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46篇“ 血清药理学“的相关文章
基于血清药理学的肝龙胶囊含血清制备方法的初步探究
2024年
目的:利用血清药理学,探究用于肝细胞脂肪变性效观察的肝龙胶囊(GLC)含血清的最佳取血时间和含血清体积分数。方法:C57BL/6J小鼠60只,灌胃GLC(90 mg/kg),每日两次,连续7 d,分别在末次给0.5、1、2和4 h心脏采血,收集血清。对照组小鼠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LC-MS/MS技术检测空白血清及不同采血时间含血清肌苷含量,确定最佳采血时间。应用0%、1%、3%和10%GLC血清处理棕榈酸(PA)刺激的小鼠肝细胞NCTC1469,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脂滴生成,RT-qPCR检测细胞内脂肪酸生成基因Fabp1和Scd1,及脂肪酸β-氧化基因Pparα的表达。结果:(1) LC-MS/MS检测发现在末次给2 h后血清中肌苷浓度最高。(2)尼罗红染色显示GLC血清对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积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减少趋势。(3) 1%和3%和10%GLC血清处理均能显著下调PA刺激的肝细胞内Fabp1和Scd1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减少趋势;1%、3%和10%GLC血清处理均能显著上调PA刺激的肝细胞内Pparα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趋势。结论:小鼠给后2 h的10%GLC血清是用于肝细胞脂肪变性效观察的最佳血清干预浓度。
张珂珂白豪吕金宇金悦罗芮
关键词:肝龙胶囊含药血清体积分数
基于网络药理学血清药理学探讨海牡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 通过运用网络药理学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海牡方(Haimufang Decoction,HMF)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成分、核心靶点、关键信号通路以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TCMSP和DisGeNET等数据库检索、汇总HMF的化合物成分、作用靶点及NSCLC疾病相关靶点;将物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靶点取交集获得共有靶点,并上传至STRING数据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并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HMF“味-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HMF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通过HMF含血清对NSCLC NCI-H1975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诱导试验验证HMF对肺癌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结果 从HMF中鉴定了65个化合物,筛选出24-酮胆固醇、槲皮素、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47个主要化合物,PPI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蛋白p53、肿瘤坏死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等共55个可能是HMF治疗NSCLC的核心靶蛋白,涉及癌症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在随后的验证实验中,癌症通路中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诱导已被证实参与抑制NSCLC。结论 HMF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信号通路的方式发挥治疗NSCLC的作用,为HMF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伟平李昕刘明刘红兵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含药血清细胞周期
芪归银方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及血清药理学试验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中提取物和含血清两个层次研究芪归银方(Qiguiyin decoction,QGYD)对铜绿假单胞菌(seudomonas aeruginosa,PA)标准菌株和耐菌株的抑制作用及OGYD增强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抗菌活性的作用,为中联合抗生素防治耐菌的临床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LEV、QGYD对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两联合的MIC,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制备LEV组、QGYD组、LEV+QGYD组和空白对照组血清,用MHB肉汤将各组血清均稀释成10%~90%12种浓度干预PA,测定血清的抑菌率、MIC_(90)和MBC。结果LEV联用QGYD后液对PA(标准/耐)的MIC明显降低,0.5血清对PA(标准/耐)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现随着血清比例的增加抑菌率逐渐升高的趋势;与空白对照组血清相比,QGYD组含血清的抑菌作用明显增强;LEV组血清对PA标准菌株MIC_(90)为15%,联合QGYD后MIC_(90)下降到10%,MBC均为15%。对PA耐菌株的MIC_(90)为55%,联合QGYD后MIC_(90)为45%,降低了10%。结论QGYD提取物和QGYD含血清均能有效抑制PA;LEV联合QGYD后液和含血清对PA的MIC或MIC_(90)均明显降低,抗菌活性增强。
赖晓静张婉乔李颜伶吴珺郭宇瑛秦铭徐广吉莉马群刘清泉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铜绿假单胞菌血清药理学体外抑菌
一种基于葛根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用的抓取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理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葛根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用的抓取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有多组扇形壳体,多组扇形壳体呈圆周分布,每两组相邻的扇形壳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每组所述扇形壳体...
李微朱汉民孟明星丁露周茜秦鑫赵雪红张文静杨林张廷彩关智敏马罗平
一种基于葛根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用的抓取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理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葛根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用的抓取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有多组扇形壳体,多组扇形壳体呈圆周分布,每两组相邻的扇形壳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每组所述扇形壳体...
李微朱汉民孟明星丁露周茜秦鑫赵雪红张文静杨林张廷彩关智敏马罗平
文献传递
基于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研究红禾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效物质基础被引量:6
2022年
该文主要基于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研究红禾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效物质基础。首先采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用50 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细胞,考察红禾麻含血清对MH7A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采用血清物化学研究方法,以建立红禾麻提取物UHPLC-Q-TOF-MS指纹图谱为基础,对比红禾麻提取物、含血清及空白血清的指纹图谱,寻找红禾麻体内的移行成分。同时运用谱效关系分析法,将含血清图谱(指纹图谱特征峰峰面积)与效(含血清效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含血清中筛选出红禾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物质基础。结果发现红禾麻含血清能够有效显著抑制TNF-α活化的MH7A细胞增殖并显著降低炎症因子PGE2、IL-6及IL-1β的分泌,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30个体内移行成分在红禾麻含血清中被检测到,其中有8个成分被确定是以原型入血,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木犀草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苷,谱效关系分析显示,其中有12个特征峰(3、7、8、14、18、19、21、23、24、m6、m7、m15号)与效有显著关联,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等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的贡献较大。该文初步阐明了红禾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物质基础,为揭示红禾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物质基础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唐娟张青吴耽陈思颖陈艺李月婷郑林黄勇兰燕宇王永林巩仔鹏
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谱效关系
射干组分制剂对临床常见耐菌体外抑菌及血清药理学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射干组分制剂为射干抗炎、止咳有效成分单体的复合制剂,应用射干组分制剂及大鼠含血清联合抗生素进行体外抑菌及血清药理学实验研究,观察及评价射干组分制剂对临床常见耐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制备5种不同浓度射干组分制剂混悬液及射干含血清,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多重耐铜绿假单胞菌(CR-PA)、多重耐鲍曼不动杆菌(CR-AB)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及血清药理学实验。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8倍给量对MRSA、CR-PA与CR-AB抑菌率达100%、99.66%和93.98%;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8μg/mL,128μg/mL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仍无法完全抑制CR-PA与CR-AB生长;当8倍含血清作用于MRSA、CR-PA与CR-AB时,细菌未见生长;当含血清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联合应用作用于MRSA、CR-PA与CR-AB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倍+16μg/mL、8倍+64μg/mL、4倍+32μg/mL。结论高浓度射干组分制剂体外可完全抑制MRSA生长,CR-PA与CR-AB对高浓度射干组分制剂有较强敏感性,但射干组分制剂体外不能完全抑制CR-PA与CR-AB生长;射干组分制剂含血清能明显提高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抑菌作用。
尹江涛张颖赵玥王秋野李国信关玉娟于雪峰汪天青
关键词:体外抑菌血清药理学耐药菌
运用血清药理学初步探讨毛蕊异黄酮苷的血管新生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首次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借助体外细胞实验,初步探讨毛蕊异黄酮苷在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为后期深入研究该物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脑缺血后血管再生修复机制提供重要帮助。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假手术并作为空白血清供体,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另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手术以复制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动物作为含血清供体,术后按照50mg/kg·bw的剂量灌胃毛蕊异黄酮苷溶液。各组动物每天早晚各给1次,连续3天,末次给1 h后腹主动脉采血。配置不同血清含量(5%、10%、15%)的培养基并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不同含血清对EPCs形态数量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宜的含血清,借助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分别考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形成管腔的能力的变化,并采用聚合酶联免疫反应(ELISA)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5%和10%含血清均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增值且对细胞形态无影响;15%含血清使细胞形态改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10%含血清能够显著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迁移作用和形成管腔的能力(P<0.01)。ELISA结果显示,含血清中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VEGF、SDF-1、G-CSF、GM-CSF、EPO)含量与空白血清中的各参数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实验初步表明,毛蕊异黄酮苷吸收入血后,能够调动多种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进入血循环,这些物质对激活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脑缺血后的血管再生修复过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刘睿颖王千瑞何来喜何萌萌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苷血清药理学脑卒中血管新生内皮祖细胞
基于中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的中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随着化学分析手段的进步及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血清药理学血清物化学已成为效研究的重要内容。中血清药理学和中血清物化学在中的物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中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崔素华梁枫张瑞黄维琳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理学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基于血清物化学及血清药理学的雷公藤多苷片肾毒性谱毒关系研究
雷公藤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干燥去皮根,是迄今为止免疫抑制作用最可靠的中之一。雷公藤制剂是以雷公藤提取纯化后的脂溶性混合物为原料制成的一种中制剂,现市...
张敏新
关键词:雷公藤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肾毒性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永霞
作品数:381被引量:1,937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中医药 心律失常
王一涛
作品数:364被引量:4,181H指数:35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
研究主题:中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药血清药理学 中药质量
窦志华
作品数:206被引量:1,100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复方五仁醇胶囊 含药血清 茵陈蒿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脂素
葛金文
作品数:423被引量:2,433H指数:2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脑泰方 大肠杆菌 核酸适配体 碱基序列 基因重组质粒
周明眉
作品数:66被引量:1,03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中药血清药理学 代谢组学 大川芎方 中药复方 钙通道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