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04篇“ 药物敏感率“的相关文章
- 血培养中检出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率测定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血培养中检出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测定其药物敏感率。方法择取我院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0213瓶血培养标本作为研究标本,分析血培养检出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测定药物敏感率。结果 10213瓶血培养共计培养出357株菌株,其阳性率为3.50%。革兰氏阴性菌构成比49.02%、革兰氏阳性菌构成比41.74%,均明显高于真菌构成比9.24%(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主要的感染类型为细菌感染,不同病原菌药物敏感率差异较大,因此,临床治疗应该结合药敏结果,从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 孙云丽
- 关键词:血培养敏感性细菌分布阳性
- 连续6年间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率变迁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物敏感率变迁,分析其耐药性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该院临床微生物科分离得到并有药敏结果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 397株,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K-B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结果连续6年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无明显变化,主要分布于烧伤科、心胸外科、普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老年科等科室;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呈整体下降趋势。门诊及内科分离的菌株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敏感率相对较高,而急诊、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菌株敏感率相对较低。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逐年降低,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不同科室分离的细菌耐药谱不一致,临床医师需根据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还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 肖淑珍糜琛蓉韩立中陈旭倪语星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抗菌药物
- 新生儿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率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方法无菌抽取临床怀疑为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液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310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65株,其中G+球菌49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16株。G+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率较低,G-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及第二、三代头孢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茵及肠杆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所有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 卿蕊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细菌培养药物敏感率
-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率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率,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966例纳入监测患儿共送检标本981份,检测出病原菌432株,检出率为44.4%。革兰阴性杆菌占65.28%(282/432),革兰阳性球菌占34.72%(150/432)。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多数对第三和(或)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有较强耐药;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多数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类、氟奎诺酮类耐药,对万古霉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烷敏感。结论:重视NICU患者标本的细菌学监测,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宏观控制,强化医务人员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预防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 林赟陈先云
-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率
-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AmpC酶的检测及药物敏感率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的产生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选药参考。方法应用VITEK-6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NCCLS推荐的确证试验测定ESBLs和K-B纸片法测定药敏结果;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并用酶粗提物进行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菌株。结果 299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为19.73%,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15株,阳性率5.02%,15株产AmpC酶阳性菌株均为ESBLs阳性菌株。产AmpC酶阳性菌株与AmpC酶阴性菌株药敏结果显示:前者大多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棒酸、头孢噻肟/棒酸耐药,而后者大多对上述药物敏感,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者大多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及阿米卡星敏感。结论台州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等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药物。
- 卢秋林牟梅珍林平
- 关键词:AMPC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 烧伤创面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率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杨文坤付建荣张艳红
- 关键词:细菌分布烧伤创面药物敏感率药物敏感性烧伤患者外用药物
- 2007年度住院病人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率
- 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问题,近年来临床较为关注。本文介绍了2007年度住院病人细菌分布情况,并就细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进行研究。
- 邱瑾朱伟芳叶古祥施咪娜
- 关键词:住院病人药物敏感性细菌分布
- 文献传递
- 2007年度住院患者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率
- 2008年
- 2007年度我院共检出住院患者细菌共319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3.4%;革兰氏阳性杆菌占28.6%.根据检出菌株数排位,大肠埃希菌、金葡菌,绿脓假单孢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肪杆菌和粪肠球菌是常见的检出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分别占53%和21%.金葡菌和表皮葡萄菌产β-内酰胺酶分别达到98%和96%.如此严重的耐药现状要引起高度重视.
- 邱瑾朱伟芳叶古祥施咪娜
- 关键词:细菌分布药物敏感率抗菌药物使用
- 新生儿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率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方法无菌抽取临床怀疑为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液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820份血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74株,其中G+球菌135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38株。G+球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等敏感率较低,G-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及第二、三代头孢等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属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所有细菌对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
- 石宏云冯伟肖勇健陈叶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细菌培养药物敏感率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肺部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率监测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调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患儿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8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PICU收治的33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肺部感染患儿吸取下呼吸道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致病菌179株,阳性率为52.95%。以肺炎链球菌菌最为多见(23.46%)。药敏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红霉素类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大部分青霉素类、大部分头孢类耐药率较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患儿肺部感染病原菌以G+球菌与G-杆菌大致相等,细菌耐药日趋严重,根据体外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十分必要。对严重肺部感染,选用三代头孢治疗无效、原发病较为严重者,可首选亚胺培南抗菌治疗。
- 温恩懿邱宗文何周梅赵聪敏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部感染细菌培养
相关作者
- 褚云卓

- 作品数:242被引量:6,760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监测 抗菌药物
- 田素飞

- 作品数:90被引量:4,199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监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 药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 李富顺

- 作品数:22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率 药物敏感率 碳青霉烯耐药 耐药性分析
- 陈静静

- 作品数:9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细菌耐药监测 碳青霉烯耐药 药物敏感率 革兰氏阴性杆菌 耐药率
- 孙国全

- 作品数:17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耐药 耐药性分析 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性 药物敏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