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97 篇“ 血清转氨酶 “的相关文章
血清 转氨酶 联合血脂检验对脂肪肝诊断作用研究2024年 研究分析予以患者血清 转氨酶 联合血脂检验对脂肪肝患者疾病诊断作用。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入院就诊患有脂肪肝患者,选取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血清 转氨酶 检验、血脂检验对两组实施检验,做血清 转氨酶 、血脂指标对比。结果 血清 转氨酶 指标相比,观察组指标数据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脂检验所得指标数据,相比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分析两组脂肪肝疾病鉴别、诊断作用,观察组、对照组疾病诊断效果无差异性(P>0.05)。结论 血清 转氨酶 联合血脂检验的开展,在脂肪肝疾病诊断中能够鉴别、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脂肪肝,有助于患者疾病检出,促进其疾病确诊,有良好应用效果。 张培铭关键词:血清转氨酶 血脂检验 脂肪肝 血脂指标与血清 转氨酶 、胆碱酯酶、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检验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血脂指标联合血清 转氨酶 、胆碱酯酶(CHE)、γ-谷氨酰转移酶(GGT)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中国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收治的98例NAFLD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3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CHE、GGT的差异;另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C、TG、AST、ALT、CHE、GGT单独或联合诊断NAFLD的价值。结果:观察组TC、TG、AST、ALT、CHE、GG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C、TG、AST、ALT、CHE、GGT联合诊断NAFLD的AUC高于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指标联合血清 转氨酶 、CHE、GGT可有效诊断出NAFLD。 魏文敏关键词:血脂 转氨酶 胆碱酯酶 血清 转氨酶 与血脂水平检验对脂肪肝诊断的效果2023年 在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中,检验其血清 转氨酶 以及血脂水平,并分析诊断价值。方法 将时间节点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作为病例选择的时间范围,各取34例健康体检人员和患有脂肪肝的人员,对其血清 转氨酶 和血脂水平进行测量,对不同组别人员相关数据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患有脂肪肝的人员与健康人员分别接受血清 转氨酶 水平检验后,将所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果中可以看到,疾病组ALT、AS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人员(P<0.05)。患有脂肪肝人员血脂水平中除HDL-C外,其余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人员,血脂水平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在诊断过程中对其血清 转氨酶 、血脂水平进行检验,可明确疾病的具体情况,临床治疗可以此为依据展开相应的干预,协助机体的恢复,避免疾病严重损伤机体。 庄召明关键词:脂肪肝 血清转氨酶 血脂水平 血清 转氨酶 联合Child-Pugh和ALBI评分预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缺氧性肝炎患者死亡的价值2023年 目的 探讨血清 转氨酶 联合Child-Pugh评分、ALBI预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HH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某院收治的63例心肺复苏ROSC后HH患者(HH组)和509例心肺复苏ROSC后未发生HH的患者(对照组),根据心肺复苏ROSC后HH患者院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4例)和存活组(1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 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进行Child-Pugh和ALBI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预测价值。结果 HH组ALT(203.53±34.09U/Lvs32.05±6.98U/L)、AST(80.25±23.09U/Lvs28.15±5.19U/L)、Child-Pugh评分(8.02±1.35分vs 2.01±0.33分)、ALBI评分(-1.32±0.41分vs-2.18±0.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ALT(212.35±16.94 U/L vs 183.84±10.94 U/L)、AST(86.35±19.02 U/L vs 66.12±5.37U/L)、Child-Pugh评分(8.51±0.62分vs6.89±0.21分)、ALBI评分(-1.20±0.18分vs-1.60±0.12分)均高于存活组(P<0.01)。ALT、AST、Child-Pugh、ALBI评分预测心肺复苏ROSC后HH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60、0.565、0.751、0.913,联合四项指标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90,高于单独指标预测(P<0.05)。结论 血清 转氨酶 联合Child-Pugh、ALBI评分对心肺复苏ROSC后HH患者院内死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杨阳 刘洋 刘纪宁 李梦滔 刘翠华关键词:转氨酶 CHILD-PUGH评分 心肺复苏 术前血清 转氨酶 比值联合血清 肿瘤标志物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联合术前血清 肿瘤标志物(TM)对Ⅲ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7年... 李晓冬血清 转氨酶 测定诊断肝炎疾病的常用检测方法2022年 围绕肝炎疾病探讨患者血清 、纤维化的指标测定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纤维化指标测定、放射免疫测定法等方法,对肝炎血清 相关的血清 转氨酶 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结合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炎42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病情程度分为重度组6例、中度组21例、轻度组15例。结合体检的健康人员对对照组,其余三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为研究“实验组”。通过对患者实施血清 转氨酶 检测肝炎患者相关的血清 情况,另外针对肝炎患者检测Ⅲ前型胶原转氨酶 ,Ⅳ型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相关项目进行检测肝活检表示非异常性的肝细胞变性或炎症反应结果,其中急慢性肝炎9例、肝炎肝硬化11例、隐原性肝硬化8例,其他肝病包括胆道疾病共12例、非肝脏疾病10例;结合不同患者的病情研究肝炎患者血清 的检查实验结果,其中急性肝炎转氨酶 的血清 普遍高于正常人,显示结果转氨酶 含量较高的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大。结论:通过各种肝炎病情程度的患者进行血清 检测,与正常人的检测值进行对比相关统计学数据,(P<0.05)。通过测定肝炎患者的血清 及转氨酶 的测定生化指标,对其肝炎患者的活动进行分级管理纤维化的分期与病理学的差距,结合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判断患者病情,有效辅助肝炎诊断的临床效果。 张婧 王大伟关键词:肝炎 血清转氨酶 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 转氨酶 、HBV-DNA载量与乙肝五项指标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 转氨酶 、HBV-DNA载量与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谷丙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HBV-DNA载量及乙肝五项指标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清 ALT水平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HBV-DNA载量<30IU/ml的占比、血清 AST、AST/ALT及GGT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二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sAg(-)患者比较,血清 中ALT、AST、GG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患者的AST/ALT、HBV-DNA载量<30IU/ml的占比均显著低于HBsAg(-)患者(P<0.05)。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血清 ALT、AST、AST/ALT及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ALT、AST、GGT水平逐渐升高,AST/ALT逐渐降低。不同HBV-DNA载量患者的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 转氨酶 、HBV-DNA载量与乙肝五项指标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一定应用价值。 楼韵燕 李晓飞关键词:血清转氨酶 HBV-DNA载量 乙肝五项 乙型肝炎 基于某医院体检数据的医务人员血清 转氨酶 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对8年间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体检档案进行分析,旨在了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检出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制定前瞻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研究对2012—2019年某三级综合医院的6074名职工体检档案进行整理分析,对ALT、AST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ALT、AST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ALT异常检出率为10.96%,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68.47%vs.31.53%),AST异常检出率为2.49%,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60.26%vs.39.7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是ALT的保护因素,OR值(95%CI)为0.273(0.221~0.331),DBP升高、尿酸(UA)升高、RBC升高是ALT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455(1.126~1.882)、1.516(1.177~1.952)、1.884(1.325~2.680),年龄大、UA升高是AST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626(1.116~2.369)、2.013(1.371~2.957)。结论医务人员肝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医务人员应具有爱肝护肝意识,定期体检并重视体检结果,改变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王井 曹大龙 吴学森 芈静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医务人员 体检 吉非替尼片致严重血清 转氨酶 升高伴急性胆囊炎1例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引起严重血清 转氨酶 升高伴急性胆囊炎的机制和诊疗措施。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长期口服吉非替尼后出现严重血清 转氨酶 升高伴急性胆囊炎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吉非替尼诱发肝损伤合并胆囊炎的发病机制及处置措施,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吉非替尼引起血清 转氨酶 严重升高伴急性胆囊炎是一种罕见的严重不良反应,通过停用吉非替尼并给予积极保肝治疗后,患者肝胆情况得到明显恢复。结论本病例是吉非替尼罕见不良反应,并在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药学监护要点,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廖玉芳 岳建农 司可关键词:吉非替尼 转氨酶 急性胆囊炎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血清 转氨酶 及血脂检测诊断脂肪肝的意义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究分析血清 转氨酶 及血脂水平检测对于临床脂肪肝诊断的意义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到本院进行体检的80例脂肪肝患者和80例健康人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将所有的脂肪肝患者归为试验组,将所有的健康人归为对照组,所有受检群体均接受血清 转氨酶 及血脂水平检测,对比两组受检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脂肪肝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A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样本,且阳性例数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脂肪肝疾病的诊断可以参照血清 转氨酶 及血脂水平的检测结果,可以有效确定患者病情,安全性较高。 邓燕关键词:脂肪肝 血脂水平 血清转氨酶 ALT AST TG
相关作者
贾继东 作品数:867 被引量:15,864 H指数:5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范建高 作品数:907 被引量:8,854 H指数:4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代谢综合征 崔红燕 作品数:44 被引量:150 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扶正化瘀方 肝纤维化 干预作用 水煎煮 肝纤维化大鼠 马越鸣 作品数:146 被引量:730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泻心汤 药动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理学 王绮夏 作品数:86 被引量:519 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胆管炎 原发性胆汁性 自身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