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29篇“ 表观扩散系数值“的相关文章
表观扩散系数联合循环肿瘤细胞评估晚期肝癌TACE联合PD-1抑制剂疗效的价
2024年
目的 分析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TC)评估晚期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疗效的价。方法 纳入2018年7月—2023年7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102例,均接受TACE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根据治疗2个月后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ADC、CTC及治疗前后的差(△)。筛查晚期HCC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ADC、△CTC对晚期HCC疗效的评估价。结果 治疗后,102例晚期HCC患者中进展34例(33.33%),68例(66.67%)患者病情稳定或缓解。有效组CNLC分期IV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占比低于无效组[CNLC分期IV期占比分别为41.2%(28/68)和73.5%(25/34),Child-Pugh分级C级占比分别为20.6%(14/68)和52.9%(18/34)](P<0.05)。治疗后,有效组ADC高于无效组[分别为(2.3±0.5)mm^(2)/s和(1.9±0.4)mm^(2)/s],CTC低于无效组[分别为(19.3±2.9)和(34.5±3.8)](P<0.05);有效组△ADC[分别为(0.6±0.2)mm^(2)/s和(0.3±0.1)mm^(2)/s]、△CTC显著高于无效组[分别为(20.7±2.5)和(5.2±1.6)](P<0.05)。CNLC分期(OR=3.53,95%CI:1.20~10.31)、Child-Pugh分级(OR=3.22, 95%CI:1.10~9.43)、△ADC(OR=0.28, 95%CI:0.09~0.81)、△CTC(OR=0.21, 95%CI:0.07~0.61)均是晚期HCC患者治疗反应性的影响因素(P<0.05)。△ADC、△CTC单一及联合评估晚期HCC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0.62、0.76、0.81,特异度分别为0.81、0.62、0.74,AUC分别为0.71、0.73、0.81。结论 晚期HCC患者治疗前后ADC及CTC变化评价TACE联合PD-1抑制剂的疗效的效能良好。
张宏娟周恒琛周建军黄开红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表观扩散系数值循环肿瘤细胞
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Ki-67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Ki-67抗原(Ki-67)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9月接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妇科接诊的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均进行DWI扫描,检测血清Ki-67,比较两组ADC、血清Ki-67,比较不同分化程度、不同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组ADC、血清Ki-67,Pearson分析ADC与Ki-67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DC低于对照组,血清Ki-67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ADC低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血清Ki-67高于中分化组、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ADC低于Ⅲ期、Ⅱ期、Ⅰ期,Ⅳ期血清Ki-67高于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与Ki-67呈负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17,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DWI-ADC与血清Ki-67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可将ADC及Ki-67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吴俊泉
关键词:宫颈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KI-67抗原
表观扩散系数在预测低中危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低中危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效能及其与Gleason评分(G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前列腺受检者的临床影像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灶的ADC,分析ADC在低中危PCa诊断中的效能,以及ADC与GS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_(mean))和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_(min))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051例患者,病灶总数为1202个,其中638个为PCa(53.08%),564个为良性病变(46.92%)。良性病变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明显高于P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S 4+3组的ADC_(min)及ADC_(mean)显著低于GS 3+4组、GS 3+3组和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PCa的ADC_(min)和ADC_(mean)的AUC分别为0.911、0.972,诊断界分别为0.703×10^(-3)mm^(2)·s^(-1)、0.896×10^(-3)mm^(2)·s^(-1)。ADC_(min)、ADC_(mean)与GS呈负性相关(ρ_(s)=-0.764,P<0.001;ρ_(s)=-0.845,P<0.001)。结论:ADC与低中危PCa侵袭性呈负相关,对GS 3+4、GS 4+3病灶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敏感度、特异度高,且ADC_(mean)的诊断价更高,可对PCa生物学特性进行有效的术前评估,辅助临床医师制订治疗方案,有效避免过度治疗。
闫旭马柯王玉婷潘燚琪祝丽马义李丹燕麦筱莉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高分辨率MR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在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率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记录ADC;于检查完成后2周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讨高分辨率MRI、ADC联合应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98例直肠癌患者中Ⅰ期38例,Ⅱ期46例,Ⅲ期14例。高分辨率MRI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与金标准一致性一般(Kappa为0.695);高分辨率MRI联合ADC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好(Kappa为0.865)。高分辨率MRI、高分辨率MRI联合ADC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1.63%、91.84%。对比两种方法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高分辨率MRI联合ADC>高分辨率MRI(χ^(2)=4.434;P=0.035)。对比不同术后病理分期直肠癌患者ADC,Ⅰ期>Ⅱ期>Ⅲ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率MRI联合ADC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赵新宇刘彬孙川刘凌宇刘爽
关键词:直肠癌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6月在安徽省宣城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ADC图像的水平方向(Horzl-GLNU)、45度方向(45dgr-GLNU)、垂直方向(Vertl-GLNU)以及135度方向(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以及ADC数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像学特征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病例组患者Horzl-GLNU(t=48.216,P=0.000)、45dgr-GLNU(t=58.863,P=0.000)、Vertl-GLNU(t=47.775,P=0.000)、35dgr-GLNU(t=5.850,P=0.000)显著降低,病例组患者ADC(t=12.305,P=0.000)显著升高。相比低分化组,高分化组患者的HorzlGLNU(t=9.017,P=0.000)、45dgr-GLNU(t=9.197,P=0.000)、Vertl-GLNU(t=8.294,P=0.000)、35dgr-GLNU(t=6.598,P=0.000)显著降低,高分化组患者的ADC(t=2.275,P=0.026)显著升高。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分化程度与ADC图像的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以及135dgr-GLNU的灰度不均匀性呈现负相关,与ADC数呈现正相关。结论DWI及ADC与前列腺癌及其分化程度有关,前列腺癌患者及高分化患者Horzl-GLNU、45dgrGLNU、Vertl-GLNU、35dgr-GLNU显著降低,ADC显著升高。
宋东虎余金宝徐阳高勇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表观扩散系数
间质转化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MRI形态学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的应用价
2024年
目的 探索MRI形态学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间质转化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igh-grade serous ovarian cancer,HGSOC)中的诊断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HGSOC患者且术前均行盆腔MRI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由病理科医师复阅所有病例的术后病理切片,并按镜下病理表现分为间质转化型及非间质转化型HGSOC。放射科医师评估病例的MRI形态学特征(病灶最大径、病灶成分构成、病灶毗邻肠管是否受侵、腹膜后淋巴结是否肿大及腹腔积液量)以及病灶的实性成分的全体积数和ADC,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间质转化型与非间质转化型HGSOC的效能。结果 65例HGSOC病例中,间质转化型组28例,非间质转化型组37例。与非间质转化型HGSOC比较,间质转化型组病灶更多表现为以实性成分为主(P<0.05)。间质转化型组的病灶最大径和实性成分ADC均小于非间质转化型组(均P<0.05),取病灶最大径≤54.50 mm与实性成分ADC≤1.04×10^(-3)mm^(2)/s时,诊断间质转化型HGSOC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15和0.685。病灶最大径及实性成分ADC分别取临界为52.00 mm和0.99×10^(-3)mm^(2)/s时,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73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7.6%。两组间的实性成分全体积数、病灶毗邻肠管是否受侵犯、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腔积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常规MRI形态学特征联合ADC有助于更好鉴别间质转化型与非间质转化型HGSOC,可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吴敏容蔡宋琪管瑛瑛周建军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
最小表观扩散系数与浸润性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参数ADCmin、ADC mean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乳腺MR检查,并行乳腺穿刺活检术或乳腺癌根治术病理检查确诊。统计患者肿瘤生物学预后因子(Ki-67、ER、PR)表达情况,比较不同表达状态的ADC_(min)、ADC_(mean)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_(min)、ADC_(mean)对不同因子表达状态的预测价。结果 Ki-67高表达的ADC_(min)及ADC_(mean)均低于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阳性表达的ADC_(min)、ADC_(min)高于阴性表达,ADC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DC_(min)预测Ki-67表达状态的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ADC mean预测Ki-67表达状态的最大AUC为0.889;ADC_(min)与ADC_(mean)预测ER表达状态的最大AUC分别为0.682、0.57和预测PR表达状态的最大分别ACU为0.639、0.585;ADC_(min)预测Ki-67、ER、PR表达状态AUC的均高于ADC_(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参数ADC_(min)、ADC_(mean)有助于评估浸润性乳腺癌Ki-67、ER、PR的表达状态,ADC_(min)对Ki-67、ER、PR表达状态的预测价较大。
鲁果果王轩轩马爱珍
关键词:乳腺癌扩散加权成像增殖细胞核抗原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联合表观扩散系数(ADC)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价。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经穿刺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31例和前列腺炎2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CE-MRI定量参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患者的DCE-MRI特征。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基于DCE-MRI定量参数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诊断价。结果31例前列腺癌患者中,T2加权成像(T2WI)以外周带结节状低信号为主,占58.06%;DWI以结节状、弥漫性高信号,ADC下降为主,占51.61%;DCE-MRI可见病灶早期强化,以延迟后病灶造影剂退出,强化曲线呈流出型为主,占64.52%。27例前列腺炎患者中,T2WI以外周带单侧或双侧弥漫性不均匀低信号为主,占51.85%;DWI可见外周带单侧或双侧不规则高信号,ADC降低为主,占59.26%;DCE-MRI可见病灶早期强化,以延迟后造影剂退出不明显,强化曲线呈流入型为主,占81.48%。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患者ADC低于前列腺炎,速率常数(Kep)、转移常数(K^(trans))高于前列腺炎(P<0.05)。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DC诊断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AUC为0.862(95%CI:0.659,0.865)、敏感度为87.10%,特异度为81.48%,准确度为84.48%,阳性预测为84.38%,阴性预测为84.62%。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ADC对外周带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良好,能显著提高临床检出率,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刘婷婷王晓辉王洪兴潘锋李昊胡海峰
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
磁共振征象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效能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高危征象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DWI-ADC)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MVI(MVI阳性组,33例)和无MVI(MVI阴性组,47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及MRI高危征象、ADC,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组ADC肝细胞癌患者MVI发生的价,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化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2组性别、年龄、肝硬化、肿瘤直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I阳性组低分化、连续多结节、包膜不完整、瘤周不规则强化占比高于MVI阴性组患者,MVI阳性组患者ADC低于MVI阴性组患者(P<0.05);经ROC分析证实ADC可用于肝细胞癌患者MVI发生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43,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6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分化、病灶形态连续多结节、包膜不完整、瘤周不规则强化、ADC<1.330×10^(-3)mm^(2)/s为肝细胞癌患者MV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经一致性分析证实,MRI征象及DWI-ADC联合检测预测肝细胞癌患者MVI发生的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为90%、阴性预测为86%、Kappa为0.74。结论当MRI检查显示低分化、连续多结节病变形态、包膜不完整、瘤周不规则强化和ADC<1.330×10^(-3)mm^(2)/s时,肝细胞癌患者发生MVI的风险更高,且MRI高危体征联合ADC对肝细胞癌MVI的诊断效果更高。
梁雪雷苗
关键词:肝肿瘤弥散磁共振成像微血管
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局限性胰腺炎半定量影像诊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eADC)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局限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局限性胰腺炎患者88例和胰腺癌患者90例,同时选取正常胰腺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MRI检查,分析各组eADC和时间信号强度(TIC)曲线类型。结果局限性胰腺炎eADC为(1.29±0.22)×10^(-3)mm^(2)/s,明显高于胰腺癌(P<0.05),而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局限性胰腺炎TIC曲线Ⅰ型比例为88.64%,明显高于胰腺癌和正常胰腺(P<0.05);局限性胰腺炎TIC曲线Ⅱ型比例为2.27%,明显低于胰腺癌(P<0.05),与正常胰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性胰腺炎TIC曲线Ⅲ型比例为9.09%,明显低于正常胰腺(P<0.05),与胰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部位局限性胰腺炎患者eADC及TIC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胰腺癌eADC为(0.98±0.12)×10^(-3)mm^(2)/s,明显低于Ⅰ+Ⅱ期(P<0.05);eADC、TIC曲线类型及联合鉴别局限性胰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843和0.800。结论eADC和动态增强扫描TIC曲线类型在局限性胰腺炎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同时eADC与胰腺癌TNM分期有关。
范存庚肖道雄廖伟伟彭吉东王肇平雷剑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值动态增强扫描局限性胰腺炎

相关作者

周俊林
作品数:335被引量:1,167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能谱CT MRI 脑膜瘤 X线计算机
程敬亮
作品数:1,425被引量:4,964H指数:2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MRI诊断 磁共振
郭启勇
作品数:788被引量:4,45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纤维化 肝硬化
陈自谦
作品数:807被引量:2,760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PET/CT CT 体层摄影术
石喻
作品数:72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肝硬化 胰腺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