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0篇“ 药物不全流产“的相关文章
- 基于虚瘀理论探讨补虚化瘀法在药物不全流产中的应用
- 2024年
- 药物流产因操作简便且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常作为早期妊娠终止方式之一在临床广泛使用,但药物不全流产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女性对药物流产的接受度,尤其当部分残留蜕膜组织滞留宫腔日久,且组织物较多或机化需要清宫处理时,更是对女性身心再次造成巨创。文章基于对药物流产过程及产后生理特点分析,认为流产时失血伤津、元气受损,发生不全流产的根本原因为冲任受损,血不收摄;瘀行不尽,停留胞宫;或因虚致瘀,瘀血内阻既是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呈现虚中兼瘀,虚实夹杂的特点。综上可知,药物不全流产的病机为产后虚损,瘀阻冲任。鉴于此,文章提出药物不全流产的治疗应以补虚化瘀为根本原则,主要治法:①补虚固本、补气养血,使冲任得固,同时补气兼行滞,以防因虚致瘀;②活血化瘀行滞,但不宜峻攻,也不可过早止血;③攻补兼施,补虚祛瘀,以补虚不留瘀为原则,通过补气养血,祛瘀生新,使旧血不滞,新血得宁。总之,结合药物不全流产病因病机特点,给予补虚化瘀治疗可促进残留妊娠组织排出及子宫复旧,减少不全流产的发生,兼顾保护女性生殖及身心健康、保护生育力方面,发挥了中医的独特优势。
- 吕秀花李辉王丽娟
- 关键词:药物流产不全补虚化瘀
-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不全流产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不全流产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阳信县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药物不全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情况、术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比较,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不全流产的效果更好,可减少对子宫内膜组织的损伤,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王冬冬张珊珊孟水英
- 关键词:清宫术药物不全流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
- 基于NO-cGMP-PKG信号通路探讨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阴道流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通过创建益母缩宫颗粒干预药物不全流产大鼠阴道流血模型,研究其对子宫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水平的影响,以探讨该药物治疗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不全流产大鼠阴道流血造模后分组,分别使用对照药物及不同剂量的益母缩宫颗粒进行干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处理后的eNOS、cGMP、PKG水平。结果缩宫素组及益母缩宫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缩宫素组及益母缩宫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的eNOS、cGMP及PKG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益母缩宫颗粒低剂量组的eNOS、cGMP及PKG水平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0.01)。结论益母缩宫颗粒可能通过调控NO-cGMP-PKG信号通路,降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eNOS、cGMP、PKG水平,加强子宫平滑肌及血管收缩,缩短药物不全流产阴道流血时间。
- 古祥鑫段秋雨毛惠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
-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中Th1/Th2亚群及相关收缩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益母缩宫颗粒对不全流产大鼠子宫中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Th1/Th2)亚群及相关收缩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改善药物流产后异常阴道流血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9只雌鼠为空白组,剩余雌鼠与成熟雄鼠合笼制备早孕不全流产模型,将造模成功的雌鼠分为模型组10只,对照组9只,益母缩宫颗粒低剂量组10只、中剂量组9只、高剂量组9只。空白组、模型组灌胃动物饮用水每天1 mL/100 g,连续7 d;益母缩宫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每天灌胃益母缩宫颗粒1.56 g/kg、3.13 g/kg、6.25 g/kg,连续7 d。对照组每天注射缩宫素0.9 U/kg,连续3 d。观察大鼠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及间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IFN-γ、IL-4、PGF2α与空白组比较,益母缩宫颗粒低剂量组IFN-γ、IL-4、PGF2α及中、高剂量组IL-4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IFN-γ、PGF2α及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IFN-γ、IL-4、PGF2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IFN-γ/IL-4与空白组比较,益母缩宫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IFN-γ/IL-4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IFN-γ/IL-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及各用药组CX43 OD值与空白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CX43 OD值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CX43 O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母缩宫颗粒可能通过调控Th1/Th2亚群向Th1偏移而引起母-胎之间的免疫排斥,促进残留蜕膜组织、绒毛组织变性、坏死,减少不全流产后宫内残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关。
- 段秋雨古祥鑫毛惠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TH1/TH2亚群间隙连接蛋白43
-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不全流产的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药物不全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药物不全流产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并发症(宫腔粘连、妊娠物残留、月经失调)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8.02±1.81)ml少于对照组的(10.53±2.27)ml,手术操作时间(6.71±1.84)min短于对照组的(8.53±2.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28.83±3.51)d短于对照组的(32.75±4.09)d,子宫内膜厚度(11.54±1.70)mm大于对照组的(9.22±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比较,宫腔镜下清宫术可明显减少药物不全流产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促进月经尽快恢复和减轻对子宫内膜组织的损伤,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朱秋菊张小莎郑璇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
-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血清中FN(Fibronectin,纤维粘连蛋白)、LN(Laminin,层粘连蛋白)、Col Ⅳ(Type IV Collagen,Ⅳ型胶原蛋白)以及子宫组织中MMP-9...
- 黄正迎
- 关键词:药物流产细胞外基质转化生长因子Β实验药理
- 文献传递
-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雌性大鼠60只,雄性大鼠25只,随机挑选10只未合笼雌性大鼠为空白组,剩余大鼠按雌雄2∶1合笼,合笼成功后,予以米非司酮(8.3 mg/kg)+米索前列醇(100μg/kg)制备药物不全流产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母缩宫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缩宫素组,予以相应的实验药物与对照药物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IV)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平均光密度(OD)值。结果:益母缩宫颗粒中、高剂量组及缩宫素组血清中FN、LN、ColIV水平及子宫组织中MMP-9、TIMP-1的OD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母缩宫颗粒能通过干预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修复,减少子宫异常出血。
- 黄正迎毛惠李品英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子宫内膜修复
-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实验观察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模型大鼠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
- 李品英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实验药理
-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PGI2/TXA2系统、凝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模型大鼠PGb/TXA2系统、凝血功能的影响,探索益母缩宫颗粒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性成熟SD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取8只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
- 吴敏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凝血功能
- 文献传递
- 益母缩宫颗粒调节药物不全流产大鼠的E、P、CG及子宫复旧的实验观察
- 目的:观察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阴道流血情况、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子宫湿质量、子宫内膜形态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影响,以探索益母缩宫颗粒促进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复旧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已孕雌鼠50...
- 何青兰
- 关键词:药物不全流产实验药理子宫复旧
相关作者
- 刘建强

- 作品数:11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动脉 不全流产 异丙酚 人工流产 药物不全流产
- 罗晓青

- 作品数:31被引量:4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米非司酮 超微结构 妊娠 胎儿 胎盘
- 谷凌云

- 作品数:46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雷火灸 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 平衡针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 泮新花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解脲脲原体 自然流产 药物不全流产 宫内感染 解脲脲原体感染
- 海峰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成功抢救 药物不全流产 多器官功能衰竭 流产 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