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篇“ 药用菊花“的相关文章
- 药用菊花多糖研究进展
- 2024年
- 菊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繁多,我国作为菊花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药用品种。多糖是药用菊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调节胃肠功能、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文献中药用菊花多糖的获取方式、结构特点以及生物活性均存在差异。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提取工艺、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药用菊花多糖的深入研究、创新药物研发及功能性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蒋友宁王志轩曹倩倩赵赛蕾蔡军涛靳灿董春红
- 关键词:药用菊花多糖结构特征生物活性
-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综合评价被引量:2
- 2024年
- 为防止品种混杂,筛选药用或茶用菊花的专用品种,以不同产地来源的8个药用菊花品种16个样品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菊花的品质成分含量;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单株花头数变异系数(39.03%)最大,是构成药用菊花单株花头干重的主要因素(r=0.800),以枣庄红心菊单株花头数(496.50)最多、单株花头干重最高;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总黄酮等药效成分在不同来源的样本中差异显著(P<0.05),上述三种成分在滁州产滁菊中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75%、8.07%、16.08%,这与其品质成分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滁州滁菊药效较优。13个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药效因子、高产因子、总黄酮因子和花径因子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4.34%;综合评价得分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枣庄引种的红心菊、早小洋菊、滁菊。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判定在原产地,滁州滁菊适于药用;在枣庄引种地,红心菊为优选的高产品种,早小洋菊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通过建立药用菊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为我国药茶两用菊花新品种的引种筛选和药食同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黄振慈惠婷柳志勇薛玉前任秀霞任秀霞薛璟祺
- 关键词:药用菊花综合评价聚类分析
- 药用菊花起源与演化规律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基于文献整理,分析药用菊花的历史发展过程,通过地理分布特点及主要类型形态特征分析、比较,探讨药用菊花起源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药用菊花存在由野生到栽培的发展过程,宋代以前药用种类均来源于野生菊类。栽培菊出现于唐代,宋代是药用菊花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明清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药用类型。菊花是由毛华菊、野菊等多种菊属植物杂交后经人工选育、引种形成的不育类型,河南南阳及大别山区是菊花的重要起源地。不同种类菊花演化进程存在差异,小洋菊、大洋菊、福白菊及滁菊属原始平瓣菊类型;亳菊、济菊、祁菊源于怀菊,为后期进化类型;贡菊为过渡类型。菊花的种植类型与规模受商业影响在不断变化,需加强药材质量控制和资源保护,新品种的发现对扩充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康四和聂晶刘义梅陈科力邓海英
- 关键词:药用菊花
- 一种药用菊花优质育苗及施肥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用菊花优质育苗及施肥方法,涉及菊花种植技术领域。该药用菊花优质育苗及施肥方法,包括育苗叶面肥和施肥方法,其育苗叶面肥包括如下的质量份组成:15‑30份腐熟沼液、5‑10份壳聚糖、3‑5份海藻素、8‑15份...
- 胡华林孙超潘卫东洪江汪建文岑建国
- 江苏沿海地区药用菊花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 2023年
- 通过对江苏沿海地区药用菊花产业的调研,总结了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问题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基础研究、开展精深加工研究和市场开发、开发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培植龙头企业并以品牌效应弥补产地效应的不足等解决方案。
- 赫明涛闫凯旋尹明明洪立洲王志春水玉林崔建生
- 关键词:药用菊花
- 药用菊花生药学鉴别研究与数字化表征
- 2023年
- 目的: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5个不同规格药用菊花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建立性状和显微鉴定及其数字化表征规范,为菊花与其同属易混品及伪品的鉴别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借鉴植物学形态和分类的术语及研究方法,应用体视显微、光学显微镜、数码成像技术手段,从外观性状(大样、顶面观、底面观)、剖面,以及粉末显微特征,对5种药用菊花进行比较鉴别和数字化表征,同时建立5种菊花及其混淆品性状检索表。结果:明确了5种菊花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主要从花序、总苞、小苞片等方面进行区分。粉末显微增加了苞片表皮细胞及气孔、花柱碎片、花粉囊内壁细胞显微特征。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归纳了药用菊花5个不同商品规格专属且实用的生药学鉴别特征,为菊花类药材与混淆品的鉴定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市场监管检验和标准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 陶冶张亚中马双成康帅刘军玲翟宏焱程璐邓继敏陈荣耀
- 关键词:药用菊花混淆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 药用菊花常见病害及其发病规律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菊花是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在药品、食品等方面被广泛使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增加,人工集约化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菊花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已严重威胁到菊花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菊花枯萎病是最主要的病害,其次为菊花根腐病,叶部病害以黑斑病最为严重。根据目前药用菊花病害研究进展,对菊花栽培中其常出现的根部病害(枯萎病、根腐病、白绢病)、叶部病害(黑斑病、霜霉病、叶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的病原物、危害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药用菊花的田间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 陈巧环苗玉焕李金鑫杨雅雯陈蔚林郭兰萍郭兰萍
- 关键词:药用菊花病原发病规律
- 药用菊花质量快速评价策略研究
- 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正在朝着现代化快速发展,在草药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许多药材都有着多个品种、产地,生产出的药材质量优劣不一,原药材的质量控制对于制药生产和临床应用意义重大。菊花属于“药食两用”品种,使用广泛,化学活性成分...
- 崔同灿
- 关键词:菊花色谱指纹图谱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
- 药用菊花不同品种抗蚜性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为筛选对菊小长管蚜(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有较强抗性的药用菊花种质资源,通过蚜量比值法,对16个药用菊花种质资源进行了室内和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药用菊花对菊小长管蚜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室内人工接种蚜虫试验,16个药用菊花资源中贡黄菊、信阳野菊、晚小洋菊、小亳菊为高抗品种,大亳菊、小汤菊、怀白菊为中抗品种,怀黄菊和祁菊为低抗品种,南城野菊和小黄菊为感虫品种,黄山野菊、济菊、大白菊、杭菊、滁菊为高感品种;田间调查结果和室内接种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室内和田间数据可知,贡黄菊、信阳野菊、晚小洋菊、小亳菊对菊小长管蚜抗性较强,适合作为抗蚜品种资源进行后续抗性品种选育。
- 高素霞刘国彬王飞秦艳红文艺刘玉霞李绍建鲁传涛
- 关键词:菊花菊小长管蚜抗蚜性
- 渝产不同品系药用菊花品质的研究
- 2023年
- 为比较不同单株菊花的质量,高效、科学地评价菊花品质,便于后续开展菊花品种选育工作,本研究以绿原酸、木犀草苷为内标物,建立了一测多评方法。随后,测定了渝产药用菊花6个品系61个不同单株菊花的有机酸类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并依据药典方法测定了水分和总灰分。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了高有机酸和黄酮含量的3个优良单株,即阳菊品系(yj-2-4、yj-3-7、yj-6-15)。本研究为菊花单株质量评价提供了高效、便捷、准确和可行的方法,为菊花选育研究提供了数据、理论支持。
- 丁刚努尔·艾力李隆云李隆云
- 关键词:菊花一测多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相关作者
- 郭巧生

- 作品数:447被引量:3,35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蚂蟥 半夏 夏枯草 药用菊花 野菊花
- 汪涛

- 作品数:52被引量:3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药用菊花 杭菊 野菊花 野菊 昆仑雪菊
- 刘德辉

- 作品数:75被引量:91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土壤 药用菊花 丹参 铜锌 绿原酸
- 王康才

- 作品数:249被引量:1,55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菘蓝 光合特性 半夏 氮素形态 中药材
- 邵清松

- 作品数:95被引量:49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金线莲 药用菊花 种质资源 编码基因 基因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