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917篇“ 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文章
-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探讨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人员在对本研究的100例重症肺炎研究对象进行确定前,首先需要按照研究要求制定完善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同时还需要确定好研究对象的入选时间,即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使用相应方式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后,需要保证两组拥有相同数量的患者,因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存在不足与优势,为此按照顺序将上述两种治疗方式分别规定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方式。结果 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中,试验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能够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冯静
- 关键词:血必净重症肺炎疗效血清炎性因子
- 乌司他丁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钟祥市中医院收治的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病症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8.00%(χ^(2)=4.500,P=0.034);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2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的总体疗效显著,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并改善临床指标和凝血功能。
- 孙群芝
- 关键词:乌司他丁血清炎性因子
- 血清炎性因子与宫颈癌根治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NF-γ)与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相关性,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接受根治术的12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接受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及INF-γ)检测,随访掌握患者的预后,对比分析不同预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随访平均(14.52±2.30)个月,预后良好84例、预后不良36例;通过分析,两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血清IL-6、TNF-α、INF-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化程度、血清IL-6、TNF-α、INF-γ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会影响宫颈癌根治术预后,可作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 苏慧娜洪婧贞林淑君
- 关键词:血清炎性因子宫颈癌预后
- 液体复苏+CVVH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探究液体复苏+CVVH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均来源于苏州永鼎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对象为感染性休克,一共42人,均分2组,一组对照组,选择单独方式(液体复苏)治疗、一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其CVVH治疗。结果 在两组相关指标中,观察组ICU住院时间(8.22±1.09)d、机械通气时间(5.52±1.88)d和对照组相比,用时更短(t=7.640、5.611;P<0.05)。两组pH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ac(2.42±0.22)mmol/L、BE(3.38±0.11)mmol/L均低于对照组(t=8.513、5.679,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17.25±1.03)ng/L、IL-10(30.22±2.85)ng/L、TNF-a(30.36±2.21)ng/L、CRP(19.22±1.01)ng/L均低于对照组(t=17.039、20.875、30.972、33.375;P<0.05)。结论 液体复苏+CVVH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十分显著,可将体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改善炎症状态,值得研究和推广。
- 傅壮王明将刘会平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清炎性因子
- 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ICU收治的86例重症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病例组,另选同期ICU内未感染的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60.47%(52/86),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为33.72%(29/86),真菌感染率为5.81%(5/86)。革兰阴性菌主要对头孢曲松耐药,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病例组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医院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患者感染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升高,这些指标具有潜在的诊断及评估治疗效果的价值。
- 周琼玉陈汶娟杜丽杰
- 关键词:ICU病原菌分布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计数
-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神火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咀嚼功能(出血指数、牙齿咬合力和牙龈指数)、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咬合不适、牙龈肿胀和疼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出血指数、牙齿咬合力和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低于对照组,牙齿咬合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3/36)低于对照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能够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提高咀嚼功能及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蒋利利
-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血清炎性因子咀嚼功能
-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6-08-2022-06-3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IFF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将Harris评分≥80分的64例患者纳入良好组,将Harris评分<80分的20例患者纳入一般组。查阅患者资料,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于入院时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重点分析IFF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良好组血清IL-6(30.88±5.82)pg·mL^(-1)、TNF-α(43.18±6.41)pg·mL^(-1)水平低于一般组的(42.14±6.32)pg·mL^(-1)、(55.49±7.51)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00、7.193、均P<0.05;全麻占比(39.06%)低于一般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TNF-α水平高表达、麻醉方式为全麻可能是IFF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一般的风险因子,OR值分别为1.147、1.162、3.640,均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发现,血清IL-6、TNF-α单一及联合预测IFF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一般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62、0.843,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IFF老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术后髋关节功能密切相关,或可用于预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
- 周林园赵治邦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血清炎性因子
- 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PRAM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儿童呼吸困难(PRA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15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RAM分级结果,比较不同分级患儿的PRAM评分结果、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分析不同患病程度患儿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与PR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度哮喘患儿PRAM评分高于轻度患儿,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低于轻度患儿,白介素-6(IL-6)、白介素-7(IL-7)均高于轻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患儿PRAM评分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FVC%、FEV_(1)%低于轻度和中度患儿,IL-6、IL-7均高于轻度和中度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检测结果与PRAM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PRAM评分与FEV_(1)%、FVC%、IL-6和IL-7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哮喘患儿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与PRAM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可为哮喘患儿患病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和参考。
- 高红丽侯雨彤曾繁荣杨景超王雨晴刘冰董玉茹
- 关键词:小儿哮喘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句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奥曲肽组各40例。奥曲肽组予以奥曲肽治疗,奥美拉唑组在奥曲肽组的基础上予以奥美拉唑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血淀粉酶]、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奥曲肽组的85.00%(χ^(2)=3.914,P=0.048)。治疗后,2组D-乳酸、DAO、血淀粉酶水平及血清CRP、IL-6、TNF-α、ET水平均降低,且奥美拉唑组低于奥曲肽组(P<0.01)。奥美拉唑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以及肠鸣音、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短于奥曲肽组(P<0.01)。奥美拉唑组与奥曲肽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2.50%vs.12.50%,χ^(2)=2.883,P=0.090)。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缓解炎性反应及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俞文秀高春梅
-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奥美拉唑奥曲肽血清炎性因子
- 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与生长抑素和埃索美拉唑联用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住院治疗的1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埃索美拉唑,观察组加用生长抑素和谷氨酰胺,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黏膜屏障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谷氨酰胺、生长抑素和埃索美拉唑等药物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
- 何飞李建江高清王兴梅
- 关键词:谷氨酰胺埃索美拉唑生长抑素重症胰腺炎血清炎性因子
相关作者
- 王禾

- 作品数:48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冬泳 血清炎性因子 冬泳锻炼 血脂
- 赵泽霖

- 作品数:23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冬泳 老年人 血清炎性因子 冬泳锻炼 血脂
- 蒋晓江

- 作品数:294被引量:1,447H指数:18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脑出血 失眠症 慢性失眠症 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 方庆

- 作品数:19被引量:10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血清炎性因子 多支病变 冠心病患者 雷帕霉素 洗脱支架治疗
- 龚志刚

- 作品数:101被引量:33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氧化应激 心血管病学 心肌致密化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