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07篇“ 莱姆病螺旋体“的相关文章
一种莱姆病螺旋体IgM抗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一种莱姆病螺旋体IgM抗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莱姆病螺旋体IgM抗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一种莱姆病螺旋体IgM抗检测试剂盒含有莱姆病螺旋体抗原包被的ELISA板:所述莱姆病螺旋体抗原为鞭毛蛋白Fla...
侯志军田行刘贺通程成陈登辉张露
莱姆病螺旋体端粒解离酶的表达纯化及其晶衍射分析
2024年
【目的】对莱姆病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端粒解离酶(telomere resolvase,ResT)进行原核可溶性表达纯化,并筛选高衍射度的ResT-DNA复合物晶,为探究ResT-DNA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合成pET28 b-ResT表达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载pSUMO-ResT,分析ResT可溶性蛋白在BL21(DE3)、BL21(DE3)pLysS、BL21 Gold(DE3)pLysS、BL21 Codon Plus(DE3)、Rosetta(DE3)和Rosetta(DE3)pLysS中的表达量,获得最优的ResT原核表达菌株。基于AlphaFold预测的ResT蛋白模型,利用定点突变及ResT可溶性蛋白表达分析,获得高效可溶性表达ResT突变。经Ni-NTA亲和层析、HiTrap Heparin HP亲和层析及分子筛层析对ResT突变ResT(W94H)进行蛋白纯化。利用EMAS检测ResT(W94H)与DNA的结合能力。使用蛋白晶接种(seeding)和交叉接种(cross-seeding)方法,利用多种商业化结晶试剂盒筛选并优化ResT-DNA复合物的结晶条件,对复合物晶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BL21 Gold(DE3)pLysS菌株是ResT最佳的高效可溶性表达菌株,W94H突变比野生型具有更强的可溶性表达。获得了高纯度(95%)且高质量浓度(15 mg/mL)的ResT(W94H),其能够与底物DNA形成稳定的ResT-DNA复合物。在18℃下,ResT-DNA最佳结晶条件是:PEG3350150 g/L、二甲苯二酸钠0.1 mol/L(pH 6.6)、NaCl 0.15 mol/L,ResT-DNA晶分辨率最高为3.52,晶空间群为P4。【结论】得到了高纯度ResT(W94H)蛋白,获得了ResT-DNA复合物晶
胡元森王远吕扬勇黄亮张帅兵李娜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原核表达和纯化X-射线衍射
基于不同基因型的中国莱姆病螺旋体菌株标准化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莱姆病螺旋体中国株5种基因型(巴伐利亚疏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阿弗西尼疏螺旋体、狭义伯氏疏螺旋体和扬子疏螺旋体)的标准菌株,为菌株鉴定、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提供基础。方法依据《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WS/T 812-2022),针对中国莱姆病螺旋体5种主要基因型,选取5株菌株(PD91、MD86、FP1、CS4和QXS13)。首先接种到BSKⅡ培养基中培养,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点。提取全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莱姆病螺旋体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并测序,将每株菌株不同代次培养物的产物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分析。随后使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A)方法鉴定菌株基因型,同时将不同代次菌株MLSA聚类分析结果进行比对,验证菌株遗传学稳定性。通过Illumina NovaSeq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基因组特征。结果5株菌株均具有莱姆病螺旋体典型形态学特征。经特异性基因检测及MLSA分型鉴定,依次为巴伐利亚疏螺旋体(PD91),伽氏疏螺旋体(MD86),阿弗西尼疏螺旋体(FP1),狭义伯氏疏螺旋体(CS4)和扬子疏螺旋体(QX-S13)基因型,聚类分析显示与相应基因型国际参考菌株位于同一分支。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5株菌株不同代次培养物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序列相似性达到100.00%,5株菌株10代次和20代次培养物MLSA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遗传学稳定性良好。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基因组大小为1.26Mbp~1.80 Mbp,G+C含量为27.63%~28.20%,基因组功能和生物代谢模块分布基本相同,主要为维持细菌生长、繁殖、运动和应激等相关成分。结论PD91、FP1、MD86、CS4和QXS13共5株菌株具有莱姆病螺旋体典型生物学、形态学特征,基因型及分子特征稳定,可作为中国莱姆病螺旋体5种基因型的标准菌株。本研究可为建立中国莱姆病螺旋体标准化菌株系提供基础,同时为菌株鉴定、莱
段立科侯学霞张琳郝琴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莱姆病基因型标准菌株
用于鉴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引物探针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莱姆病螺旋体的引物探针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物探针组,由上游引物F、下游引物R和探针P组成;上游引物F为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下游引物R为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单链D...
张小爱刘玮蒋宝贵李月
诊断莱姆病并用于预测治疗后莱姆病螺旋体消除的组合物和方法
提供组合物和方法,用于对莱姆病(LD)进行检测、诊断和预后,包括确认疏螺旋体(Borrelia spp.)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外使来自疑似患有LD的对象的全血样品与多种合成肽接触,所述合成肽包含源自...
S·M·克烈斯特J·博伊尔M·米亚马素R·J·达丢勒P·M·阿纳波尔蒂
文献传递
浙江省衢州地区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衢州市鼠类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状况以及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方法采用针对莱姆病螺旋体5S~23S基因间隔区的巢式PCR方法检测鼠脾标本,对阳性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及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378份鼠标本中检出莱姆病螺旋体核酸阳性57份,阳性率15.08%。有Borrelia garinii(B.g)基因型、Borrelia valaisiana(B.v)基因型Borrelia spielmanii(B.sp)基因型。结论衢州境内鼠类存在至少3个型别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应加强该的检测和莱姆病的防制。
张建民占炳东陈旭富曹国平王双青吕磊杨瑞军叶承华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鼠类
莱姆病螺旋体的巢式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莱姆病螺旋体的巢式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发明以rrf‑rrl作为靶基因,设计用于检测莱姆病螺旋体的巢式PCR引物及探针,包括第一轮PCR引物和第二轮PCR引物,在第二轮PCR反应中,引入探针,以提高检测...
郝琴万康林季绍有范雪婷侯学霞张琳
文献传递
诊断莱姆病并用于预测治疗后莱姆病螺旋体消除的组合物和方法
提供组合物和方法,用于对莱姆病(LD)进行检测、诊断和预后,包括确认疏螺旋体(Borrelia spp.)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在外使来自疑似患有LD的对象的全血样品与多种合成肽接触,所述合成肽包含源自...
S·M·克烈斯特J·博伊尔M·米亚马素R·J·达丢勒P·M·阿纳波尔蒂
文献传递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OspA肽段和OspC组合的多价亚单位疫苗的初步研究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蜱媒传染。该的主要传播媒介为蜱虫,蜱虫主要生长在距地面20-30cm的草木顶端,人们经过生长有蜱的草丛中而无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蜱虫叮咬...
苗广青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
文献传递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PD91外膜蛋白A肽段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的初步研究
2020年
目的:克隆并表达中国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伽氏疏螺旋体( Borrelia garinii, B. garinii)PD91外膜蛋白A(OspA)的126~274 aa肽段,并对其免疫保护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B. garinii PD91的126~274 aa OspA肽段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pET-30a上,构建pET-30a-OspA-pep重组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利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IDA树脂层析纯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原性。将不同剂量的重组OspA-pep(rOspA-pep)蛋白(20、30、40、50、60、80、100 μg)免疫新西兰家兔,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免疫前后的抗滴度,选取产生抗滴度最高的剂量组为最佳剂量组。用最佳剂量组的免疫兔血清进行外中和试验以检测rOspA-pep蛋白免疫后血清抗外杀菌能力,同时用最佳剂量的rOspA-pep蛋白免疫新西兰家兔,观察其抗滴度变化。 结果:重组质粒pET-30a-OspA-pep构建成功并在宿主菌内高效表达。Western blot表明rOspA-pep蛋白与 B. garinii PD91的多抗有明显的免疫应答。IFA检测结果表明rOspA-pep蛋白免疫后的兔血清IgG抗滴度明显升高(最高可达1∶2 480),40 μg为rOspA-pep的最佳免疫剂量。外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剂量rOspA-pep蛋白免疫家兔后产生的抗对10 6个/ml的 B. garinii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 Borrelia afzelii, B. afzelii)型代表菌株PD91和FP1的中和率达100%,对10 7个/ml的FP1的中和率为100%,对10 7个/ml的PD91的中和率为60%。用40 μg rOspA-pep在1 d和30 d免疫新西兰家兔2次后,其抗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为3~4个月,之后抗滴度逐渐下降。 结论:中国莱姆病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 B. garinii PD91的126~274 aa OspA肽段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诱导的抗有较好的外中和能力,可作为中国二代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苗广青张琳侯学霞郝琴
关键词:莱姆病螺旋体克隆表达免疫保护性

相关作者

万康林
作品数:477被引量:1,70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基因分型 分枝杆菌
侯学霞
作品数:95被引量:44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螺旋体 全沟硬蜱
郝琴
作品数:84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免疫保护性 克隆表达
张哲夫
作品数:68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流行病学 螺旋体 全沟硬蜱
耿震
作品数:43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莱姆病 莱姆病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