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67篇“ 血管造影诊断“的相关文章
- 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
- 2024年
- 此次研究主要围绕冠状动脉疾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诊断的价值方面展开调研。方法 此次主要纳入2020年7月-2023年9月到院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调研,将其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为薄造影组(79例)与厚造影组(79例),对此次参与调研的病患均实施放射CT血管造影方法进行了临床诊断方法,根据调研,显示此次检查小钙化斑块及钙化斑块情况,薄造影组分别是97.47%、98.73%,厚造影组各为50.63%,69.62%,组间对比显示,薄造影组检出率更高;诊断各小组诊断效能方面相比,薄造影组各指标更优。结论 在临床疾病诊断当中,放射CT血管造影技术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方面,重建厚度有所区别,形成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性,运用1mm重建效果最为突出,斑块检出率及能效方面,均具有相应的优势,能够让血管闭塞情况观察更为清晰,帮助医生更好地识别病症,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能够抓住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早期转归正常生活。
- 吕汉超李红玉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造影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出院诊断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组心肌桥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CT血管造影心肌桥检出率高于DSA(45.0%vs.30.0%,P=0.026)。CT血管造影心肌桥诊断准确率高于DSA(95.0%vs.76.7%,P=0.027)。结论相比DSA,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检出率更高,诊断结准确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 赵岩孙书杰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心肌桥
- 血管超声与脑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分析血管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的作用以及与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明确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样本量为120例,收集病例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120例患者在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A方法)后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B方法)确认,依据颈动脉狭窄临床诊断结果评价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颈部斑块检出率、斑块分布位置方面,A组略低于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A、B方法对颈部血管狭窄评价结果差异较小(P>0.05);根据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计算出血管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为94.58%、特异性为84.21%、灵敏度是95.47%。结论 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较高,且在颈部斑块检出、斑块分布位置、颈部血管狭窄等诊断结果方面与脑血管造影高度接近,可为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向俊杰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
- 颈部血管超声及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比较颈动脉狭窄患者应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D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DUS、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对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情况、诊断效能及颈动脉斑块显示情况。结果:CDUS、CTA检查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US、CTA检查患者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84.00%、96.00%(P <0.05);CTA检查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查的诊断效能各指标高于CDUS检查(P <0.05)。100例患者经DSA检查,共有65例患者颈动脉狭窄≥70%,35例患者颈动脉狭窄<70%;CDUS、CTA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查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0.648、0.912;CTA检查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DUS检查(P <0.05);CDUS、CTA对患者颈动脉斑块显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经CDUS、CTA在图像质量、斑块显示方面效果相当,而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CTA的应用价值更高,因此,临床可应用CTA检查的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进行评估、诊断颈动脉狭窄的病情,以提高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准确率。
- 李梅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血管造影超声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再狭窄的效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狭窄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PCI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DSA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针对不同诊断方式PCI术后再狭窄情况等展开分析。结果 78例PCI术患者支架共计160枚,经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显示术后出现狭窄30枚(18.8%),未出现狭窄130枚(81.2%),DSA诊断结果显示出现狭窄34枚(21.2%),未出现狭窄126枚(78.8%);PCI术后再狭窄的诊断中,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特异度98.4%,灵敏度82.4%,阳性预测率93.3%,阴性预测率95.4%。结论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于PCI术后再狭窄诊断结果同DSA诊断近似,能够较好预测PCI术后再狭窄情况,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临床将以上2种诊断方法结合应用,不仅可及时发现PCI术后再狭窄情况,而且可为相关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作为筛查冠心病、PCI术后随访工具使用。
- 梅子君
-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数字减影
- 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讨CT全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者76例,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CT全脑灌注(CT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金标准,对比效果。结果 头颈CTA阳性检出率为77.14%,而CTP单独检测为87.14%,相比联合检出率97.14%,均明显更低(P<0.05);灵敏度头颈CTA为71.43%,准确度为71.05%,CTP检查82.86%,80.26%,与联合诊断94.29%、92.11%比差异明显;CTA、CTP及联合的特异度分别为33.33%、50.00%、66.67%相比无差异(P>0.05);CTP检测患侧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与健侧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头颈CTA联合CTP,可提高诊断效能,可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 胡潇尹李蕾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系统在冠状动脉斑块负荷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冠状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组织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对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至关重要。在当前的指南中,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冠心病初步诊断的Ⅰ级推荐,但存在局限性。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具有强大的潜力,可提高诊断效率和精确度。目前缺乏有关人工智能指导下的CCTA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斑块负荷方面比较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在CCTA的日常心脏病学实践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深度学习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介入心脏病学中的应用,然后讨论了人工智能-CCTA技术与IVUS相比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 科尔钦赵能君刘巍
-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人工智能血管内超声
- 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分析
- 2023年
- 探讨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本院84例高度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CT血管造影检查与MRI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临床各项对比指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能够清除的反映病灶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
- 姚鸿欢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CT血管造影MRI检查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价值分析
- 2023年
- 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利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220例(220眼)2020-01至-2022-12疑似DR患者,对所有患者开展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金标准:临床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对DR的分期诊断效能。结果 ①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阳性187例,阴性3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P<0.05);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在DRⅠ期诊断中诊断价值高于眼底照相检查(P<0.05),在Ⅱ期、Ⅲ期、Ⅳ期、Ⅴ期、Ⅵ期诊断中比较(P>0.05)。结论 对于DR患者而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反映疾病的病变程度,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
- 阿迪力·阿斯卡尔
-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照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LEASO)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A诊断效果。结果:DSA共获取650个下肢动脉节段,MSCTA检查共获取610处与DSA检查结果吻合的节段,诊断符合率为93.85%,与DSA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05);在对下肢650个动脉节段狭窄程度评估中,MSCTA除了3级狭窄灵敏度为88.98%,其余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均在92%以上;DSA检查确诊LEASO患者63例,MSCTA检查确诊患者59例,MSCT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3.65%、76.92%和90.79%。结论: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以及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评估有积极作用,可为临床筛查以及病情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 龚盛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灵敏度准确率
相关作者
- 戚跃勇

- 作品数:314被引量:9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影像诊断
- 邹利光

- 作品数:446被引量:1,4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MRI
- 朱铭

- 作品数:344被引量:1,292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儿童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影像学诊断
- 孙清荣

- 作品数:435被引量:1,707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研究主题:离体叶片 X线计算机 不定梢再生 体层摄影术 CT
- 梁惠民

- 作品数:177被引量:1,00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肝癌 栓塞治疗 栓塞 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