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篇“ 蓝藻毒素“的相关文章
异龙湖浮游植物与蓝藻毒素的时空格局及其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富营养化会导致蓝藻水华暴发,部分蓝藻会产生蓝藻毒素,影响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红河州最大的湖泊,长期处于富营养的状态,浮游植物、蓝藻及其毒素和底栖动物的时空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尚不明晰。本...
邢雨斌
关键词:浮游植物蓝藻毒素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自供能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蓝藻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蓝藻毒素是一类由蓝藻所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具有种类多、毒性强、分布广的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实现对蓝藻毒素的快速、灵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自供能光电化学(PEC)分析是指在偏置电压为0 V的情况下,识别分子与目...
戴汉杰
关键词:光电化学生物传感蓝藻毒素
一种同时测定水体中四类蓝藻毒素的串联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测定水体中四类蓝藻毒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包括多种同位素内标的混合溶液加入待测水样中,采用串联的HLB和ENVI‑Carb固相萃取小柱,对水样中的四类蓝藻毒素进行富集与净化,实现...
袁冠湘罗青刘桂华王琛刘红河姜杰
水体中蓝藻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23年
蓝藻多肽类代谢产物(Cyanopeptides)占已知蓝藻生物活性物质数量的60%以上,具有多器官毒性、遗传毒性、强致癌性等特点,会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近年来,蓝藻藻华频繁暴发,对饮用水体中蓝藻毒素进行检测刻不容缓。本文对不同类型蓝藻毒素进行阐述,重点归纳了不同毒素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各种检测方式的优缺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蓝藻毒素的精准测定提供参考。
陆羚子刘婷吴俣倪鲁波蒋玲波唐雷鸣
关键词:蓝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的3种蓝藻毒素
2023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石房蛤毒素(STX)、拟柱胞藻毒素(CYN)、鱼腥藻毒素(AnTX)3种蓝藻毒素的分析方法。通过考察色谱柱、流动相和梯度洗脱程序对分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色谱、质谱条件。结果表明:采用HSS T3柱,以甲酸水溶液(0.1%)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种目标物可获得有效分离。STX、CYN、AnTX的方法检出限(LOD)为0.018、0.009、0.013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在0.50μg/L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10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7%~5.2%。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水体中3种低浓度蓝藻毒素的同时检测。
黎志轩湛社霞李志土张长立赵倩宁
一种从藻华水体中提纯多种蓝藻毒素的方法
一种从藻华水体中提纯多种蓝藻毒素的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蓝藻毒素标准品价格高、缺乏混合标准品、购买渠道少,影响蓝藻毒素监测检测的缺点,该方法包括:A、藻华水体的预处理;B、蓝藻毒素的富集浓缩:通过HLB plus小柱联...
陈建义冯杰刘瑛欧蕾鲍爽李智谢紫欣梁琦婷吴佳佳廖俊权吴申浩
一种快速评估水体中蓝藻毒素致突风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估水体中蓝藻毒素致突风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HL‑7702细胞培养;(2)蓝藻毒素处理细胞;(3)提取细胞核蛋白和细胞浆蛋白;(4)Westernblot检测cGAS蛋白在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分...
王晓飞朱雨晨葛春梅卢文尊陈联军罗旭许丹丹
从富营养化水体到餐桌-食物链中蓝藻毒素的残留风险与控制
2022年
蓝藻水华频发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蓝藻暴发后释放到水体中的蓝藻毒素具有强神经毒性、肝毒性和细胞毒性.蓝藻毒素不仅污染饮用水和接触用水进而危害到人畜,还可以蓄积在动植物体内,沿食物链威胁到人类健康.本文综述了蓝藻毒素的种类与危害及其在水产品、谷物、蔬菜等人类大量消费食品中的残留现状,分析了近年来藻毒素安全事件爆发频次和危害范围,为控制蓝藻毒素的食品安全风险而在源头(生产用水)、食品生产(农业种植)和食品加工等环节中采取措施,在分析现有措施局限性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降低食品中藻毒素残留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和方法借鉴.
张坤张存政张存政
关键词:蓝藻毒素安全事件食物链
陆地农业与水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农业面源污染与蓝藻毒素污染防治
2022年
陆地农业与水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与依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陆地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生态系统蓝藻水华形成的重要影响,以及蓝藻毒素对灌区农业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强调了陆地农业生产与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良性互动,建议了探索制定农田灌溉水蓝藻毒素限值、开展农业土壤和农作物中蓝藻毒素常规监测。
赵孟绪
关键词:水生态农业面源污染
试析蓝藻毒素的监测及水华暴发的应急方案
2021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不断严重,蓝藻"水华"对当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研人员通过构建完善的监测蓝藻毒素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控制蓝藻"水华"现象。本文主要通过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以及化学分析方法来对蓝藻毒素进行监测控制,并且为市政、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完善的水华暴发时的应急方案。
梁雅婷
关键词:蓝藻毒素水华暴发应急方案

相关作者

赵敏
作品数:207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污水 就地处理 污水处理装置 藻类 蓝藻
朱惠刚
作品数:158被引量:1,037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致突变性 微囊藻毒素 饮用水 藻毒素 水源水
张业建
作品数:10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臭氧发生器 臭氧处理 耗能 蓝藻毒素 蓝藻
杨柳燕
作品数:317被引量:2,297H指数:2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磷 铜绿微囊藻 太湖 湖泊 微生物
吴明江
作品数:152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
研究主题:羊栖菜 多糖 羊栖菜多糖 海藻 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