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99篇“ 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文章
血小板参数液透析相关性头痛
2024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液透析相关性头痛(Hemodialysis-related headache,HRH)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液透析治疗的127例患者,根据国际头痛第3版分类诊断标准分为HRH组(n=55)和对照(comparative control,CC,n=72)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头痛影响测试(Headache impact test,HIT-6)、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分别用来评估HRH的严重程度、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抑郁焦虑程度。结果与CC组比较,HRH组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s,PLT)、血小板比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较低,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密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P-LCR)以及MPV/PLT较高(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PDW,PCT以及P-LCR是HRH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MPV/PLT诊断HRH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HRH患者的MPV/PLT水平与VAS和HIT-6评分呈正相关(r≥0.308,P<0.05)。结论PLT,PCT,MPV以及MPV/PLT是HRH的独立危险因素,MPV/PLT水平与HRH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甘泉石明方玉婷肖哲曼
关键词:生活质量
结直肠癌预后和血小板参数相关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结直肠癌(CRC)预后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与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指标相关性。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1年6月在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万方、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与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MPV、PLT、PDW指标和CRC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共得到546篇文献,在剔除阅读文献题目、重复研究、病例报道和文献综述后,最终10篇文章纳入研究,根据meta分析结果,MPV指标上升和CRC患者总生存期(OS)预后不良无关(单因素分析法HR=0.94,95%CI 0.48~1.81,P=0.85,I^(2)=85%);PLT指标上升是CRC患者O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法HR=1.60,95%CI 1.22~2.10,P<0.001,I^(2)=63%);PDW指标上升和CRC患者OS预后不良无关(单因素分析法HR=1.34,95%CI 0.31~5.88,P=0.70,I^(2)=93%)。单因素合并MPV效应量和CRC预后关系的研究中,漏斗图基本对称,没有发现显著的发表偏倚。PLT效应量和CRC预后关系的漏斗图显示基本对称,没有发现显著的发表偏倚。同时单因素合并PDW效应量和CRC预后关系研究分析漏斗图基本对称。结论PLT指标升高是CR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现PDW、MPV上升对CR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魏望陆丹孙静芳
关键词:结直肠癌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ETA分析
化瘀类中药对血小板参数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活化瘀类中药在预防栓性病变方面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多项研究证实,多种中药、中药制剂及其有效成分均可对血小板参数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证实。本文就近些年血小板参数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活化瘀类中药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进行综述,通过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来评价中药对栓类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包旭光刘彤
关键词:血小板参数活血化瘀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
马嘉欣
血小板参数变化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P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儿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SCAP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PICU的215例患儿,根据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n=184)与未愈组(n=31),观察两组患儿入院时,住院第2天、第3天、第7天及出院前PLT及MPV变化趋势,并分析PLT变化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住院第2天、第3天、第7天及出院时,好转组PLT(328±159,329±137,362±159,439±168,510±171)×10^(9)/L均明显高于未愈组(210±142,207±152,267±143,260±162,343±159)×10^(9)/L(P<0.05);尽管入院时好转组MPV[(10.9±1.9)fL]明显低于未愈组[(12.7±2.5)fL](P<0.05),但两组在住院第2天、第3天、第7天及出院时的MPV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此外,相比于入院时,好转组患儿住院第7天及出院前PLT明显升高(P<0.05),但未愈组无明显变化(P>0.05)。相较于入院时出现PLT减少(<100×10^(9)/L)的SCAP患儿(n=22),住院第7天出现PLT减少(n=10)的患儿未愈率显著升高(27.2%比90.0%)(P<0.05)。结论SCAP患儿入院时、住院7 d后发生PLT减少与不良预后相关,住院7 d后PLT若无明显升高或出现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动态监测PLT参数变化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判断重症肺炎的预后。
毛依阳钱素云高恒妙高恒妙李儒博方伯梁刘珺刘刚樊超男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
急性缺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水平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10例急性缺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均在溶栓治疗后测定血小板参数,治疗后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将mRS≥3分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32),mRS<3分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78),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小板参数、分析影响急性缺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及血小板参数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清TG、LDL-C、PT、Fib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2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并发症、TOAST分型、梗死部位、清TC、HDL-C、TT、APTT、Sc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PLT、PDW、MPV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入院NIHSS评分、PT、PLT、PDW、MPV是影响急性缺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PLT、PDW、MPV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缺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不良预后的敏感度为81.25%、84.38%、81.25%、93.75%,特异度为61.54%、70.51%、65.38%、61.54%,AUC为0.749、0.816、0.745、0.921。结论急性缺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小板参数PLT、PDW、MPV与患者预后呈显著相关性,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
崔东慧杨凡张立铖贺绚梁雪原马军
关键词: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积预后
抗栓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对非心源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抗栓治疗后血小板参数对非心源性脑梗死(NC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71例NCCI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入院首日抗栓之前完成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PDW/PLT、MPV/PLT]测定。抗栓7 d后,所有NCCI患者均完善PDW、MPV、PLT、PDW/PLT、MPV/PLT复查,分别以PLT7、PDW7、MPV7、MPV7/PLT7、PDW7/PLT7表示。选取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6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估,根据预后评估结果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10例)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1例)。①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化验结果;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CCI患者抗栓7 d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③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阳性指标对NC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抗栓后,61例患者预后良好,10例患者预后不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饮酒、吸烟、冠心病、糖尿病、高压、白细胞计数、尿酸、尿素氮、肌酐、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MPV、PDW、PLT7、PDW/PL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PLT(157.72±46.53)×10^(9)/L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的(195.04±55.42)×10^(9)/L,MPV/PLT(0.77±0.14)×10^(-10)fl/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0.61±0.23)×10^(-10)fl/L,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MPV7、MPV7/PLT7、PDW7、PDW7/PLT7分别为(14.72±4.07)fl、(0.73±0.23)×10^(-10)fl/L、(11.63±1.48)fl、(0.92±0.39)×10^(-10)fl/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12.29±3.26)fl、(0.52±0.21)×10^(-10)fl/L、(9.81±1.58)fl、(0.71±0.25)×10^(-10)fl/L,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显示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PLT、MPV/PLT、PDW7、PDW7/PLT7、MPV7、MPV7/PLT7)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7为NC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7.668,95%CI=(1.526,38.527),P=0.012<0.05]。ROC曲线显示:MPV7对NCCI患者
徐迎春
关键词:抗栓治疗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
海曲泊帕联合rhTPO治疗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出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海曲泊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黑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rhTPO治疗(300 U·kg^(-1),1次·d^(-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海曲泊帕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d^(-1)),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全自动液分析仪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比积(Plateletcrit,PCT)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治疗期间采用WHO出程度分级标准评价出率,并比较血小板输注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参数P-LC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PV、PCT和P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级出率和需血小板输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级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海曲泊帕联合rhTPO治疗ITP疗效好,可改善血小板参数,降低出和输注需求。
颜静秀董慧娟郑林沈佳坤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参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反应蛋白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小板(PLT)相关参数及PLT反应蛋白1(TSP-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本院收治的83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PLT相关参数及TSP-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T参数及TSP-1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LT计数、PLT压积、大PLT百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平均容积(MPV)、PLT体积分布宽度(PDW)、TS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gG、MPV、C3、C4、PLT、TSP-1水平是影响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PLT、TSP-1及三者联合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灵敏度分别为72.41%、75.86%、68.97%、79.31%,特异度分别为70.37%、79.63%、77.78%、83.3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751、0.739、0.892。【结论】PLT参数中的MPV、PLT及TSP-1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其联合评估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效能良好。
朱桂芝王峰曲燕倪萍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成素
浆D-D、红细胞参数、凝四项及血小板参数在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浆D二聚体(D-D)、红细胞参数、凝四项及血小板参数在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诊治的132例脓毒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脓毒症,n=58)、重度组(严重脓毒症,n=46)和休克组(脓毒性休克,n=28);并根据患儿28d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n=110)和死亡组(n=22),对比D-D、凝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活酶时间(APTT)、凝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D-D、PT、APTT、TT、FIB、PLT、MPV、PDW、RBC、MCV、HCT、RDW预测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值、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D、PT、APTT、TT、FIB、PLT、MPV、PDW、RBC、MCV、HCT、RDW对脓毒症患儿28d预后的影响。结果:休克组的D-D、PT、APTT、TT、PDW、RDW均高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而FIB低于轻度组和重度组(P<0.05);轻度组、重度组、休克组PLT、MPV、RBC、MCV、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D、PT、APTT、TT、FIB、PDW、RDW联合鉴别轻度脓毒症患儿病情的AUC值分别为(0.887、0.684、0.719、0.663、0.836、0.726、0.786,P<0.05)。联合鉴别轻度脓毒症患儿病情的AUC值0.983(P<0.05)。死亡组的D-D、PT、APTT、TT、PDW、RDW均高于生存组,而FIB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PLT、MPV、RBC、MCV、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PT、APTT、TT、FIB、PDW、RDW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D、PT、APTT、TT、FIB、PLT、MPV、PDW、RBC、MCV、HCT、RDW会随着脓毒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异常表达,检测其水平变化对鉴别、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意�
陈为介
关键词: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凝血四项血小板参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作者

刘健
作品数:1,223被引量:4,735H指数:31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风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佐剂性关节炎
纵瑞凯
作品数:97被引量:591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风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血小板参数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强直性脊柱炎
余学芳
作品数:32被引量:118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新风胶囊 血小板参数 佐剂关节炎 大鼠行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汪元
作品数:217被引量:1,222H指数:20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新风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干燥综合征 强直性脊柱炎
王虹
作品数:1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变化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参数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GRAVES病 妊娠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