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3篇“ 莺歌海盆地“的相关文章
- 红河断裂带在莺歌海盆地的延伸——中央断裂的识别
- 2025年
- 红河断裂带的早期左行和后期右行走滑剪切作用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虽然在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坳陷北部和南部已识别出红河断裂,但仍不清楚红河断裂带在中央坳陷是如何延伸的,因此对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多基于盆地东侧的1号断裂和西侧的莺西断裂为边界,研究莺歌海盆地的构造演化。本文基于莺歌海盆地卫星测高重力异常,采用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THDR)方法厘定了中央断裂的分布,且在中央坳陷北部和中部得到了2D地震剖面的证实。中央断裂是红河断裂带在莺歌海盆地的延伸,在东方底辟区以北发育左阶断层,在平面上形成向东的错断;在昌南底辟区以东为数条平行断层组成的断裂带,在乐东底辟区发展为左行左阶断层系,发育了乐东南洼陷(拉分盆地)。地震剖面显示中央断裂在中央坳陷的埋深较大,在双程旅行时长大于6 s的深度以下,依据地层层序判断其主要活动期为早于30 Ma并持续至15.98 Ma。依据双界面模型快速反演方法计算的莺歌海盆地沉积物厚度,在中央坳陷发育5个厚度大于15 km的沉降中心。总体上,中央断裂以西为沉降中心,以东为沉积深度变浅的梯度带。同时,中央坳陷的5个底辟构造带均分布于中央断裂以西,尤其是乐东区的左行左阶断层系对3个平行分布的底辟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中央断裂对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 付永涛陈鹳霏吴涛王万银徐涛王万银周章国杨安
-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莺歌海盆地底辟
- 测井大型模拟装置构建及其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研究
- 莺歌海盆乐东凹陷LD10-1气田位于中国南海西部深水区,主要目的层黄流组、梅山组埋深接近4000m,地层温度近200℃、地层压力高达100MPa、压力系数高达2.3,储层渗透率小于5mD。由于高温、超高压、高泥浆比重井筒...
- 张恒荣
- 关键词:孔隙结构储层评价物理模拟数值模拟
- 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及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莺琼盆地诸探区中存在底劈现象,深层气源产生的气体沿底劈产生的裂隙通道向上漫溢.漫溢过程中,一是充填在遇到的砂体中形成气藏;二是弥漫在上溢通道中,使得通道中的纵波速度发生变化,进而纵波波阻抗差异变小,反射变弱.另外,通道中气体的存在,会加强地层的吸收衰减,使得地震波振幅变弱、高频成分损失导致同相轴分辨率降低.利用OBC数据进行多波地震勘探和利用黏声介质的叠前深度偏移都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重要方法技术.为此,本文提出用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改善气体充填区域的成像质量.黏声介质成像目的是补偿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平面波偏移成像目的是适应海上单炮数量巨大,提高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效率;有限差分法叠前偏移的目的是适应该区浅层气分布局域性极强、Q值的空间变化大的情况.在莺歌海某探区的实际数据上的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试验证明,本方法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较为有效的途径.
- 李添才谢玉洪李列王华忠王新领但志伟胡江涛
- 关键词:有限差分法
- 莺歌海盆地油气渗漏系统及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12
- 2010年
- 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油气渗漏系统发育,具有气烟囱及海底麻坑式"微渗漏"和油气苗"宏渗漏"两种类型或由两者构成的混合类型。其中尤以莺东斜坡带油气混合渗漏系统——油气苗及气烟囱显示更为引人注目,而盆地中部拗陷中央泥底辟带气烟囱及海底麻坑式"微渗漏"系统亦较普遍。该区烃源充足且油气至今尚处于生、运、聚、散的动平衡成藏过程之中,具备良好的油气生运聚成藏条件。认为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在于加强该区油气渗漏系统及其运聚成藏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建议根据油气运聚的动平衡成藏理论,预测有利油气富集区带并优选圈闭保存条件好的勘探目标。
- 何家雄祝有海翁荣南陈胜红龚晓峰
- 关键词:微渗漏
- 莺歌海盆地的构造反转作用及其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莺歌海盆地是北西走向红河断裂带末端在第三纪走滑运动形成的扭张性断陷盆地,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构造动力在早—晚渐新世和中—晚中新世发生了改变,导致盆地内部发生了两期性质不同的构造反转作用。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期间的构造反转表现为轴向近南北的褶皱变形和沉降中心向东南方向的迁移,晚中新世至今的构造反转使盆地西北边缘的北东走向断裂发生反转逆冲。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反转作用导致盆地西北部和中南部的油气聚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 钟志洪李绪宣孙珍张敏强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油气聚集
- 印支地块的逃逸旋转与莺歌海盆地的发育演化被引量:11
- 2007年
- 综合新的区域资料,对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指出印支地块向东南方向的逃逸滑移过程中,次级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极大地影响和控制了地块边缘盆地的发育。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控于红河断裂的左旋走滑和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的顺时针旋转作用,在此背景条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降阶段和加速沉降阶段。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新模式的建立,对阐明南海西北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和盆地油气勘探均有重要意义。
- 王雅明佟殿君任建业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伸展构造系统
- 双感应测井反演方法及其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双感应测井反演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莺歌海盆地乐东和东方地区共8口井的资料处理中。利用阵列感应测井数据对该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了验证,并由处理结果分析认为,乐东地区厚层低阻气层主要是由岩性造成的,薄层低阻气层则主要是由层厚造成的;而东方地区厚层低阻气层主要是由岩性和侵入造成的,薄层低阻气层则主要是由层厚和侵入造成的。
- 杨韡吴洪深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
- 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变形机制及莺歌海盆地的实验证据被引量:83
- 2003年
- 红河断裂带是印藏碰撞过程中 ,印支地块被顺时针旋转挤出的走滑变形带。莺歌海盆地发育于红河断裂带海上延伸带上。根据莺歌海盆地和相邻的NE向琼东南盆地在晚中新世前 (5 .5MaB .P .)独立的构造发育和差异的沉降特点 ,认为红河断裂不可能穿越莺琼盆地界限向北东延伸 ,而越东断裂和中建南断裂很可能是红河断裂的延续。莺歌海盆地成盆机制的物理模拟结合红河断裂带陆上的变形特征、年代学证据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 ,参考莺歌海盆地模拟过程中不同应力场下沉降中心的长轴方向 ,我们推断红河断裂带新生代的演化大致分 4个阶段 :(1 ) 50— 38MaB .P .期间的缓慢平移运动 ;(2 ) 38— 2 5MaB .P .期间的快速左行走滑运动 ;(3) 2 5— 5MaB .P .期间的左行走滑逐渐停止阶段 ;(4) 5MaB .P .后的右行走滑阶段。
- 孙珍钟志洪周蒂丘学林吴世敏
-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新生代莺歌海盆地应力场
- 滇西高原的隆升与莺歌海盆地的沉积响应被引量:50
- 2000年
- 滇西高原的隆升引起莺歌海盆地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的陡增、层序界面间的不整合 ,高原内部盆地沉积速率增加、充填序列改变、间歇性隆升剥蚀。根据这些响应标志重塑了滇西高原的隆升历史 :(1 ) 2 3~ 1 9Ma的初始隆升 ;(2 ) 1 6 .2~ 1 1Ma的快速隆升 ;(3) 1 1~ 5 .3Ma的剥蚀夷平 ;(4) 5 .3~ 1 .6Ma的急剧隆升 ,滇西高原基本定型 ;(5)1 .6~ 0Ma的剥蚀
- 王国芝王成善曾允孚赵锡奎
- 关键词:隆升盆地沉积
- 海上多波地震在莺歌海盆地的应用被引量:12
- 1999年
- 针对莺歌海盆地纵波地震模糊带、中深层及地层-岩性圈闭含油气性问题,试用海上多波地震方法,采集多波地震资料132km,研制了多波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并成功地处理了这批海上多波地震资料,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试生产资料证实,现有多波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多波地震能解决地震模糊带问题,并能辨别真假亮点,提供直接找油,找气的可靠标志,海上多波地震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 何汉漪张树林等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转换波亮点油气勘探
相关作者
- 何家雄

- 作品数:138被引量:1,272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南海北部边缘盆地 莺歌海盆地 南海北部 CO 油气运聚
- 黄志龙

- 作品数:247被引量:2,402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天然气 吐哈盆地 烃源岩 马朗凹陷 三塘湖盆地
- 李思田

- 作品数:146被引量:3,294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莺歌海盆地 层序地层 盆地 沉积盆地 层序地层学
- 童传新

- 作品数:18被引量:28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莺歌海盆地 成藏模式 底辟 超压 天然气
- 夏斌

- 作品数:664被引量:7,143H指数:4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蛇绿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气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