡重点管理早期识别肺动脉高压危象征 象、避免诱发因素;预防严重并发症;个性化出院健康指导。经过10d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母儿状况良好。 王朝晖 郑慧娟 章莉莉 王青青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围产期 危重病护理 复杂先心病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无导线起搏器置入1例 2024年 心内膜垫缺损是一种心内膜垫组织发育不全所致的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患者心内结构复杂,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可能合并心脏外大血管发育畸形,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置入难度较大。目前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置入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经验有限。该文报道1例成功置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下腔静脉狭窄、艾森曼格 综合征 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器械置入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 黄凤岚 吴宗磊 高欣 戴世煜 王莹琦 于晓红 郭然 刘莹 王照谦 高连君 刘金秋关键词:心内膜垫缺损 艾森曼格综合征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ECMO辅助下剖宫产术麻醉管理一例2023年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0岁,因“停经31+4周,胸闷气短、端坐呼吸3 d”急诊入陕西省人民医院。既往先天性心脏病14年,具体不详,未予诊治。体格 检查:身高167 cm, 体重60 kg, 体温36.4 ℃,无创血压160/108 mmHg, 呼吸频率25次/min, 脉搏血氧饱和度50%~60%。神志清,精神差,坐位体位,口唇及指端发绀,杵状指。心前区膨隆并抬举样搏动,可闻及胸骨左缘3、4肋间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朱丽娜 李扬 杨瑞 宋文英 石紫云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剖宫产 麻醉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34例母胎结局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的母胎结局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并分娩的34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以晚期妊娠(22/34,64.71%)常见;合并症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34,23.53%)多见。先天性心脏病以室间隔缺损(18/34,52.94%)和动脉导管未闭(9/34,26.47%)多见;平均肺动脉压力为(104.4±26.85)mmHg,28例(82.35%)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79.16±14.71)%。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为(28.61±10.05)周;终止妊娠方式包括剖宫产/剖宫取胎(24/34,70.59%),阴道分娩(5/34,14.71%)和刮宫术(5/34,14.71%);麻醉方式以硬膜外麻醉为主(15/28,53.57%);6例(17.65%)自动出院,18例(52.94%)好转出院,10例(29.41%)死亡。胎儿或者新生儿死亡13例(38.24%),活产21例(61.76%),小于胎龄儿7例(33.33%)。心功能Ⅲ~Ⅳ级、重度缺氧以及出现合并症时患者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母胎预后不良,应尽量避免妊娠。妊娠期间需要多学科协作制订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使其安全渡过围生期,改善母胎预后。 张道燕 刘婷 张露关键词:妊娠 艾森曼格综合征 围生期 艾森曼格 综合征 合并妊娠剖宫产后脓毒症死亡1例报道2023年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非产科病因之一,发病率为0.5%~3.0%。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的孕产妇死亡率高达30%~50%,最终剖宫产者高达65%~75%。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属于妊娠禁忌证,临床能够足月妊娠者较少见,一旦确诊需尽早终止妊娠。本文报道1例妊娠32+3周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的诊治过程,进一步分析救治失败的原因,以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尽早开展多学科管理,进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何娅 李权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 妊娠 肺动脉高压 脓毒症 剖宫产 1例艾森曼格 综合征 病人的治疗及护理 2022年 总结了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致艾森曼格 综合征 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经过内外科接力联合治疗的护理经验。本例病人护理重点包括围术期管理肺动脉高压、警惕再发缺血性脑卒中、评估心肺功能、重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重视药物不良反应、营养支持和容量管理及心理护理。经过内外科近2个月的治疗和护理,病人顺利出院。 付静 余旻虹 王阳阳 何叶 吴楠 邓海波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艾森曼格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护理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艾森曼格 综合征 双心室功能 2022年 目的探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用于评价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24例为观察组,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GE Vivid E9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和比较两组的双心室应变参数等指标。结果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的整体左室纵向应变(-17.2±3.3vs-21.8±2.6;P<0.001)、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降低(-16.1±3.9vs-27.7±6.5;P<0.001)。结论应用2D-STI技术可准确评估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左心室应变及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各节段的功能参数,具有方便直观、可重复性强等优点。 常梦圆 冯德喜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 心脏杂交手术联合肺移植术治疗艾森曼格 综合征 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观察心脏杂交手术联合肺移植术治疗1例艾森曼格 综合征 的临床效果。方法 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导致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女,30岁,行心脏杂交手术联合肺移植术治疗。先行体外膜肺氧合下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再行右侧开胸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行左侧开胸左肺移植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13 h,术中体外循环支持时间130 min,出血量3 000 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发绀较术前减轻,心脏未闻及明显杂音。术后42 h撤除体外膜肺氧合;术后第3天X线胸片提示左肺膨胀可,与胸腔大小匹配,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压由术前107 mm Hg降为术后48 mm Hg,术后左室射血分数62%(术前65%);术后第4天撤离呼吸机,撤机后吸氧4 L/min下,pa(O)由术前50.8 mm Hg升高至147 mm Hg;术后第6天胸部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封堵器位置良好;术后第7天谷丙转氨酶36 u/L,谷草转氨酶26 u/L,血肌酐51μmol/L,白蛋白34.2 g/L;术后患者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普罗帕酮90 mg静脉注射后转律恢复窦性心律。术后第7天生命体征 平稳(体温36.9℃,呼吸频率20次/min,心率96次/min,血压110/51 mm Hg,血氧饱和度98%),目前仍在院康复中。结论 对部分简单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合并艾森曼格 综合征 患者,行心脏杂交手术联合肺移植术治疗早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跃斌 李丰科 丁志丹 方泽民 赵凯 冯敏 刘刚 王勇 金峰 黄明君 张新 赵高峰关键词:肺移植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艾森曼格综合征 1例艾森曼格 综合征 产妇行双肺移植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肺康复护理 被引量:4 2021年 总结1例艾森曼格 综合征 产妇行双肺移植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肺康复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组建多学科肺康复团队、进行序贯式呼吸支持治疗与护理、正确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功能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经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患者术后第1天拔除气管插管并下床活动,术后第46天顺利出院。 卢山 苏云艳 孙小玲 王哲芸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 肺移植 室间隔缺损
相关作者
卢家凯 作品数:178 被引量:784 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妊娠合并 妊娠 心脏外科手术 麻醉处理 马增山 作品数:178 被引量:178 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肺动脉高压 外科治疗体会 法乐四联症 马胜军 作品数:179 被引量:224 H指数:7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肺动脉高压 外科治疗体会 法乐四联症 董铭峰 作品数:98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 法乐四联症 肺动脉高压 艾森曼格综合征 陈静瑜 作品数:515 被引量:1,338 H指数:19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肺移植 肺移植治疗 供肺 体外膜肺氧合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