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篇“ 血液粘滞度“的相关文章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液粘滞度的相关性研究
-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重、隐蔽最深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据统计至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
- 季敏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液粘滞度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 文献传递
- 高原突发性耳聋就诊时间、血液粘滞度与疗效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原突发性耳聋就诊时间、血液粘滞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321例临床就诊时间无差异的患者,以血液粘滞度划分(3.5≤RBC<4.8)×1012/L、(140≤Hb<160)g/L、(0.45≤Hct<0.55)为A组;(5.0≤RBC<6.0)×1012/L、(180≤Hb<200)g/L、(0.60≤Hct<0.70)为B组;(RBC≥7.0×1012/L、Hb≥200g/L、Hct≥0.70)为C组。三组同时用复方丹参液配合吸氧等综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和治愈率A组(88%、45.3%),明显高于C组(5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3d和>30d开始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A组(95%、73.3%),B组(82%、70.6%),C组(68.4%、44.4%)。结论血液粘滞发病后治疗是否及时与高原突发性耳聋听力恢复有密切关系。
- 甘立宇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血液粘滞度疗效
- 加用蛭龙活血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滞度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滞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6例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加用蛭龙活血方,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两组进行给药前、后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蛭龙活血方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液粘滞度及血脂,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作为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药物。
- 陈鹏杨东辉钱海凌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液粘滞度
- 血液粘滞度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程度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血液粘滞度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将体格检查者25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血压水平将其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正常组1863例,高血压组698例。测量其血压、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液粘滞度对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组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高切粘度(ηbH)、全血中切粘度(ηbM)、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变形指数(TK)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则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血压水平与GLU、TC、TG、LDL-C、ηbm、全血低切粘度(ηbL)、ERI、TK相关。收缩压水平的复相关系数R=0.345,确定系数R2=0.119(F=43.071,P〈0.01);舒张压水平的复相关系数R=0.331,确定系数R2=0.111(F=39.872,P〈0.01)。结论血液粘滞度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压水平,是影响血压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可以解释大约11%的血压水平的变异。
- 王晓征聂鑫彭涛杨栓锁张润希陈涛
- 关键词:血液粘滞度血液流变学血压水平多元线性回归
- 扩容和肼苯达嗪治疗对妊高征患者及胎儿的血液动力学影响:临床、超声多普勒及血液粘滞度的研究
- 2004年
- 肖兵
- 关键词:妊高征胎儿超声多普勒脐动脉
- 高海拔藏族人血液粘滞度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 <正>目的:探讨高海拔藏族人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测定400例高海拔藏族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并进行临床多项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高海拔藏族人血液粘滞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李丽萍任琼辉
- 文献传递
- 模拟高原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液粘滞度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低氧复合游泳运动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三组 :常氧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复合游泳运动组。低氧大鼠每天在模拟海拔 4 0 0 0m低氧 1.5h后 ,升至 5 0 0 0m ,持续减压 2 3h/d ,共 5周。低氧运动大鼠每天在 4 0 0 0m模拟海拔游泳运动 1h(6d/w) ,然后升至 5 0 0 0m。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心脏功能 ,E -型锥板粘滞度仪测定血液粘滞度 ,放射性生物微球法测定心输出量。结果 :低氧时 ,大鼠血球压积明显升高 ,全血粘度显著增加。低氧复合运动未引起血球压积的进一步升高 ,血液粘滞度显著降低。低氧组大鼠左、右室心肌最大舒缩速度显著提高 ,低氧复合运动后最大舒缩速度进一步提高 ,心输出量显著增加。结论 :在一定程度的低氧下 ,适当的体力活动可显著增强心脏功能 ,显著降低血液粘滞度。这种改变有利于改善低氧时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供氧状态 ,促进习服。
- 刘福玉黄庆愿高钰琪高文祥
- 关键词:低氧心脏血液流变学
-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粘滞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 (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粘滞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3年 1月期间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 2小时及血液透析结束时的Hct水平以及各项血液粘滞度指标 ,按血液透析前的Hct水平分组 ,应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方法 ,考察Hct对血液粘滞度的影响。结果 Hct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相关性。随着Hct的升高 ,血浆粘度、血沉 (ESR)方程K值的升高不明显 ,而ESR逐渐降低 ,各项全血粘滞度显著升高。血液透析过程中 ,各组Hct逐渐升高 ,但各项血液粘滞度指标的变化则不明显。结论 Hct的增高 ,并不会引起血浆粘滞度的显著升高 。
- 林旻姚建于青黄一新
- 关键词:红细胞压积血液透析血液粘滞度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
-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对血液粘滞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王玮质常红奇
- 关键词: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粘度血浆粘度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粘滞度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 目的:探讨4种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粘滞度变化规律。方法:对比测定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与40例正常人血液粘滞度指标,并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AD患者η降低,η正常;CMT与NHL患者η升高,η正常;...
- 孙达春张爱华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血液粘滞度血液流变学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梁酉

- 作品数:81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
- 研究主题:患病率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 膳食 吸烟
- 黄太秀

- 作品数:30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机关第一门诊部
-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调查 膳食 流行病学 荤食 吸烟
- 罗国银

- 作品数:34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
- 研究主题:膳食 流行病学调查 荤食 素食 吸烟
- 孙达春

- 作品数:81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血小板活化 血液流变学 恶性肿瘤患者 幽门螺杆菌感染
- 王晓征

- 作品数:13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 研究主题:健康体检 血压水平 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低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