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篇“ 表现主义戏剧“的相关文章
表现主义戏剧被引量:3
1987年
一、概述在本世纪最初二十五年间,以德国为中心,兴起了一场通称为“表现主义”的国际性文艺运动。它涉及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而以绘画和戏剧的成就最为突出。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us)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这词最早出现于绘画界。1901年法国画家于连·奥古斯特·赫维在巴黎独立者沙龙所展出的八幅画,被称为表现主义绘画。1911年4月此词又出现在德国柏林二十二届画展说明书的前言中,用以描述法国青年画家(包括毕加索)的作品。在文学评论界,表现主义一词在1911年7月出现于德国,但要到1913年下半年才正式确立。在绘画界。
袁可嘉
关键词:表现主义戏剧现实主义美国戏剧剧作家手法象征主义
论《长明灯》中的表现主义戏剧艺术
2024年
鲁迅的小说博采众长。短篇小说《长明灯》借鉴了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形式,具有新颖的艺术手法和浓厚的现代色彩。本文从电报式语言、类型化人物、可视化心理世界三个表现主义戏剧特有的方面,分析《长明灯》呈现出来的戏剧艺术特征及其艺术价值。从表现主义戏剧艺术的角度对《长明灯》进行阐释,不仅可以探得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而且能够为小说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方慧
关键词:表现主义戏剧语言心理世界
美国表现主义戏剧:从《琼斯皇》到《加算器》
2024年
20世纪初,表现主义文学在德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剧坛运动,这一创作理念传播到美洲大陆,对美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形成造成了极大影响,让受困于商业戏剧的美国剧作家看到了新的出路,美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创新精神,使美国将表现主义戏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出现了奥尼尔的《琼斯皇》、《毛猿》和艾尔默·赖斯的《加算器》等极具代表性的美国表现主义戏剧作品,本文将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探析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在美国大陆的诞生与发展。
姚笑璇
关键词:表现主义戏剧《琼斯皇》
莫言新作《鳄鱼》:一部先锋性十足的表现主义戏剧被引量:1
2024年
2023年发表的话剧剧本《鳄鱼》可谓莫言的艺术创新力作,是话剧舞台上中国式的表现主义戏剧,得益于斯特林堡和曹禺等中外文学大师;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多向度多层次塑造上取得重要成就;剧作主题的复调呈现与“鳄鱼”繁杂的意象群需要深入开掘;对现实社会生活重大而敏感题材的勇锐拓展,将强大的艺术创新能量绽放在戏剧舞台上;凡此种种,值得我们做出高度的评价。
张志忠
关键词:表现主义戏剧直面现实
心灵的梦幻旅程 表现主义戏剧“心理叙事”创作研究
表现主义戏剧诞生于20世纪的欧洲,在康德、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面对极端激化的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剧作者们不再关注对社会表象的直观再现,而是表现人精神上的困窘和压迫、敏感与焦虑作为创作的内核。形成了一套...
焦资涵
象征,作为表现主义戏剧的一种手段
2023年
在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中,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分别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前一后相继兴起。象征主义起初出现于法国的诗歌与绘画中,后逐步蔓延到更广泛的文学与艺术领域;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同样源于绘画,后发展到整个文学与艺术领域。具体到戏剧,象征主义戏剧的核心是通过事物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表现世界上的那些不可言明与神秘未知的事物。
王咏蔷
关键词: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西方现代戏剧
“非理性”的理性——重读表现主义戏剧《从清晨到午夜》
2023年
出纳员盗取银行金钱邀一阔太太与其私奔被拒,《从清晨到午夜》的故事自此开始。然而剧作家凯泽并未按照传统的人物命运安排,围绕主人公如何陷入困境并解决困境的情境模式进行创作,而是另辟蹊径,构建出一个个互不相关的场面,以此来塑造和表现出纳员“新人”的形象以及成为“新人”路径的破灭。该剧作无论是在创作方式还是剧作内容上都是非理性的,剧作家通过创作一个“非理性人”的非理性行为和心理,传递清醒的理性意识和思想,非理性与理性形成巨大张力,更凸显“非理性”背后的理性存在。
蔡晓芳杜佳莹
关键词:非理性表现主义戏剧
从《毛猿》中的身份建构与异化看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创作
2023年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工业的发展,人类的存在逐渐摆脱了自然与社会,成为了工业文明发展的必要工具,这种异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尤金·奥尼尔通过《毛猿》中的炉火工扬克对于身份地位的感知与思考,揭示出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异化现象。透过这种对于身份建构与人类异化的思考,不仅表现出的是尤金·奥尼尔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思考与反思,更反映出了其一反传统、极具表现色彩的戏剧创作理念。
单宁钧
关键词:《毛猿》异化
中国现代戏剧接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轨迹与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五四时期,表现主义戏剧思潮与其他各种外国现代派戏剧思潮一起进入中国现代文坛,对中国现代戏剧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五四时期至1940年代,中国现代翻译界、评论界、创作界对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作了不同程度的译介、评论及借鉴。翻译、评论领域体现出对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偏重,创作领域则显示出独特的兴衰现象与对于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两条分支兼收并蓄的独立性。探讨中国现代戏剧接受表现主义戏剧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其构因,目的在于对已有研究作出补充,并对当代戏剧借鉴外来流派给予启示。
陈达红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
浅谈表现主义戏剧的内倾化审美追求
2020年
表现主义,是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表达形式。在戏剧中,表现主义主要指的是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希望借助表现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表现主义戏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人们表演戏剧时不能简单地对一些已有的艺术进行模仿,要突破已有的艺术的外在形式,观察其内在的真实情感和价值,这也就是表现主义的内倾化。表现主义戏剧的内倾化,主要指的是打破一些表面的现象,对艺术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进行探究,从内心的世界去了解戏剧、分析戏剧、传承戏剧。因此,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分析了表现主义戏剧的内倾化审美追求价值和策略,以供参考。
朱平洋
关键词:表现主义戏剧审美追求

相关作者

陈达红
作品数:17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物资学院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表现主义戏剧 误读 表现主义 戏剧性 中国现代戏剧
李勇强
作品数:43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话剧 电视剧 电视剧生产 表现主义戏剧 改编
苏永旭
作品数:24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意象 叙事结构 意象性 表现主义戏剧 戏剧
于昆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表现主义戏剧 狂飙 《废都》 感性 自卑
冉东平
作品数:32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派戏剧 戏剧结构 萨特 戏剧冲突 象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