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4篇“ 苏北盆地“的相关文章
- 苏北盆地中低TOC复杂断块页岩油勘探进展与攻关方向
- 2025年
- 苏北盆地页岩油资源潜力大,其中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和阜宁组四段(以下简称阜四段)页岩厚度大、分布面积广、脆性矿物含量高、纹层发育、有机质类型好,具有中低TOC(总有机碳含量)、构造岩性双复杂、断层/裂缝发育等典型地质特征,是勘探的主要目的层。2011年来,江苏油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和攻关实践,建立了中低TOC复杂断块页岩油差异富集理论,集成创新了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探索了绿色低碳开发模式,取得高邮凹陷阜二段、阜四段页岩油勘探突破。但仍面临页岩油富集高产规律认识不清,工程工艺技术适配性待提升,效益开发技术政策不明确,开发成本较高等挑战。深化页岩油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等基础研究,持续攻关迭代关键技术,优化一体化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页岩油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进一步降本增效,是实现页岩油规模建产与效益开发的主要途径。
- 钟志国于雯泉段宏亮杨保良
- 关键词:苏北盆地高邮凹陷
- 苏北盆地难动用储量“压驱+CCUS”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2025年
- 苏北盆地难动用储量具有构造复杂、埋深大、储层物性差和天然能量低等特性,针对这些问题,“压驱+CCUS”提高采收率技术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物模实验结果表明,压驱注水后转CO_(2)驱可显著提高采收率,30MPa压驱注水后转CO_(2)驱的采收率由32.56%提高至48.96%,而40MPa压驱注水后转CO_(2)驱的采收率进一步提高至61.21%。机理研究表明,“压”通过造缝实现缝网增渗增注和储层快速补能;“驱”可以降低流体黏度敏感性,实现高压减敏建驱和稳产高产;“CO_(2)”通过溶解膨胀、降黏、混相驱替、改善储层渗透率等机理高效驱动油藏。通过定性分析建立地质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注入速度和基质渗透率对裂缝形态的影响。综合考虑CO_(2)驱、储层物性、含油性、连通性和压裂评价等因素,建立压驱选井标准。在CZ阜三段的应用实践表明,“压驱+CCUS”技术对苏北低渗油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日产油由2.6t/d提高至9.1t/d,为难动用储量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
- 吴公益
- 关键词:难动用储量提高采收率苏北盆地
- 苏北盆地低有机质断块型页岩油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
- 2025年
- 苏北盆地构造复杂、断层发育,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较低,总有机碳含量基本小于1.5%。该套泥页岩具有岩相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力系数横向变化大等特点。以苏北盆地H区块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储层为例,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析结果,对区域测井响应关系特征进行分析,将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相结合,建立页岩油储层岩性、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评价的测井解释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优选敏感参数,建立了区块页岩油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对储层进行“甜点”综合评价。经多口井的勘探实践验证,该测井评价技术具有较好的地区适应性,有效划分页岩油储层类别,有利于页岩油储层“甜点”优选,为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钱诗友杨志强徐晨
- 关键词:苏北盆地页岩油测井储层参数
- 页岩纹层类型与测井表征方法研究——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为例
- 2025年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岩相非均质性强,纹层类型复杂且测井定量表征难度大,制约了页岩油“甜点”有利区带的优选。因此,基于阜二段不同沉积阶段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结合岩心薄片、全岩衍射、元素录井、测井等资料,详细研究了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纹层类型及纹层发育程度的测井定量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主要发育长英质、黏土质、方解石和白云石条带等纹层类型,受古气候演化影响,阜二段各小层不同纹层类型占比存在差异,不同纹层类型的叠置耦合造成了纵向上页岩油差异富集,且纹层越发育,页岩油的富集程度越高。针对页岩纹层差异分布的地质特征,进一步通过电成像测井图像边缘检测和页岩沉积速率计算等方法综合分析,阜二段页岩Ⅳ-3—Ⅳ-7、Ⅴ-6—Ⅴ-8小层纹层发育程度高,为纵向上页岩油地质“甜点”层。其中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边缘检测的页岩纹层识别精度高,可适用于不同区块页岩油纵向“甜点”层的精细地质评价,而通过计算页岩沉积速率变化来表征纹层发育程度适用于开展页岩纹层发育程度的空间展布预测,指导页岩油的立体勘探。
- 唐磊廖文婷夏连军马捷张娟
- 关键词:高邮凹陷气候演化米兰科维奇旋回
- 基于碎屑重矿物物源分析的苏北盆地上新世-第四纪盆地演化
- 2024年
- 新生代以来,苏北盆地广泛发育一套连续沉积的松散陆源地层,蕴含丰富的古环境信息,该地层对研究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盆地演化及河流水系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宽广粒级分析方法,对苏北盆地上新世地层中的碎屑重矿物开展定量分析,探讨其物源来重建盆地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苏北盆地上新统中的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褐铁矿钛铁矿,特征矿物为石榴石,指示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苏北盆地周边(滨海隆起、宁镇山脉)和长江下游地区(皖南、江淮、浙江).苏北盆地从上新世晚期开始重矿物发生突变,上覆的第四系沉积物中的重矿物表现出明显的广流域物源特征,与现代长江河流表层沉积物物源相似.由此推断,随着新构造运动的持续,长江下游沉积中心从上新世开始逐渐由苏北盆地向南转移,逐渐演变成近现代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 岳伟刘佳虹王媛
- 关键词:物源分析重矿物盆地演化
- 苏北盆地刘庄储气库密封性评价研究
- 2024年
- 对储气库密闭性进行评价是其建设与运行的重要任务,苏北盆地刘庄储气库属于断层控制的断鼻构造边水储气库,通过岩石力学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盖层和断层2个方面综合评价刘庄储气库的密封性;从宏观、微观和力学方面评价盖层密封强度;从侧向和垂向评价断层密封能力。研究表明:阜宁组二段一砂组与阜宁组三段二砂组泥岩为研究区内的巨厚盖层,该盖层全区分布且区域分布稳定,岩性组合优越,其黏土矿物含量在30%以上,储气库盖层杨氏模量和脆性指数整体相对较低,杨氏模量普遍小于20 GPa,脆性指数普遍小于45%,黏土矿物组成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遇水易膨胀,盖层具有良好的油气封堵性。刘①断层断距和倾角均较大,结合研究区内断层面正压力法和上覆地层埋深的经验得出控藏断层垂向密封;砂泥对接定性方法和泥岩涂抹因子定量方法均证明刘庄控藏断层具有较强的侧向封堵性。
- 朱子恒任众鑫王照周郭尚涛王朝国柳誉剑杨涛魏兵
- 关键词:苏北盆地阜宁组
- 苏北盆地地层岩石特性及井壁坍塌周期研究
- 2024年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庄地区激活大量页岩油资源量,但页岩容易发生水化造成岩石强度降低引起井壁坍塌等复杂情况,从而需要确定该区块的井壁坍塌周期。以花庄区块阜宁组岩石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岩石微观结构、地层强度特性、吸水规律等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坍塌压力预测模型,以此模型建立了本区块X井的安全密度窗口,分析了井斜角和方位角对该窗口的影响以及井壁坍塌周期。研究结果表明:①花庄地区阜宁组岩石整体结构较疏松,地层富含黏土矿物、石英和方解石等矿物元素,脆性矿物含量较高,总含量31.8%~43.8%,发育有方解石充填的张裂缝,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伊蒙混层含量较高,水化膨胀性能较高。②在一定井斜角下,当方位角从最大水平主地应力方位向最小水平主地应力方位变化时,地层破裂压力逐渐增大,坍塌压力逐渐减小,安全密度窗口逐渐变大,当定向井的方位与最小水平主地应力的方位一致时,不易发生坍塌和井漏,钻井风险最小。③根据本文建立的坍塌压力预测模型计算,推荐阜宁组钻进时采用1.5 g/cm^(3)的复合有机盐聚合物钻井液,坍塌周期约51 d。本文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地层安全密度窗口及井眼坍塌周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祁文莉吴惠梅谢贤东楼一珊刘宏
- 关键词:苏北盆地泥页岩安全密度窗口
- 苏北盆地宽方位地震资料建模与成像方法研究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石油资源丰富,该凹陷具有断层广泛发育、构造破碎、断层走向多变的特点。高邮凹陷富油区已实现宽方位三维地震资料连片覆盖,宽方位三维使用常规的速度建模和成像方法不利于低序级小断层成像,这制约了高邮凹陷勘探发现。...
- 潘成磊郭廷超许冲鲍伟胡国斌
- 关键词:苏北盆地
- 苏北盆地古潜山带控复合型地热资源成矿预测
- 2024年
- 苏北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地热资源成矿预测对于苏北盆地资源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重力和磁法勘探数据处理32500 km^(2)、大地电磁测深剖面590 km等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剖析苏北盆地构造特征,结合地热勘探实践论证古潜山带控热、聚热、储热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苏北盆地“壳幔供热—构造控热—潜山聚热—盖层保热”四位一体的古潜山带控复合型地热资源成矿模式。预测了盆地水热、干热二元复合的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圈定了3类古潜山水热型热储和基底隆起型干热岩热储。研究可为盆地厚覆盖下古潜山带控热型地热资源区的系统勘探提供找矿方向和借鉴。
- 江宁宋涛邓荻赵松包怡刁谦赵理芳
- 关键词:地热资源苏北盆地干热岩地热勘探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被引量:5
- 2024年
- 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是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的重点区带和层系,已部署实施的8口页岩油水平井的成功,证实其具有非常大的页岩油勘探潜力和良好的勘探前景。针对该层段页岩油井产能存在差异、富集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楚等难点问题,综合利用岩心、测录井、分析测试数据和生产动态数据等资料,对阜二段地质特征和页岩油富集主控因素进行研究。高邮凹陷阜二段泥页岩以长英质—黏土质混积岩和长英质—灰质/白云质混积岩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自下向上有机质类型由腐殖型向腐泥型逐渐转变,有机质丰度总体由低逐渐增高,具有较好的页岩油形成条件。综合岩相、生油性、含油性、储集性、可压性等多因素评价可知,高邮凹陷阜二段共发育Ⅴ-4~Ⅴ-9、Ⅳ-2~Ⅳ-7小层和Ⅱ~Ⅲ亚段三套勘探有利层段。阜二段页岩油富集具体表现为:①有利岩相组合是页岩油富集的物质基础,其中混积岩夹白云石条带是有利的源—储配置组合,页岩油产能高;②复杂的孔缝系统是页岩油富集的核心,层理缝和裂缝是页岩油流动的主要通道,有效沟通基质孔隙,提高页岩油导流能力;③较高的成熟度和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油高产稳产的关键,镜质体反射率(R_(o))介于0.8%~0.9%时滞留油含量相对较高,远离长期活动性断层的井游离烃含量(S1)相对较高。
- 段宏亮孙雅雄杨保良
- 关键词:页岩油高邮凹陷苏北盆地
相关作者
- 刘玉瑞

- 作品数:40被引量:47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
- 研究主题: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戴南组 古近系 北部湾盆地
- 舒强

- 作品数:58被引量:50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苏北盆地 粒度 钻孔 环境变化 塔里木盆地
- 陈晔

- 作品数:73被引量:66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苏北盆地 柴达木盆地 古气候 粒度 气候变化
- 段宏亮

- 作品数:66被引量:36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页岩油 阜宁组 柴达木盆地西部
- 宋宁

- 作品数:37被引量:159H指数:9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苏北盆地 泰州组 上白垩统 高邮凹陷 主要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