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3篇“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相关文章
蛛网膜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应用
2024年
分析蛛网膜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行前列腺电切手术老年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行单一麻醉法,观察组行联合麻醉法。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手术中,联合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应激反应,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为手术高质量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李小丽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
针刺疗法联合蛛网膜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联合蛛网膜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泗阳县中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接受蛛网膜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92.307,P_(时间)<0.05;F_(组间)=126.351,P_(组间)<0.05;F_(交互)=113.565,P_(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及术后12、24 h,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及术后12 h,术后12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12、24、48 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38.236,P_(时间)<0.05;F_(组间)=29.658,P_(组间)<0.05;F_(交互)=31.635,P_(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但术后同一时间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MAP、HR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结论针刺联合蛛网膜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明显,可减少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影响均较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顾兵蒋磊倪绍端
关键词:针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
超声辅助定位椎管内穿刺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定位椎管内穿刺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拟于蛛网膜阻滞麻醉进行手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超声显影定位组和旁正中入路组。超声显影定位组采用低频超声探头扫描腰椎旁正中矢状位腰椎影像,确定椎管内前后复合物显影最佳的位置,标记穿刺点及穿刺角度,进行椎管内穿刺。旁正中入路组采用触感体表标志进行定位,旁正中入路进行椎管内穿刺。记录两组穿刺相关指标(首次穿刺成功情况、穿刺进针次数、穿刺针重新定位次数)、定位时间、穿刺操作时间,以及两组术后24 h感觉异常、神经损伤、穿刺出血及腰疼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显影定位组首次穿刺成功32例(71.11%)、穿刺针进针次数1.00(1.00, 2.00)次、穿刺针重新定位次数1.00(1.00, 2.00)次,旁正中入路组分别为15例(33.33%)、2.00(1.00, 3.00)次、2.00(1.00, 2.00)次;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定位时间、穿刺操作时间比较P均>0.05。超声显影定位组术后感觉异常5例(11.11%)、神经损伤1例(2.22%)、穿刺出血2例(4.44%)、腰疼3例(6.67%),旁正中入路组分别为6例(13.33%)、3例(6.67%)、5例(11.11%)、6例(13.3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超声辅助定位椎管内穿刺技术有助于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阻滞麻醉的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进针次数,安全性较高。
张文超蔡楠何冰源罗太君赵尧平郑少强王庚
关键词:穿刺定位蛛网膜下腔阻滞
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阻滞麻醉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阻滞麻醉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于马鞍山市和县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产妇20例。3组均采用布比卡因蛛网膜阻滞麻醉,A组使用剂量10.0 mg,B组使用剂量11.0 mg,C组使用剂量12.5 mg。比较3组不同阶段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手术相关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麻醉镇痛效果。结果:T0、T1、T2、T3、T4阶段3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麻醉生效及手术时间虽均短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中运用11.0 mg布比卡因网膜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镇痛效果。
吴仲丽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阻滞麻醉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阻滞麻醉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72例,年龄40~61岁,BMI 20~24 kg/m^(2),SAS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R+S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S组应用罗哌卡因。2组术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2组患者肛门松弛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中肢运动阻滞程度(Bormage评分),以及麻醉前(T_(0))、手术开始10 min(T_(1))、手术开始20 min(T_(2))、术毕(T_(3))时患者的HR、MAP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程度。统计2组术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总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肛门松弛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Bormage评分,以及T_(0)和T_(3)时的HR、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T_(1)、T_(2)时的HR、MAP水平较T_(0)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组患者T_(1)、T_(2)时HR、MAP水平与T 0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低于S组,术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晚于S组,术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总用量和按压次数少于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阻滞麻醉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安全有效,其镇痛效果优于罗哌卡因。
吕明涛
关键词:混合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联合蛛网膜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研究
2024年
研究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使用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的疗效。方法 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中,挑选58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n=29,腰硬联合麻醉)和实验组(n=29,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实验组更加剧烈,且实验组镇静效果更佳有效(P<0.05)。结论 老年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采用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不仅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还提高镇静镇痛效果。
黄倩
关键词:股骨骨折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老年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肢骨科手术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肢骨折患者实施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纳入肢骨科手术老年患者90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实施手术方案,根据治疗方法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处理,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蛛网膜阻滞麻醉处理,比较2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运动神经阻滞、感觉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首次使用镇痛药物的剂量、次数、舒适度情况,不同时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以及发生头晕、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观察组更早,持续时间长,使用体况评分(BCS)高,使用镇痛药物次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2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NSE与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肢骨科手术患者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蛛网膜阻滞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比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王进华滕云娟
关键词: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啶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
蛛网膜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评估蛛网膜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纳入2017年4月—2022年7月天津市蓟州区邦均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常规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产妇进行蛛网膜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相关临床数据:手术前后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凝血指标变化、产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 术后,两组DBP、SBP、MAP均降,HR上升,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Fbg降,PT及APTT均延长,且研究组产妇FBG水平高于常规组,PT及APTT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率为98.04%,高于常规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5 7,P<0.05)。研究组产妇家属满意率为94.12%,高于常规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1 0,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应用蛛网膜阻滞麻醉取得较好麻醉效果,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对产妇及胎儿影响小,较为安全可靠,且产妇及其家属较为认可,值得应用推广。
冯青山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
氨茶碱治疗蛛网膜阻滞麻醉后头痛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氨茶碱治疗蛛网膜阻滞麻醉后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10月30日该院收治的53例蛛网膜阻滞麻醉后头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氨茶碱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氨茶碱组患者给予氨茶碱2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输注后0 min(T_(0))、30 min(T_(1))、60 min(T_(2))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患者和医疗团队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氨茶碱组T_(1)、T_(2)的VAS评分均低于T_(0)(P<0.05)。氨茶碱组T_(1)、T_(2)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氨茶碱组T_(0)收缩压/T_(2)收缩压的比值和T_(0)心率/T_(2)心率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茶碱组治疗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氨茶碱组患者和医疗团队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氨茶碱可快速有效地缓解蛛网膜阻滞麻醉后头痛,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及医疗团队均对治疗效果满意。
田华菊莫利群张代英白毅平
关键词:氨茶碱蛛网膜下腔麻醉头痛视觉模拟评分
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阻滞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在行妇科宫镜手术患者中不同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阻滞麻醉效果。方法:抽取行宫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0.5%罗哌卡因2mL来进行蛛网膜阻滞麻醉,观察组选择0.2%罗哌卡因3mL来进行蛛网膜麻醉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痛觉恢复时间较观察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麻醉后对照组临床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观察组降低、心率较观察组高,并且麻醉后对照组临床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观察组降低、心率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宫镜手术患者中应用0.2%罗哌卡因3mL开展蛛网膜麻醉阻滞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加快运动阻滞恢复。
方锐周民涛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相关作者

孟凡民
作品数:187被引量:1,272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右美托咪啶 血流动力学 麻醉 丙泊酚 剖宫产术
顾丽莉
作品数:11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髋部手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 生命体征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免疫增强剂
叶雷
作品数:7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臭氧联合 玻璃酸钠治疗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刘辉
作品数:15被引量:45H指数:5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液体管理 肝脏手术 肝叶切除术 肝叶切除
王珊娟
作品数:140被引量:1,35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丙泊酚 药代动力学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