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63篇“ 血清激素“的相关文章
三丁酸甘油酯和月桂酸单甘酯复合物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ributyrin,TB)和月桂酸单甘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复合物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共选用952羽健康的80周龄海兰灰蛋鸡,按完全随机区组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基础饲粮+1000 mg/kg TB和GML复合物)。每个处理17个重复,每个重复28羽鸡。试验期为8周。以重复为单位记录试验期间蛋鸡采食量、产蛋数和产蛋重量,计算平均蛋重、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平均产蛋量。试验第4周和第8周末,采集鸡蛋样品测定蛋品质指标,采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①日粮中添加TB和GML复合物有提高第5~8周产蛋率(P=0.098)和降低料蛋比的趋势(P=0.055)。②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试验组水印蛋评分极显著(P<0.01)降低,蛋壳强度显著(P<0.05)提高。③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TB和GML复合物显著(P<0.05)降低了第4周蛋鸡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且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趋势(P=0.052)。试验第8周试验组蛋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钙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④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第4周的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雌二醇含量显著(P<0.05)增加;试验组蛋鸡第8周的促卵泡激素、雌二醇含量极显著(P<0.01)增加,促黄体生成素含量显著(P<0.05)升高。两组孕酮水平无显著(P>0.05)差异。[结论]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TB和GML复合物提高了产蛋后期蛋鸡血清激素水平和蛋壳质量。
吴君王济华曹昱
关键词:蛋鸡蛋品质激素
稻蛙种养模式下放养密度对黑斑蛙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5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蛙种养模式下放养密度对黑斑蛙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和抗氧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8.12±0.03)g的黑斑蛙幼蛙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养密度,M1、M2、M3、M4、M5组放养密度分别为6、12、24、48和96只/m^(2)(即0.4万、0.8万、1.6万、3.2万和6.4万只/亩),每组3个重复,养殖80 d。结果显示:1)放养密度超过24只/m^(2)时,黑斑蛙的成活率出现显著下降(P<0.05);M3组黑斑蛙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饲料系数显著低于M4和M5组(P<0.05)。2)各组之间血清皮质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甲状腺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M3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M5组(P<0.05)。3)随着黑斑蛙放养密度的增加,肠道菌群的Chao1、Faith_pd、Observed_species、Shannon指数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M5组显著高于M1组(P<0.05)。4)在门水平上,与M1和M2组比较,M4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随着黑斑蛙放养密度的增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和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上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黑斑蛙放养密度过高不利于个体生长,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可以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在稻蛙种养模式下,建议黑斑蛙的放养密度为12~24只/m^(2)(即0.8万~1.6万只/亩)。
韩光明覃宝利吴雷明张家宏张家宏王守红寇祥明马林杰
关键词:黑斑蛙放养密度血清激素抗氧化指标肠道菌群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桂枝茯苓丸对异位妊娠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桂枝茯苓丸治疗异位妊娠(EP)的效果。方法选取EP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治疗)和观察组(43例,给予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桂枝茯苓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四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激素[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29.21±2.38)s、TT(14.87±0.94)s、PT(12.56±2.24)s短于对照组的(30.54±2.41)、(16.11±1.86)、(13.88±2.18)s,FIB(3.91±1.25)g/L低于对照组的(3.14±1.11)g/L(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β-HCG(3.25±1.14)U/L低于对照组的(6.32±1.44)U/L(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AST、ALT、血WBC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丸+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EP,能够有效改善血清激素水平与相关生化指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陈素文
关键词:异位妊娠桂枝茯苓丸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凝血四项
自拟调经汤对月经不调患者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月经不调患者采用自拟调经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对其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月经不调患者,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3月。保持组间均衡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调经汤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清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调经汤治疗月经不调优势明显,能够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促进疾病转归,值得应用。
吴艳云周燕萍
关键词:月经不调血清激素水平
血清激素水平及IGF-1、IGFBP3水平在性早熟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在性早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6月在广州市增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院区就诊的161例性早熟女童为研究对象,其中,部分性性早熟50例(观察A组),中枢性性早熟98例(观察B组),周围性性早熟13例(观察C组)。选取同期医院进行青春发育期体检的年龄匹配的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童189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及IGF-1、IGFBP3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ST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B血清激素E2、FSH、LH、RPL以及TST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B血清激素E2、FSH、LH以及TSTO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F-1和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三组观察组的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B的IGF-1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观察组A和B的IGFB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B的IGFBP-3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早熟女童血清激素水平以及IGF-1和IGFBP-3水平较正常发育女童相对较高,且血清IGF-1水平在不同类型性早熟女童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李娲吴旭良聂锦标肖杰文郭继宗
关键词:性早熟激素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滋阴清热汤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分析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滋阴清热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淄博市临淄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月经不调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8)、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方案基础上增加滋阴清热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激素水平、症状评分、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月经期促卵泡生成素(FSH)、月经期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排卵期雌二醇(E2)、黄体期孕酮(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滋阴清热汤治疗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杨楠
关键词:月经不调血清激素疗效
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爱普列特组(采用爱普列特治疗,42例)、非那雄胺组(采用非那雄胺治疗,42例)及联合组(采用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42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排尿功能、尿动力学、血清C反应蛋白(CRP)、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雌二醇(E_(2))、睾酮(T)水平、最大尿流率(Qmax)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最高(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双氢睾酮(DHT)、CRP、VEGF、COX-2水平、残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PV)及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道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最低(P<0.05);联合组有效率高于爱普列特组及非那雄胺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能够明显调节血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提高临床有效率,疗效明显优于二者单独使用,且安全性较好。
李文斌杨春廖强张瑞邓实
关键词:爱普列特非那雄胺良性前列腺增生激素
谷维素联合芬吗通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采取谷维素联合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效果及对血清激素、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平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芬吗通片治疗1个月,观察组采取谷维素联合芬吗通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比较疗效的结果方面,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具体是92.50%vs 72.50%(P<0.05);在两组经为期1个月治疗,经测定的FSH、LH、CD^(8+)结果相对于治疗之前均下降,而治疗后观察组的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而在指标E2、CD^(3+)、CD^(4+)的测定结果上,两组相比于治疗前呈现升高,观察组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无组间的结果差异(P>0.05)。结论:采取谷维素联合芬吗通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非常好的效果,能调节相关血清激素的指标,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杨见英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谷维素血清激素免疫功能
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片对黄褐斑患者皮肤生理参数、面部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黄褐斑患者经氨甲环酸片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后,患者皮肤生理参数、面部症状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8例黄褐斑患者分为对照组(强脉冲光治疗,n=64)和观察组(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n=64),对比两组患者的面部症状评分、皮肤生理参数、血清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皮损颜色评分、皮损面积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经皮水分丢失(TEWL)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皮油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激素(LH)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在强脉冲光治疗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片,面部症状改善效果更佳,同时可更好的调节皮肤生理参数及血清激素水平,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升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朱洁陆燕吉津徐萍陈芳郭琴
关键词:强脉冲光黄褐斑激素
高精料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_(1)和丙酸钙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4年
文章旨在探究高精料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_(1)和丙酸钙对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将120头(189.46±13.31)kg健康的公牦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基础日粮精粗比为65∶35,试验1~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组合添加50、150和300 mg/kg维生素B_(1)和2%、4%的丙酸钙。试验为期52 d,包括7 d预饲期和45 d正试期。结果表明:与试验组1相比,试验组5和6牦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显著提高3.37%和2.94%(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分别显著提高2.46%和2.15%(P<0.05);此外,各试验组牦牛末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5和6的牦牛瘤胃p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5和6的微生物蛋白质(MCP)含量较其他各组显著提高(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维生素B_(1)和丙酸钙梯度组合对牦牛瘤胃NH_(3)-N、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4、5和6牦牛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5和6组牦牛血清胰岛素(INS)含量较其他各组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4、5和6牦牛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较其他各组显著提高(P<0.05);不同维生素B_(1)和丙酸钙梯度组合对牦牛血清皮质醇(Cort)和胰高血糖素(G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50或300 mg/kg的维生素B_(1)及4%的丙酸钙组合对高精料牦牛的饲喂效果最佳。
陈璟王英措
关键词:牦牛丙酸钙瘤胃发酵参数激素

相关作者

赵茹茜
作品数:565被引量:1,468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研究主题:基因表达 半胱胺 肉鸡 二花脸猪 发育性变化
张响英
作品数:127被引量:425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黄酮 高职 高职院校 畜牧兽医专业 奶牛
唐现文
作品数:92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大豆黄酮 高职 番鸭 狮头鹅 血清激素水平
余雄
作品数:282被引量:1,332H指数:19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奶牛 绵羊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NH 吸附剂
梁君慧
作品数:19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氟骨症 血清骨钙素 血清激素 饮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