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篇“ 蒙学教育“的相关文章
传统蒙学教育复兴与国学早教图书出版之困
2025年
随着教育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并加大传统文化在中高考中的比重,国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学早教图书市场应运而生,但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需要引起业界的深入反思和重视。通过探讨古代童蒙教材的特点及在幼儿发蒙阶段的作用,借鉴古代蒙学教材体系的情况,与当前国学早教图书市场发展形成观照,可以明确国学早教图书出版应建立明确的架构和规范,注重教育内容的现代价值和形式美感,提升编辑团队的国学素养,推进国学知识的社会普及,加强学校、家长的沟通合作,倡导社会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打造国学早教图书精品,实现“幼时教子,蒙时养正”的理念。
邹景峰
关键词:蒙学教育教材出版
基于蒙学教育的公共图书馆少儿培根阅读研究——以金陵图书馆为例
2025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使命和核心功能。文章阐述了蒙学教育与少儿阅读的关系,回顾了其相关研究,并以金陵图书馆为例构建了培根阅读服务模式,提出从资源建设、技术方法、家庭阅读等层面制定实施策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意义,助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潘健赵文萱仓健
关键词:蒙学教育
朝鲜使臣所见清代盛京地区蒙学教育
2024年
清代的东北地区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入关后,为保证东北八旗子弟受到与关内中原地区同样的教育,从康熙朝开始,以陪都盛京为中心逐渐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在地广人稀的边远乡村,各类蒙学教育也因势成为官学教育的补充。关于盛京地区官学教育问题,清代各种文献,如《大清会典事例》《清代文献通考》《盛京通志》以及一些档案都保留了较为详细的载录,为研究盛京地区的官学教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盛京偏远地区蒙学教育的资料却在上述文献中少有记载,以至于造成盛京地区蒙学教育问题的研究语焉不详。
沈钰
关键词:蒙学教育官学教育八旗子弟朝鲜使臣康熙朝
林散之“门径论”与传统蒙学教育关系探微
2024年
林散之是近现代著名书法家,目前学界更多关注其书法技法,对其书学思想的研究尚未深入。林散之多次言及的“门径论”与民国时期蒙学教育体系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在选帖方面,其认为要先从唐楷入手,然后追溯六朝,之后再采取先学魏后学汉的方式学习,同时还提出学习书法是为了服务社会。在学书方面,林散之认为要先学楷书,后学行书、草书,最后再通过练习篆隶“锻炼笔力”,其中学楷书时要先写大字,之后写中字,最后写小字。此外,林散之的“服务社会论”与蒙学教育中讲究的“实用主义”也很相似。
丁少帅尚磊明
关键词:林散之蒙学教育楷书
蒙学教育次第
2023年
《论语·学而第一》第六章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展示了孔子的蒙学教育次第,即“先行后文”。的确,孔子文中并没有出现“儿童”二字,但其言的“弟子”就是“儿童”。儿童不是成人,他的“心之思”尚未萌发,所以教育之始应注重“守礼”之行为习惯的养成。当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且儿童有“余力”时,“则以学文”,目的是理解“礼”中的“理”,以使行顺乎“时”,这就是“先行后文”。不过,孔子的蒙学教育次第,并不是面向所有儿童的次第,而是面向那些有“知德”的儿童的次第,这不独为孔子所有,亦是整个轴心时代的教育大家的主流认识。今天的教育忽视了孔子的蒙学教育次第,儿童虽博学,但缺乏应有的“礼节”,所以今日仍有必要重温孔子教不凌躐的教导,如此,儿童方可成人。
李长伟
关键词:蒙学教育次第因材施教
蒙学教育视域下唐代儿童观的型塑
儿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往往作为被记录与被书写的角色,人们在记录与书写儿童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儿童的认识与看法,形成了儿童观。儿童观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下,在国家权力、社会文化环境、教育体制...
何嘉琪
关键词:蒙学教育儿童观
蒙学教育在当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刍议
2023年
传统蒙学中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展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还能对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实现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思想的深度融合。蒙学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写作传授、阅读传授、技能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等内容,并且拥有完整的方法和理论,在内容方面更为关注生活习惯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具有较强的人文功能、德育功能。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蒙学教育的优势与作用,同时要借助传统蒙学教育中的内在精神,实现语文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进一步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延展性与有效性。
王淑英
关键词:小学语文蒙学教育
蒙学教育对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研究——以《弟子规》为例
2023年
蒙学教育是我国古代私塾或者学馆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早期的教育应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弟子规》作为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启蒙读物,逐渐成为教育幼儿的最佳读本。文章基于当代学前教育领域实际,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以通俗易懂的蒙学读物《弟子规》为例,深入幼儿教育实际,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法了解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方式方法,以及利用蒙学读物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总结出蒙学教育对幼儿的实际影响与价值。
叶娉
关键词:蒙学教育《弟子规》幼儿行为习惯
从容·包容·笑容:基础教育的三重表征——基于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思想的规律探寻
2023年
我国有着悠久的学校教育史,教育家辈出,教育思想丰富。通过梳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蒙学教育思想,以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反映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教育先贤们在探寻基础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共识,即基础教育应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亲师乐学三个基本规律,体现“从容”“包容”和“笑容”三重表征。这些,是今天的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仍应遵循的教育理念,也是中华民族教育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毛新梅伍德勤
关键词:基础教育传统蒙学教育思想
《幼学琼林》蒙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2023年
《幼学琼林》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本极具生命力的蒙学教材。在编纂原则上以人为本,重视儿童情感发展,关注儿童的幸福感;在德育方式上中庸辩证,既立意高远又立足平实,立私德、明公德、育大德;在内容选择上讲究实用,注重常识教育,有益于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原则上坚持实事求是,对启发儿童独立思考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思想是帮助儿童成长为一个幸福安康的好人,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仍有重要借鉴作用。
王征梅陆庆九
关键词:《幼学琼林》基础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相关作者

吴洪成
作品数:391被引量:532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书院 清代 述论 奴化教育 教育
赵南
作品数:20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沙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儿童 幼儿园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 教师
冯文全
作品数:591被引量:1,821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德育 高校 德育思想 教育 义务教育
李晓丹
作品数:11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蒙学教育 儿童 《弟子规》 产婆术 课堂教学改革
王恒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蒙学教育 价值意蕴 教育革新 墨子 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