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篇“ 血糖负荷“的相关文章
一种高营养价值且低血糖负荷的全麦即食面条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营养价值且低血糖负荷的全麦即食面条的加工方法,属于谷物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高营养价值且低升糖负荷的全麦即食面条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麦类作物与抗氧化剂溶液按质量比1:1‑6混合均匀,加压热...
缪铭史雅凝向雪松麻荣荣张涛金征宇
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基于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将孕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比较2组孕产妇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干预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4.58±0.37)mmol/L、餐后2 h血糖(7.25±1.35)mmol/L、糖化血红蛋白(5.44±0.25)%]、血脂指标[总胆固醇(4.42±0.32)mmol/L、甘油三酯(2.12±0.16)mmol/L]较于干预前均改善且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婴体质量增长[孕期体质量增加量(17.4±2.4)kg、平均每周体质量增加量(656±125)g、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051±239)g]、孕产妇剖宫产率(5%)、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基于血糖负荷的改良食物交换份法较于常规饮食干预在保证营养物质摄入的同时可有效提升糖脂代谢,减少母婴体重增长,降低剖宫产率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王芳郭莹吴允翟桂荣
关键词:血糖负荷
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在糖尿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探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后,这一方法在其营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和传统组均50例,分别采取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和传统食物交换份法),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体质量等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更好(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其他指标均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好(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促进患者的健康,值得推广。
周倩仪
关键词: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糖尿病
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兼谈对低血糖负荷食品研发的启示
2024年
探讨低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 GL)食物交换份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招募53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接受研究者提供的低血糖负荷主食进行饮食调整,而对照组则自选食物但需遵循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原则。通过42 d的干预,并应用移动饮食管理平台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研究发现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显著降低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体重和身体形态,其中试验组干预前FBG、HbA1c平均值7.67μmmol/L和7.03%,干预后为6.74μmmol/L和6.35%(t=4.301, P<0.001;t=5.398,P<0.001)。对照组干预前FBG、HbA1c平均值7.82μmmol/L和7.28%,干预后为7.32μmmol/L和6.83%(t=2.902, P<0.001;t=5.128, P<0.001)。试验结果支持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的饮食管理方法,同时也为低血糖负荷食品的研发提供有益启示。
徐文博穆兰王学通陈凤敏
关键词:食物交换份法2型糖尿病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干预与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干预联合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的干预效果。方法:时间:2022年3月至2022年11月;地点:本院;研究对象: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样本数量:96例;分组方法:随机数字法,对照组采用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观察组另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饮食行为、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饮食规律、适中能量摄取以及合理饮食选择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组间相比,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均趋于正常,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不良妊娠结局的比较(观察组6.25%vs对照组20.83%,P<0.05);两组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自护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数据较为理想(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护理联合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的干预有利于增强患者健康的饮食行为、自护能力以及自我效能,使患者血糖水平趋于正常并改善生活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李修兰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在糖尿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探讨在糖尿病营养治疗中采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法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3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性的分组,设置两个组别,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营养治疗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案对两组实施治疗,其中对照组为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研究组则是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通过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营养学指标差异,评价两种营养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无论是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还是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更好,治疗后的体重指数和腰围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更低。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均有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中,应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能够获得优于传统营养治疗方式的效果,更利于患者病情控制。
张荣霞季俊敏
关键词:糖尿病食物交换份营养治疗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低血糖负荷中老年调制乳粉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降血糖的低血糖负荷中老年调制乳粉及制备方法,属于调制乳粉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调制乳粉包括调和乳基粉、低负荷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组合物、矿物质组合物、降血糖功能型组合物、动物双歧杆菌Bb‑12。本发明通...
肖东梅唐诗琦董单伟
一种低血糖负荷指数的高品质抹竹戚风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血糖负荷指数的高品质抹竹戚风蛋糕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如下:以低筋小麦粉和抹竹总重量60~80份为基准,鸡蛋清120~160份,鸡蛋黄50~70份,低筋小麦粉56~63份,抹竹7~14份,植物...
刘国琴黄李成
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及相关影响。方法:于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选取于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纳入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表法,将其组别划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传统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干预,研究组患者采取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进行饮食干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以及体质量指数水平等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膳食结构和血糖负荷食物交换法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血糖状态,同时,对于患者的腰围以及体质量指数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后续临床中推广应用。
陈泯君
关键词:膳食结构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
基于孕妇学校的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基于孕妇学校的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孕妇学校的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基于孕妇学校的时效性激励护理结合血糖负荷食物交换份法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嘉明邓燕兴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相关作者

袁智敏
作品数:33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血糖负荷 血糖生成指数 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陈超刚
作品数:197被引量:44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血糖生成指数 膳食 营养 糖尿病患者
何凤怡
作品数:31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血糖负荷 血糖生成指数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 血脂
林秀红
作品数:94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血糖负荷 血糖生成指数 护理 宫内节育器 NIT-1
林刁珠
作品数:40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血糖负荷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血糖生成指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