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12篇“ 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文章
- 高血压患者血压知晓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定量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患病知晓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程度,为健康宣教和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9—2022年在龙海区检出高血压患者3983例,分为血压未知和知晓两组,比较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知晓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交互作用和亚组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患病知晓(OR=5.07)为血压控制的促进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城镇(OR=23.87)、女性(OR=5.43)、未婚(OR=8.54)、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3.81)的患者知晓患病对血压控制的促进作用,高于农村(OR=4.32)、男性(OR=4.49)、已婚(OR=4.87)及家庭年收入<5万元(OR=2.76)的患者;知晓患病对血压控制的促进作用在55~64岁最高(OR=6.68),65~75岁最低(OR=3.26),交互P<0.05。结论在不同人群中血压知晓对血压控制的促进作用不同,应对重点地区和人群加强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知晓率,从而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 吴惠娜陈巧玲魏育民周燕婷
- 关键词:高血压知识血压控制健康宣教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1月院收治的74例高血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压,改善心理状态,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洪碧佳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Tp-Te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Te)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3月该院收治的22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电图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结果达标组有53例患者,未达标组有168例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降压治疗规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标组Ⅰ导联Tp-Te、Ⅰ导联校正的Tp-Te(Tp-Tec)短于达标组,V1导联Tp-Te、V1导联Tp-Tec长于达标组,V1导联Tp-Te/QT比值大于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Ⅰ导联Tp-Te缩短、V1导联Tp-Te延长、V1导联Tp-Tec延长、V1导联Tp-Te/QT比值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导联Tp-Te缩短、V1导联Tp-Te延长、V1导联Tp-Tec延长、V1导联Tp-Te/QT比值增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未达标的危险因素,可为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心电重构与血压控制效果的关系提供新思路。
- 李晴刘玄长
- 关键词:高血压心电描记术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T波峰末间期
- 个性化认知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探究
- 2024年
- 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围绕个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具有的效果而展开。方法 研究过程中将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当作研究群体,这些研究群体的治疗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常规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常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使用的个性化认知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全面记录了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变状况,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程度进行有效评价,同时还记录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状况。经过比较这些数据,能够全面得知个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进行血压控制所具有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之后,老年人的血压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优于常规组,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常规组患者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值得进行统计(P<0.05)。结论 总而言之,将个性化认知护理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其既可以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大大下降,并且又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需要大力宣传语应用个性化认知护理措施,方面使老年血压患者的健康要求得到满足,使他们快乐的度过晚年生活。
- 韦小娟
- 关键词:血压水平老年高血压
- 优质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 2024年
- 探讨高血压群体中的老年人在其护理过程中由护理人员使用优质化护理干预这一护理模式开展实际工作的作用。方法 对120例就诊于乡镇卫生院的高血压群体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患者均为老年人,对他们进行抽签分组并实施差异化护理,具体组别是研究组(优质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以统计学软件,明确优质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的具体实施价值。结果 120例病例在开展不同护理后,对比血压发现60例研究组更低,P<0.05,而护理前则为P>0.05;另一项指标生活质量的对比上,护理后P<0.05,体现在研究组更高,而护理前为P>0.05。结论 高血压群体中的老年人在其护理过程中由护理人员使用优质化护理干预这一护理模式开展实际工作的作用很积极,对于此类群体来说,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血压能够得到良好效果的控制,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积极提升。
- 农彩祥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生活质量
- 中药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眩晕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分析
- 2024年
- 探讨给予高血压眩晕患者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效果,旨在为本病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由电脑生成随机数法分组,甲组(西药+中药天麻钩藤饮)、乙组(西药方案)各自得到54力高血压眩晕患者,就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值、血流动力学、疗效、治疗安全性等研究数据展开对比。结果 甲组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DBP、SBP、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均比乙组低,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舒张末期流速和收缩期流速峰值均比乙组高(P<0.05)。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甲组(94.44%、3.70%)均好于乙组(79.63%、16.67%)(P<0.05)。结论 高血压眩晕治疗中运用天麻钩藤饮,可提高患者血压和临床症状控制效果,促进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强化疗效,增加用药安全性,值得实践和推广。
- 聂颖泽
- 关键词:疗效高血压眩晕血流动力学天麻钩藤饮血压控制效果
- 研究优质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
- 2024年
-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变化、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舒张压(78.29±5.38 mmHg)和收缩压(122.16±7.79 mmHg)均显著低于常规组(92.34±6.59 mmHg,149.35±8.91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焦虑评分(42.56±5.26分)和抑郁评分(46.39±3.28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50.21±2.36分,53.24±3.5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90.35±3.24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2.31±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显著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 韦婵妮
- 关键词:血压负性情绪高血压老年
- 社区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观察
- 2024年
- 探究社区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辖区内确诊为高血压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均为最近两年在本中心接受相关治疗干预;所有的采样对象都被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常规慢性病管理干预),另一组观察组(社区护理管理);通过对两组患者血压变化、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相应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观察组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实施社区护理管理计划,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通过自我管理来稳定血压值,使患者更加满意社区护理服务。
- 蒋敏谢菁忻力燕郭瑾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水平社区护理管理
- 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
- 2024年
- 对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本社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病例纳入时间控制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根据血压控制效果的好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血压控制效果良好(舒张压<90 mmHg,同时且收缩压<140 mmHg),观察组为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史、高钠饮食、吸烟、饮酒、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 kg/m2、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病家族史、高钠饮食、吸烟、饮酒、用药依从性是导致老年人群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导致其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的危险因素较多,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不良生活习惯、治疗依从性均会对患者的血压控制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干预,能够提升其对高血压的重视,保持健康生活,进而取得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
- 彭长健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
- 北京市城镇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深入剖析北京市城镇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成效及其核心影响因素,为制订更为精准有效的居家药学干预策略提供科学支撑。方法2023年2月—6月,药师通过入户访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北京城镇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调研。数据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精确识别影响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共收集问卷575份,其中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97.39%。参与调研的患者中,男233例(41.61%),女327例(58.39%),年龄中位数为69岁。血压控制达标187例,占33.39%。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吸烟、合并慢性病以及合并多种慢性病是影响血压控制达标率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北京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仍较低,建议针对吸烟及合并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制定更为精准的居家药学服务干预措施,以提升老年高血压控制效果。
- 国警月金伟黄银鹏郭晨阳张微赵志刚武明芬
- 关键词: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李程跃

- 作品数:365被引量:1,1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妇女保健 传染病 传染病防控 疾病预防控制 孕产妇死亡率
- 郭丽丽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鞍山市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干预 血压控制效果 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 老年
- 吕军

- 作品数:491被引量:2,743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残疾人 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儿童
- 张一英

- 作品数:155被引量:94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健康教育 发病率 高血压 慢性病 死亡率
- 袁红

- 作品数:134被引量:7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高血压 慢性病 健康教育 大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