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62篇“ 血浆IL-6“的相关文章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经皮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对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IL-6IL-10水平的影响
2025年
背景 侵入性迷走神经电刺激被批准用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其发挥疗效可能与迷走神经刺激(VNS)具有抗炎作用有关。无创的经皮颈部VNS(tcVNS)治疗重性抑郁障碍(MDD)的效果及其对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cVNS对MDD患者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其对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以期为MDD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1日—2024年4月17日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门诊就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MDD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2)。两组均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4周、每天1次、每次30 min的tcVNS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应的tcVNS对照刺激治疗,即在刺激30 s后停止刺激。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以HAMD-17中的焦虑/躯体化因子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别评定患者的焦虑/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两组HAMD-17总评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及睡眠障碍因子评分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315.226、495.481、82.420,P均<0.01)。治疗4周后,研究组HAMD-17总评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4.967、32.543,P<0.05或0.01);两组睡眠障碍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χ^(2)=0.819,P=0.366)。两组血浆IL-6IL-10水平的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21.792、5.242,P<0.05或0.01)。治疗4周后,两组血浆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χ^(2)=22.015、6.803,P均<0.01);研究组血浆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
李进孙金铂吴迪武文珺孙润珠薛姗姗崔亚朋王化宁陈怡环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IL-37与血浆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血清白介素-37(IL-37)、血浆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帕金森病(PD)患者40例为PD组,同期选取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空腹血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IL-37水平,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PD组患者及对照组血浆标本IL-6水平,采用Hoehn-Yahr分级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对比PD组及健康对照组IL-37及IL-6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IL-6IL-37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PD组血清IL-3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Hoehn-Yahr分级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IL-6IL-3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IL-6越高、IL-37水平越低。IL-6水平与PD患者的Hoehn-Yahr分级、UPDRS-Ⅲ评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血清IL-37水平与PD组患者患病年限、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PD组IL-6IL-37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血清IL-37呈低水平、血浆IL-6呈高水平表达,其与疾病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无法直接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韩颖马丽丽殷欣王莹赵培庆李湘青
关键词:帕金森病白介素-6血浆疾病严重程度
纳美芬联合脑血疏治疗脑出血对血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恢复与血浆IL-6、hs-CRP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纳美芬联合脑血疏治疗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e,ICH)对血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恢复与血浆IL-6、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3年6月接诊的81例I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加静滴纳美芬,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 d、14 d、21 d后,组间血肿体积改变、周围水肿情况、GCS评分、NIHS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观察组各数值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ICH治疗时选择纳美芬+脑血疏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李若龙王延林赵玉梅梁崇乾李占忠王文乐
关键词:脑出血纳美芬
老年人血浆IL-6、TNF-α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分析广东老年人(≥65岁)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关联。方法选取广东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48例老年MCI患者作为病例组,96例无MCI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IL-6、TNF-α水平与MCI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浆IL-6、TNF-α水平对MCI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44名老年人,其中48名MCI患者,63名男性(4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IL-6、TNF-α水平升高可使MCI患病风险增加,血浆IL-6、TNF-α水平每增高1个s,MCI患病风险分别增加53%和51%(OR=1.53,95%CI:1.02~2.29,P=0.040;OR=1.51,95%CI:1.04~2.20,P=0.029)。血浆IL-6、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64。结论血浆IL-6和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65岁老年人MCI患病风险的增加有关。
吴茵如钟逸诗高健陈沛良由芳菲宋玮琦毛琛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病例对照研究
血浆IL-6IL-2、IL-21在HIV-1感染病程进展的特征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3种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2(interleukin 2,IL-2)和白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者和正常人血浆表达水平及其在HIV-1感染病程进展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未经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1感染者27例(HIV组);ART后血浆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CD4>350cells/μl者22例(HIVⅠ组);ART后血浆病毒载量>1000copies/ml,CD4<350cells/μl者31例(HIVⅡ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3种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细胞数量,实时聚合酶链法测定血浆病毒载量。结果HIV-1感染者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2和IL-2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IL-6水平与CD4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IL-2和IL-21水平与CD4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结论HIV-1感染者血浆细胞因子IL-6IL-2和IL-21出现异常变化;HIV-1感染者血浆IL-6变化最为活跃和显著,提示IL-6水平变化可能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吕娅妮康续赵砚于慧妍鄂爽王莉
关键词:IL-2IL-21IL-6HIV-1感染
探讨血浆IL-6IL-10、IL-6/IL-10比值、TNF-α、IFN-γ在感染性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在细菌性肺炎患者、非细菌性肺炎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水平,分析比较血液中IL-6、...
潘欣芳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感染性肺炎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检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患者血浆IL-6,IL-8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HPS组),根据患者处于急性期或缓解期分为急性期组(n=32)和缓解期组(n=28),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n=51)和死亡组(n=9)。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液中免疫活性细胞含量、血浆IL-8,IL-10和IL-6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细胞因子IL-8,IL-10,IL-6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HPS组NK细胞检出率(15.59%±2.81%)显著低于对照组(23.92%±3.92%),CTL细胞(31.07%±3.29%)、单核细胞(7.59%±1.84%)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2.53%±5.41%,5.16%±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69,11.224,8.728,均P<0.05)。HPS组血浆IL-6(83.2±9.8pg/ml),IL-8(104.8±14.3pg/ml)和IL-10(211.2±17.3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1±7.4pg/ml,16.5±4.3pg/ml,26.9±1.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24,62.382,115.630,均P<0.05)。急性期患者IL-6(99.8±7.5pg/ml),IL-8(127.6±12.9pg/ml)和IL-10(294.9±24.1pg/ml)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69.1±4.1pg/ml,84.8±6.6pg/ml,137.9±7.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04,16.477,34.908,均P<0.05)。死亡组患者IL-6(125.1±16.7pg/ml),IL-8(193.9±25.8pg/ml)和IL-10(474.7±65.3pg/m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75.8±6.3pg/ml,89.2±9.0pg/ml,164.7±18.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994,22.777,28.747,均P<0.05)。IL-6,IL-8,IL-10高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6.4±2.8月,14.7±3.8月,30.5±5.1月)明显低于低水平患者(24.7±5.3月,24.0±1.7月,55.3±4.7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29,23.608,35.411,均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HPS患者血浆IL-6,IL-8,IL-10水平呈下降趋势(t=5.025,17.395,8.337,均P<0.05)。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HBS患者血浆中水平升高,高水平血浆IL-6,IL-8,IL-10与HBS患�
武坤武坤杨金荣马晓波杨金荣程沈菊聂波曾云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
大黄联合针刺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IL-6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针刺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STBI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抽签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大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针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T、B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和IL-6水平变化及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50/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21%(41/56)](χ^(2)=4.75,P=0.029);两组治疗后第7 d的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的IL-6水平[(469.60±196.5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695.25±277.67)mg/L](t=4.96,P<0.05);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以及B淋巴细胞亚群(CD_(19)^(+)、CD_(20)^(+))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1个月的评分(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94±0.53)分]、3个月[(4.06±0.53)分]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3±0.58)分、(3.72±0.48)分](t=2.95、3.56,均P<0.05)。结论大黄联合针刺治疗能显著降低STBI患者血浆IL-6水平,调节T、B淋巴细胞亚群,降低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荣风燕王永林李金秀
关键词:颅脑损伤针刺穴位B淋巴细胞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预后
血浆IL-6IL-27在鉴别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 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27在鉴别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3~1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具有呼吸窘迫表现的早产儿,根据诊断结果分为ARDS组(n=18)及NRDS组(n=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儿血浆IL-6IL-27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ARDS的价值。结果 ARDS组血浆IL-6IL-27水平均高于NRDS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IL-6取56.21 pg/m L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7、61.1%、95.0%;当IL-27取135.8 pg/m L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1、83.3%、80.0%。结论 血浆IL-6IL-27可作为早期鉴别早产儿ARDS与NRDS的生物学指标。
刘婵贺雨艾青史源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7早产儿
血浆IL-6及降钙素原对肝硬化合并显性肝性脑病抗感染治疗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降钙素原(PCT)对肝硬化合并显性肝性脑病(OHE)抗感染治疗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106例肝硬化合并OHE患者常规治疗15天后密切随访15天,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41例及预后不良组65例。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氨、血浆钠、肝肾功能标志物、炎性标志物、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与血检结果的差异性。ROC曲线分析血浆IL-6及PCT对肝硬化合并OHE抗感染治疗效果的诊断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国际标准化值(INR)、血浆IL-6、PCT、MELD评分及部分肝肾功能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浆IL-6、PCT是影响肝硬化合并OH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是影响肝硬化合并OHE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血浆IL-6、PC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42;血浆IL-6>65.50 ng/L患者生存率为9.30%,≤65.50 ng/L患者为62.71%;血浆PCT>0.21 ng/L患者生存率为12.13%,≤0.21 ng/L患者为86.67%。结论血浆IL-6及PCT可作为评估肝硬化合并OHE患者抗感染治疗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倪艳张千吴刚
关键词:降钙素原抗感染治疗预后

相关作者

赵秀峰
作品数:73被引量:300H指数:11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白细胞介素-6 趋化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冠心病 心绞痛
贾福军
作品数:142被引量:1,217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 抑郁
李永勤
作品数:59被引量:286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PPARΓ ANG
贾珊
作品数:39被引量:2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支架内再狭窄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 白介素-6
蔡肖衡
作品数:9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血浆IL-6 胃癌根治术 硬膜外镇痛 J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