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736篇“ 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文章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理机制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2025年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通淋之功,环烯醚萜类、总黄酮类及蒽醌类等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对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目前对白花蛇舌草的动力学研究主要涉及个别单体成分,无法全面反映其动力学特征,故本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对近年来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后续采用多成分整合方法研究其体内动力学奠定基础,并为其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宇飞李力恒陈昌瑾李依诺袁有才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抗肿瘤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在肉鸡体内动力学研究
2025年
为了提高酒石酸泰万菌素(TAT)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并进行其动力学研究。50日龄白羽肉鸡12只,设TAT可溶性粉(TAT-SP)和TAT-NE组,给2组每只鸡均单次灌服含TAT 20 mg/kg,于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血浆经乙腈脱蛋白,HPLC检测血浓度,DAS2.0版软件分析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鸡单次口服TAT-NE的AUC(0-t)为(672.329±3.634)(mg·h)/L显著高于TAT-SP(P<0.01),达峰时间T max分别为0.25 h、8 h,峰浓度C max分别为(125.601±2.056)mg/L、(48.398±4.387)mg/L,TAT-NE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9.48%。由此表明,TAT-NE能够显著提高TAT的生物利用度。
杨一妍刘畅冯莉李新国王宏军赵阳阳孙晶鸣鲍品桦
关键词:肉鸡药代动力学
眼用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2024年
视力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临床上倾向于使用侵入性较小的外用和全身给方式治疗青光眼等眼部常见疾病。眼部许多的生理生化屏障包括泪液周转、角膜渗透、血-眼屏障等,限制物在眼部的渗透与分布,造成眼内动力学特征不明确,常用眼部房室模型来描述物在眼内处置动力学。经典眼房室模型以角膜或玻璃体为中央室,将眼部其他组织整体视为外周室,而基于生理的动力学(PBPK)模型则引入眼部血流量变化、转运体对物转运影响、血-眼屏障等因素,可提供更多物在眼部的处置细节,有助于辅助眼用新的开发和指导眼部疾病物治疗。文章综述了不同给方式时眼部用动力学特征,经典房室模型和PBPK模型及其在临床眼部用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林子衿刘晓东
关键词:房室模型
艾多沙班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2024年
目的阐明艾多沙班动力学相互作用(PK-DDI)的机制和剂量调整意见,为临床合理联合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艾多沙班的物相互作用(DDIs)文献,结合2021年欧洲心律协会指南、美国食品品监督管理局(FDA)说明书、欧盟产品特性概要(SmPC)和Lexicomp数据库,总结不同种类物与艾多沙班的PK-DDI机制、临床证据以及推荐剂量调整方法。结果共涉及17类69种品,其中无需调整剂量品24种和需要禁用、慎用或者需要调整剂量品45种。结论艾多沙班PK-DDI涉及多种品,机制主要与CYP3A4和P-糖蛋白抑制剂/诱导剂相关,但是目前PK数据缺乏。此外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疾病状态也会对艾多沙班的体内过程产生影响,目前对于多因素的研究较欠缺,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合理用提供证据。
伍诗琪闫素英张青霞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药品不良反应P-糖蛋白CYP3A4
苍术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2024年
苍术作为临床常用中,前人对其化学成分和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苍术及其所含成分的动力学研究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和全面。本文通过系统整理与归纳,对苍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苍术素、β-桉叶醇、苍术酮、白术内酯类、苍术苷类、异绿原酸类的动力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初步明确了苍术主要成分动力学谢规律,为指导临床用提供科学依据。
严恒季新洋冯施慧张傲蕾瞿领航
关键词:苍术化学成分代谢药代动力学
基于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奥氮平PK参数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分析奥氮平的群体动力学研究,探讨影响奥氮平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给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迈特思创、PubMed和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奥氮平”“群体动力学”“模型”“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及“olanzapine pamoate”“olanzapine”“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harmacokinetic model”“nonlinear mixed effect”“NONMEM”为检索策略,检索建库至2023年5月所有关于奥氮平群体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4篇奥氮平的群体动力学研究,大多数研究将奥氮平的动力学描述为一个单室模型。成人群体动力学模型群体典型值吸收速率常数:(0.3~2.85)/h;表观分布清除率:(10.4~25.4)L/h;表观分布容积:(223~2390)L。儿童青少年模型群体典型值吸收速率常数:(0.142~0.758)/h;表观分布清除率:(13.6~16.8)L/h;表观分布容积:(322~899)L。年龄、体质量、性别、种族、吸烟状况、合并用是影响奥氮平动学参数的显著协变量。结论奥氮平动学参数估计值存在差异且有不同程度的个体间变异,未来应侧重于对特殊人群的研究。有必要对先前发表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便更准地的描述模型的适用性。
李思民孙红梅吴丹聂彩霞陈路琼
关键词:奥氮平群体药代动力学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个体化给药
人工智能结合生理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生理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预测物的吸收、分布、谢和排泄等特性,而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可以和PBPK模型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加快PBPK的预测速度和提高其预测质量,进一步加快物研发进展。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动力学中的应用,对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生理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其应用前景和展望。
李龙杰计佩影郑澳乐穆耶赛尔·阿里甫相小强
关键词:人工智能药代动力学药物毒理学药物相互作用
动力学发展史和前沿研究进展
2024年
动力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动力学研究方法与技术,阐明中活性成分、活性部位、单味中及复方在体内吸收、分布、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中来源与组分复杂,绝大多数中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故中动力学研究晚于化学,也远比化学复杂,其发展也面临更多挑战。我国中动力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从最初的单一活性成分体内过程研究,到活性成分动力学效学相关研究,再到中复方和多组分动力学研究,已经历70余年的发展。近年来,借助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分析技术、基因编辑动物与细胞模型、多组学技术、蛋白纯化与结构解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中动力学在揭示与阐明中效物质与作用机制、中研发、中成大品种科技提升及指导临床合理用中亦得到实质应用。中动力学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和长足发展。该文综述了中动力学的发展史和前沿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动力学及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朱丽君何卓儒王彩艳卢丹逸杨军令贾伟伟程晨王宇彤杨柳陈志鹏吴宝剑张荣李川刘中秋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
一种紫杉醇物共晶的动力学评价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物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紫杉醇物共晶的动力学评价方法,包括:构建实验动物模型,根据实验动物体重按照80‑100mg/kg的剂量给,对实验动物进行定量抽血,得到待测血浆样品;对待测血浆样品进行处理...
武香香刘阳韩见生张慧曾华辉何兰
微泡超声造影剂生物分析方法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2024年
微泡超声造影剂是一类能够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物,常用于心脏、肝脏、肾脏等部位的超声检查。优化对比增强成像、提高诊断效率需要对体内微泡造影剂的动力学有全面了解。本文归纳总结了微泡超声造影剂常用生物分析方法及其动力学进展,系统阐释微泡超声造影剂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谢和排泄过程,以期能够为微泡类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梓欣陈西敬赵娣
关键词:微泡超声造影剂药物代谢动力学

相关作者

王广基
作品数:678被引量:2,977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 代谢组学 中药 药动学
王睿
作品数:1,119被引量:5,581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文爱东
作品数:627被引量:2,934H指数:23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药动学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合理用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刘昌孝
作品数:580被引量:6,669H指数:45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标志物 药动学 中药 药代动力学研究
熊玉卿
作品数:220被引量:912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生物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 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