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1篇“ 血液安全“的相关文章
一种便携式血液安全筛查荧光免疫分析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血液安全筛查荧光免疫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便携式血液荧光免疫分析仪和便携式血液检测分析卡;所述的便携式血液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检测机构、主控板、数据存储模块和用于传送载台所述便携式血液检测分析卡的检测卡托...
栾建凤丁万和钟乾兴唐雯袁君范许洲王淑君
血液安全监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效果评估
2024年
目的:通过持续开展血液安全监测,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医疗机构提供整改建议,以提高血液安全和合理用血水平。方法:通过对多家医院进行血液安全监测检查,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包括设施和环境条件、人员配置、实验室设备、试剂和耗材、检验前后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结果:通过对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各医疗机构在血液安全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血液安全和合理用血水平得到了提高。在临床用血管理、自体输血、输血病历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结论:持续开展血液安全监测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血液安全水平,提升合理用血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这对于推动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谭雄锐唐永梅司徒晓燕
关键词:血液传染病合理用血
献血者使用HIV抗病毒治疗药物对血液安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无偿献血者中使用抗病毒治疗(ART)药物对血液安全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检测定期献血者(阴性对照组n=86)、抗-HIV阳性检出者(实验组n=98,检出于2019—2023年约44万献血者)血浆中ART药物,探明阴性对照组ART药物血浆基线浓度,分析使用ART药物对血液安全的影响。结果86例阴性对照组血浆标本未检测到基线浓度的ART药物;98例实验组1∶2人份混合血浆标本中,经拆分确证检出4例ART药物标本,ART药物检出率为4.08%。其中,3例检出ART药物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1例检出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齐多夫定。结论深圳地区抗-HIV阳性检出者中存在使用ART药物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究此类人群献血动机,识别高危人群,保障血液安全
王立林赵方杨峥嵘朱蕊刘宜仲邬林枫李彤陈婷婷曾劲峰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抗病毒治疗药物HIV检出率血液安全
血液安全监测预警:和合才能得胜利
2024年
血液服务是公共卫生的关键一环。血液安全监测预警(Haemovigilance)本质上是流行病学监测在血液安全领域的应用,从创立起30多年来有效地保障了血液服务安全可靠地运转,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突破。随着对血液服务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血液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血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审视这些深层次问题,并对现行的血液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反思和再认知。本文从血液安全监测预警的由来与演进说起,先探讨其在一体化健康视野里的定位与潜力,然后从全新的视角讨论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一些监测局限和认知局限,进而提出应对方法和改进建议。归纳起来,多层次跨学科国内国际合作是战胜挑战的关键。
魏文华刘忠
无偿献血采供血环境强化消毒质量管理对保障血液安全与质量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强化无偿献血采供血环境的消毒质量管理对保障血液安全与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潍坊市中心血站机采科工作的2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两组,2023年1—12月开展采供血环境强化消毒质量管理,为强化组;2022年1—12月开展采供血环境常规消毒质量管理,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同一批工作人员,对比两组血液标本污染率、采供血环境质量合格率(采供血环境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采血护士卫生手、献血者手臂皮肤、储血冰箱、血液标本运输箱)及管理满意度。结果强化组血液标本污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管理满意度及采供血环境空气、环境物体表面、采血护士卫生手、献血者手臂皮肤、储血冰箱、血液标本运输箱质量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强化无偿献血采供血环境的消毒质量管理对保障血液安全与质量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步立强鞠春芳
关键词:无偿献血消毒质量管理血液安全
科学认识输血 保障血液安全
2023年
输血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输血存在着一定风险,如何最大程度保证输血安全是输血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就输血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以保障用血安全。关于输血的知识,输血的定义:输血指的是将献血者的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受血患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高智俊
关键词:输血管理输血安全静脉输注用血安全血液安全输血治疗
国内外血液安全监测报告若干数据指标的比较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血液安全监测(haemovigilance,HV)报告中若干指标性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阐述各HV系统的特点和当前血液安全基本状况,探讨国内HV工作的发展方向。方法国际HV报告来自英国、法国、荷兰、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等HV系统的2020年度报告,国内HV报告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度血液安全监测报告。从上述HV报告中选择若干指标型数据予以分析,包括献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传播感染、输血相关死亡和输血相关肺部并发症。结果各国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022%(英国),最高为3.2550%(澳大利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为0.0141%(德国),最高为0.3580%(法国);输血传播感染发生率最低为百万分之0.72(英国),最高为百万分之14.33(澳大利亚);输血相关死亡发生率最低为百万分之0.77(澳大利亚),最高为百万分之11.47(英国)。结论在已建立了成熟有效的HV系统的国家或地区,输血是高度安全的。各HV系统监测范围和判定标准的不同使得相关数据呈现极大差异。相较于国际HV系统,国内HV数据尚不全面,较复杂输血不良反应如肺部并发症的报告不足。
谢东甫黄霞杨俊鸿孙洁张晰何涛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
基于《血液安全监测指南》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探索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数据,探讨哨点单位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建立和效果评价。方法2020~2021年依据《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001-2019)》对输血链中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开展监测实践,收集两年监测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对比近两年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在各环节中报告例数及报告率显示,2021年新增输血不良事件9类,减少输血不良事件8类,其中报告率增加以TS-B01(χ^(2)=5.49,P=0.02)、TS-B 05(χ^(2)=8.46,P<0.01)及TS-F04(χ^(2)=9.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率减少以TS-D12(χ^(2)=4.80,P=0.03)及TSI 06(χ^(2)=15.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环节均主要集中在“输血前评估及输血申请T S-B”环节(152例,46.63%)。而其他发生环节的占比在两年间有所变化,其中“实验室检测”比例从17.42%下降到6.70%(χ^(2)=9.20,P<0.01),“支持保障”比例从15.91%下降到2.58%(χ^(2)=19.02,P<0.01),而“血液输注”从0.76%增加到9.79%(χ^(2)=11.14,P<0.01),“输血后处置与评价”从3.03%增加到11.86%(χ^(2)=8.05,P<0.01)。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部门为外科系统(129例,39.57%),且呈现增长趋势(从25.76%上升到48.97%,χ^(2)=17.70,P<0.01),其次为输血科(73例,22.39%),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33.33%下降到14.95%,χ^(2)=15.28,P<0.01)。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人员问题,其中与医师有关的人员问题占首位(196例,60.12%),其次为与输血科技师有关的人员问题(49例,15.03%),但呈现下降趋势(从18.18%下降至7.73%,χ^(2)=8.15,P<0.01)。将两年不良事件以输注的血液成分不同而进行分类发现,发生在输注红细胞成分的不良事件报告率最高,分别为2.35%和3.28%。结论利用《指南》建立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有效开展监测活动,可以提高输血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针对性改进,实现输血质量与安全的持�
程志祥任林曹红荣张玉王珊珊张国庆张国庆
关键词:临床输血血液安全
血液安全监测选择与未来被引量:1
2023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各个国家血液安全监测体系的建立,国际血液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实践为建立国家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体系提供了多种可以选择和组合的组织模式。中国输血协会于2017年成立了“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并开始在国内逐步推进血液安全监测工作,从2019年起开展全国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对国际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并对我国开展全国层面的血液安全监测哨点实践工作的经验进行初步总结,提出目前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我国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黄霞杨俊鸿杨俊鸿
戊型肝炎病毒与血液安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在人群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多数是经过粪-口传播,但是经输血传播HEV(transfusion-transmitted HEV,TT-HEV)作为一个新兴的全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有0.001 3%~0.281 0%的献血者为HEV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0.27%~60.50%有抗-HEV免疫球蛋白抗体IgG。血液中即使病毒载量极低,也会造成受血者感染HEV病毒,对血液安全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献血者中开展HEV筛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综述经输血传播HEV(TT-HEV)的证据和典型案例,以及不同国家开展HEV筛查的检测方案和结果,为我国HEV筛查是否作为无偿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指标提供依据。
刘淼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血液安全无偿献血者

相关作者

戎霞
作品数:131被引量:384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献血者 无偿献血人群 HCV
朱永明
作品数:48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血液安全 血站 献血者 血液 采供血
付涌水
作品数:229被引量:916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州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无偿献血人群 献血者 HCV
孟忠华
作品数:127被引量:461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血液中心
研究主题:血液 献血者 血液集中化检测 血站 采供血机构
何子毅
作品数:160被引量:81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莞市中心血站
研究主题:献血者 输血 无偿献血者 核酸检测 血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