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22篇“ 补阳还五汤加减“的相关文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汤加减防治脑小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汤加减有效成分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潜在机制。方法 从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NSP)筛选出汤加减的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脑小血管病的靶点,将两者靶点去重后利用Venny 2.1.0制作药物和疾病的靶点韦恩图,导出其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作用图,并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中的插件CytoNCA筛选关键靶点,并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利用微生信程序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3.8.2构建汤加减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和汤加减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用AutoDock vin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汤加减活性成分有80个,对应潜在241个靶点,网络图显示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豆甾醇、黄芩素为汤加减治疗CSVD的关键成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应激酶1(AKT1)、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内磷酸化蛋白(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为治疗CSVD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图可能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老茧对缺氧的反应,细胞组主要涉及突触、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复合物;分子功能包括递质门控离子通道活性参与突触后膜电位调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非小细胞肺癌、癌症中的蛋白多糖、IL-17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汤加减中的核心作用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具备稳定性的结合活性。结论 研究初步揭示了汤加减可通过多靶点、多成分、多通路的机制来治疗CSVD,为临床上运用汤加减治疗脑小血管病提供�
梁怡陈炜廖乃彬廖世锋李倩倩麦芳瑜苏明阳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22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白山医院收治的21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0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血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汤加减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神经损伤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损伤程度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及30 d后,观察组神经损伤程度及AD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及生活能力。
杨鸣欣刘洋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脑血栓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2024年
中风偏瘫开展汤加减配合针灸,观其效果。方法 病例收集于2年之间,具体年份为2021年6月—2023年6月,汤药组开展汤干预,汤药+针灸组开展汤+针灸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治疗后汤药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汤药+针灸组;汤药组运动功能评分低于汤药+针灸组;汤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汤药+针灸组;汤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1(例)77.50%,低于汤药+针灸组的38(例)95.00%,(p<0.05),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结论 对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采用汤加减配合针灸干预的方式具有理想效果,可以推广。
李冠
关键词:中风偏瘫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
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价值分析
2024年
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例,实施汤加减干预,分析其效果,为后续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病例选取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60例病患为例,均开展治疗指导,数字球分组(偶数号、奇数号)BY组-XY组,N均等30,西药+中药汤加减治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认知水平、中医症候积分、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有效率,BY组-XY组:93.33%-73.33%,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BY组XY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BY组0.05,治疗后,各维度评分BY组>XY组,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治疗中以阿司匹林进行初步治疗,并以汤加减方辅助,可使临床效果大幅度提升,药物治疗方案可行性价值较高,可体现在病症改善,日常能力提升及疾病认知上。
钱国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脑梗死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分析中风后遗症患者采取汤加减联合针灸推拿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21.10-2023.10期间94例我院患者,均患中风后遗症,遵循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36),对照组接受汤加减治疗,而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疗效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患者FMA评分以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NDS评分更低,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2.76%),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汤加减联合针灸推拿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神经、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黄敏荣黄文川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
汤加减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效果研究
2024年
讨论分析汤加减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具体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3年1-9月收治的心梗后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心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心功能指标好转,P<0.05,差异明显。结论 汤加减治疗心梗后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水平。
赵静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随机对照研究气虚血瘀证
探讨汤加减用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治疗临床效果
2024年
观察汤加减用于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2.1-12月选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汤加减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实施汤加减,能够降低对神经功能的损伤,提升治疗效果,可推广。
龙超龙长新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气虚血瘀型脑梗死
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汤加减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炎症因子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实验室和超声指标[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皮质醇(COR)、胱抑素C(Cys 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T-proBNP、cTnI、CK-MB、LVEDD、LVEDV、hs-CRP、TNF-α、IL-6、MHR、MDA、ET-1、COR和Cys 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CI、SO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汤加减方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程方兵康翠霞张伟珍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补阳还五汤加减心功能应激指标
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汤加减治疗在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恢复情况的影响,以总结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石阡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西医组。将在西医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汤加减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中西医结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异。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患者(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西医组患者(P<0.05)。结论:在气虚血瘀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中联合应用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提升,可更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促进其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雷连友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
汤加减联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效果观察
2024年
分析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使用中医温针灸+汤加减治疗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综合分析我们医院骨科2023年1月-2024年4月时间段内收集的6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并对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2组,其中参照组32例实施的是西医治疗,治疗组33例加用的是中医汤+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IL-6、TNF-α、IL-1α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中医汤加减加用温针灸对于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病情、疼痛感方面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不仅可以稳定和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能促使患者的腰椎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改善,尽可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李开成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补阳还五汤加减温针灸

相关作者

侯玉芬
作品数:307被引量:605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刘建浩
作品数:81被引量:57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三亚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头穴透刺治疗 电针 中风病 偏瘫 急性中风病
程志新
作品数:114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淋巴水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证型
尹连荣
作品数:72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高眼压 青光眼 补阳还五汤 近视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刘萍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补阳还五汤加减 中医药治疗 末梢神经炎 并发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