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3篇“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的相关文章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程度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在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中探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抑制剂对血浆活性PAI-1含量以及对术后股骨头坏死程度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模型60只,并随机分为PAI-1抑制剂组、PAI-1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PAI-1抑制剂组大鼠在术后6 h腹腔注射PAI-1抑制剂毛两面针素(1 mg/kg)并在之后予以PAI-1抑制剂Tiplaxtinin灌胃4周[2 mg/(kg·d)]。PAI-1组大鼠在术后6 h开始每3 d给予1次外源性PAI-1(2.5 nmol/kg)腹腔注射。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应用ELISA方法分别在术前、术后6 h、12 h、24 h和4周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活性PAI-1含量;实验结束时取各组大鼠右侧股骨头,采用显微CT和HE染色检查评估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PAI-1抑制剂组使用PAI-1抑制剂后2只大鼠出现术后出血,空白对照组1只大鼠术后出现感染死亡。与术前相比,空白对照组和PAI-1抑制剂组术后6 h血浆活性PAI-1含量明显升高,且随时间延长血浆活性PAI-1含量显著下降(P<0.01);PAI-1组血浆活性PAI-1含量在术后6 h亦明显升高(P<0.01),但后期血浆活性PAI-1含量无显著降低趋势(P>0.05);术前与术后6 h的血浆活性PAI-1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I-1抑制剂组、PAI-1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及术后4周时的血浆活性PAI-1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I-1抑制剂组显著降低,PAI-1组显著升高(P<0.01);与PAI-1抑制剂组相比,PAI-1组在术后12 h、24 h及术后4周时的血浆活性PAI-1含量显著升高(P<0.01)。股骨头坏死评价指标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AI-1抑制剂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显著升高(P<0.05),骨小梁分离度、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组织面积显著降低(P<0.05),PAI-1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空骨陷窝率和脂肪组织面积显著升高(P<0.05
- 高扬董海鹏王文娟刘峰刘超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n=58),微量蛋白尿组(DKD1组,n=59),大量蛋白尿组(DKD2组,n=50),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NC组,n=45)。测定各组PAI-1及Nrf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AI-1及Nrf2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评估DK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AI-1及Nrf2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DKD1组及DKD2组PAI-1水平依次升高,Nrf2水平依次下降,以DKD2组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AI-1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UACR及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白蛋白、Nrf2呈负相关(P<0.05);Nrf2与白蛋白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UACR、24 h尿蛋白及PAI-1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UACR及PAI-1为DKD的危险因素,Nrf2为DKD的保护因素。血清PAI-1及Nrf2诊断糖尿病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及0.802。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PAI-1和Nrf2与尿白蛋白有较强相关性。抑制PAI-1、提高Nrf2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靶点。
- 王翯辛欢欢田茜翟娜张浩张云良
- 关键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 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保胎治疗的复发性流产患者70例为治疗组,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组与肝素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正常早期妊娠30例为对照组,经治疗后记录三组的妊娠结局等信息并比较三组的妊娠结局及血浆 PAI-1及 t-PA 水平。结果34例传统治疗组患者中21例妊娠成功,妊娠成功率63.56%;36例肝素治疗组患者中28例妊娠成功,妊娠成功率8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 PAI-1水平为(0.56±0.26)AU /m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而 t-P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传统治疗组血浆PAI-1与 t-PA 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能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凝血状态,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周淑君
- 关键词: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分子在老年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冠心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按照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检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PAI-1分子含量,女性组患者病情稳定后一月复查PAI-1含量。结果女性组患者血清PAI-1为(43.18±2.80)mol/L,男性组PAI-1的血清含量为(41.22±2.40)mol/L,两组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t=4.023,P<0.05);出院一周后女性组复查PAI-1的血清含量为(38.68±2.30)mol/l,与发病急性期PAI-1分子含量相比,两组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t=10.97,P<0.05)。结论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检测PAI-1的变化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且PAI-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有明显相关性,但是对于已经接受冠心病规范治疗的患者,其血清PAI-1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相关性还需要深入研究。
- 蒋守涛黄华何洪中张润希龙友红杜俊贤聂鹏飞陈蓓蓓
- 关键词:冠心病女性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病情程度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及其抑制剂活性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88例,分成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40例,卵巢恶性肿瘤组48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进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其抑制剂活性(PAI-1:A)的测定,分析比较正常组与患者组PAI-1/PAI-1:A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与卵巢良性肿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Ⅰ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卵巢良性肿瘤组与卵巢恶性肿瘤(Ⅱ期、Ⅲ期、Ⅳ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减少,其抑制剂(PAI-1:A)活性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及其活性(t-PA:A)增加。
- 张明珠陈伟才欧玲李琳肖瑛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卵巢恶性肿瘤
-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在胃癌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对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t-PA)在胃癌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8例胃癌患者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述检测者血浆标本PAI-1和t-PA含量。结果:病例组血浆PAI-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t-P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浆PAI-1含量在Ⅲ期明显高于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t-PA含量与胃癌TNM分期无关。血浆PAI-1含量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最高,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次之,在正常对照组中最低,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浆PAI-1含量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并随着淋巴结转移的产生而增高。血浆t-PA含量在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浆t-PA含量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AI-1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PAI-1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
- 蔡芬曾小菁
- 关键词:胃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 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内皮素-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内皮素-1(ET-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探讨除湿化瘀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予除湿化瘀方和别嘌呤醇片,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sUA)、内皮素-1(ET-1)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结果:两组sUA、ET-1及PAI-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两组sUA、ET-1及PAI-1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除湿化瘀方可降低sUA、ET-1及PAI-1水平。
- 谭宁黄胜光罗晓光朱辉军廖康汉
- 关键词:除湿化瘀方别嘌呤醇高尿酸血症内皮素-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I)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取大鼠55只,分为5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按30 mg/kg给大鼠腹腔单次注射STZ溶液1次,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各组连续灌胃药物4周,取血测定血糖血脂及MCP-I及PAI-1。结果给予丹蛭降糖胶囊灌胃后,血清MCP-I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蛭高剂量组疗效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丹蛭高、低剂量组的PAI-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减低幅度不及吡格列酮组。结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作用的丹蛭降糖胶囊能够调节血MCP-I及PAI-1高表达。
- 李中南程光亮李莉张培培叶飞成郭新宇
-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 不同糖耐量绝经后女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绝经后女性β细胞功能与雌激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关系。方法绝经后妇女123人。糖耐量正常(NGT)38人,糖耐量受损(IGT)51例,2型糖尿病(T2DM)34例。采用ELISA法测定t-PA、PAI-1,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雌二醇、孕酮、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组雌二醇较NGT、IGT组低[(35.46±6.46)比(40.26±1.98)、(37.92±4.95)nmol/L],FSH、LH高于NGT组[(41.66±8.77)比(35.21±7.89)U/L,(32.12±7.76)比(27.46±7.06)U/L,均P<0.05]。T2DM组纤维蛋白原(Fg)、PAI-1高于NGT组,t-PA低于NGT组[(3.97±0.68)比(3.49±0.91)g/L、(49.7±18.9)比(37.2±13.8)μg/L,(10.21±5.21)比(13.98±6.87)μg/L,均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雌二醇和HOMA-B是血浆PAI-1、t-P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绝经后女性β细胞功能与纤溶功能低下相关。
- 颜晓芳严孙杰杨立勇刘东晖张松菁赵淑好吴佩文黄凌宁易如海
- 关键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胰岛素分泌
- 降纤酶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PAI-1与临床检测指标有无相关性和应用降纤酶治疗后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病综合征组)及3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非降纤酶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PAI-1水平,并分别在应用降纤酶前及应用降纤酶疗程结束后3 d、14 d、28 d分别检测血浆中PAI-1水平,并结合尿蛋白定量、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组血浆PAI-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I-1的表达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783,P<0.05),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302,P<0.05);应用降纤酶治疗结束后3 d,14 d、28 d时血浆PAI-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PAI-1水平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PAI-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与尿蛋白定量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正相关,PAI-1在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应用降纤酶治疗后,能有效控制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PAI-1水平,延缓肾脏病变进展。
- 冯锦红孙东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降纤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