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92 篇“ 血浆纤维蛋白原 “的相关文章
一种检测全血或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含量的方法和试剂 本申请属于生物医学检验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全血或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含量的方法和试剂。所述试剂包括缓冲液、无机盐、氨基酸、凝血酶、稳定剂、凝血酶抑制剂、血块增强剂、肝素类物质抑制剂、防腐剂;所述凝血酶的浓度为5U/m... 刘二强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2025年 目的:评估血浆 纤维蛋白 原 (FIB)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4年5月本中心符合研究要求的203例新诊断DLBCL患者。根据诊断时血浆 FIB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IB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FIB、低FI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FIB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价FIB对OS的影响;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FIB等指标的差异。结果:ROC曲线分析得出FIB临界值为3.49 g/L,低FIB组(≤3.49 g/L)较高FIB组(>3.49 g/L)中性粒细胞(ANC)(P=0.001)和血小板(PLT)(P=0.027)显著降低,前白蛋白 (PA)(P=0.001)显著升高。高FIB与患者较差的OS显著相关(P=0.005)。单因素分析发现FIB对患者生存有影响(HR=2.031,95%CI:1.221-3.375,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升高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684,95%CI:1.478-4.875;P=0.001)。与初发或复发的DLBCL患者相比,完全缓解患者FIB(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和ANC(P_(初发)<0.001,P_(复发)=0.021)降低,白蛋白 (P_(初发)<0.001,P_(复发)=0.018)和PA(P_(初发)<0.001,P_(复发)<0.001)升高。结论:FIB升高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血浆 FIB水平与DLBCL患者ANC、PLT和PA等实验室指标与疾病状态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张冰 林琳 季建敏 吴萸 沈群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纤维蛋白原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定量CT定义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2025年 【目的】本研究拟明确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定量CT(QCT)测量的体积骨密度及定义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探讨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在骨质疏松症早期筛查、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并行腰椎QCT检查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分析,分析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有441人,年龄为(46.0±14.5)岁,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6.4%(28/441)。随着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升高,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P<0.0001);L1和L2的平均骨密度显著降低(P<0.05)。与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处于第一分位(1.99g/L~2.37g/L)的人群相比较,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年龄、性别、BMI)后,血浆 纤维蛋白 原 处于第四分位(3.67g/L~4.46g/L)的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增加了8.85倍。【结论】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潜在筛查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这一发现为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深入探究。 陈映娜 孙侃 李娜 王成芷 黄楚霖 李玲玲 肖辉盛 劳国娟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高血压 纤维蛋白原 血浆 纤维蛋白 原 联合microRNA-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分析血浆 纤维蛋白 原 (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FIB水平、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miR-29及二者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29/87),预后良好率为66.67%(58/87)。预后不良组脑积水严重程度、环池消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I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严重程度[OR=4.289(95%CI:1.885,9.756)]、环池消失[OR=4.559(95%CI:2.004,10.370)]、NIHSS评分[OR=3.927(95%CI:1.727,8.934)]、FIB水平[OR=3.561(95%CI:1.565,8.100)]、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OR=0.365(95%CI:0.160,0.830)]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miR-29a及二者联合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9.31%(95%CI:0.597,0.913)、86.21%(95%CI:0.674,0.955)和89.66%(95%CI:0.715,0.973);特异性分别为84.48%(95%CI:0.721,0.922)、82.76%(95%CI:0.701,0.910)和93.10%(95%CI:0.825,0.97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95%CI:0.696,0.879)、0.842(95%CI:0.747,0.912)、0.908(95%CI:0.826,0.961)。结论血浆 FIB、miR-29a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丁杰 孟凡磊 吴杰 邵璞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脑积水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对产后腹痛疗效及血浆 纤维蛋白 原 、D-二聚体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对产后腹痛疗效及对血浆 纤维蛋白 原 (Fib)、D-二聚体(D-dim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产后腹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封包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Fib、D-dimer、子宫底高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ib、D-dimer降低,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PRI、PPI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底高度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生化益母汤治疗产后腹痛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朱丽芳 方春妹 钱林燕 周敏 沈红丽关键词:产后腹痛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2025年 目的探讨血浆 纤维蛋白 原 (Fib)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泉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资料,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分为3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简称:慢性高血压组)分别为110例、143例、19例,将同期339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Fib、Hcy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Fib、Hcy水平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浆 Fib与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根据患者母婴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ROC曲线回归模型分析Fib、Hcy水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组患者Fib、Hcy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组Fib、Hcy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 Fib、Hcy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5、0.658,P均<0.05);血浆 Fib、Hcy水平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预后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血浆 Fib、Hcy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能够预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 林丽卿 陈艳艳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 血浆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预后 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痛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2024年 研究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痛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入院的痛风患者100例和同时期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以及观察组(痛风患者)。研究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和痛风活动度评分。同时,将痛风活动度评分<2.5分的50名观察组患者划分为观察1组,将评分≥2.5分的50名患者分为观察2组。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1组与观察2组的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进行组间比较,探究该指标与痛风患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的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高于观察1组。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与痛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可应用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检测方式评价痛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因此,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检测在痛风的诊疗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韦红艳 韦广萍 覃莉娟关键词:痛风 血浆纤维蛋白原 活动度 术前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 纤维蛋白 原 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及其对PO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骨科手术的440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POD分为POD组与Non-POD组,探究纤维蛋白 原 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POD的相关性及其对POD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有74例病人发生POD,发生率为16.82%。与Non-POD组相比,POD组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史比例、术中失血量,白细胞、CRP、纤维蛋白 原 、肌酐水平及凝血酶原 时间明显增加(P<0.05),BMI、术前MMSE评分、血红蛋白 及白蛋白 水平明显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ASA分级(OR=3.839,95%CI:1.613~9.140,P=0.002)、术前低MMSE评分(OR=0.895,95%CI:0.839~0.955,P=0.001)、高龄(OR=1.098,95%CI:1.041~1.159,P=0.001)及高纤维蛋白 原 水平(OR=1.695,95%CI:1.117~2.573,P=0.013)是PO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术前MMSE、纤维蛋白 原 及ASA分级预测POD的AUC分别为0.819(0.762~0.875)、0.779(0.713~0.846)、0.737(0.671~0.803)和0.760(0.707~0.814)。联合以上4项指标预测POD的AUC为0.889(0.848~0.930),敏感度为82.40%,特异度为82.00%。结论POD病人术前血浆 纤维蛋白 原 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POD的预测标志物之一。 柳权芳 段华玮 胡小义 纪木火 樊迪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骨科手术 术后谵妄 基于血脂、血浆 纤维蛋白 原 、Hcy等参数构建突发性耳聋发病预测模型相关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血脂、血浆 纤维蛋白 原 (FIB)、同型半胱氨酸(Hcy)参数,构建突发性耳聋(SHL)发病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92例SHL患者为SHL组,同时按2∶1比例选取同期体检者46例为体检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两组受试者的临床/体检资料。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C)、FIB、Hcy水平,分析SHL发生的单因素,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H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经拟合优度检验评价其效能。结果:SHL组血清TC、LDL-C水平高于体检组,HDL-C水平低于体检组(P<0.05)。SHL组血浆 FIB与血清Hcy水平高于体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DL-C、FIB、Hcy水平增高及HDL-C水平下降是SH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验证,该模型预测SHL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标准误:0.025,P<0.001,95%CI:0.851~0.950),敏感度80.43%,特异度78.2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840,自由度df=8,P=0.449),表明该模型能用于SHL发生风险的预测。结论:血脂指标、FIB、Hcy与SHL发生密切相关,基于上述参数构建预测模型,对SHL发生风险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蔡章达 高金虎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血脂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 纤维蛋白 原 /血清白蛋白 比值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 纤维蛋白 原 /血清白蛋白 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FAR)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脑梗死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完善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试验法(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NASCET)分级方法,根据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4组:无狭窄组(47例)、轻度狭窄组(45例)、中度狭窄组(39例)和重度狭窄及闭塞组(58例),比较各组基本资料、炎性指标的差异,分析FAR和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脑动脉狭窄的因素,ROC曲线评价FAR对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4组脑梗死患者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白蛋白 、纤维蛋白 原 及FAR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H=11.50、H=8.44、F=5.16、H=30.93、H=40.38;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FAR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45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FAR是导致脑动脉狭窄程度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5,95%CI:1.261~1.655,P<0.001)。结论FAR为ACI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预测脑动脉狭窄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杨睿杰 何阳 李丽娟 王俊杰 桂英 马琳关键词:脑梗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相关作者
周立红 作品数:103 被引量:376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患者血浆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血浆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 马西 作品数:35 被引量:195 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血浆 纤维蛋白 冠心病 血浆纤维蛋白原 刘敏涓 作品数:111 被引量:282 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患者血浆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纤维蛋白原 凝血因子 血浆 林粤 作品数:56 被引量:231 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血液 新生儿 血小板平均体积 刘泽霖 作品数:156 被引量:527 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患者血浆 静脉血栓栓塞 纤维蛋白原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