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5篇“ 要素贡献率“的相关文章
- 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及其社会网络、要素贡献率分析
- 2024年
- 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12—2021年的农业生产相关的人力、土地、能源和产出数据,构建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测算体系,通过Un-Su-SBM模型测算农业生产效率,采用引力模型计算地级市之间的联系度,并将其二值化处理构建连通网络、计算网络特征;运用统计学理论,对投入要素进行方差分解,计算要素贡献率。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3.15%,变异系数由初期0.0872增长至中后期围绕0.1141波动,区域差异程度增加。河南省社会网络结构相对稳定,大致形成三大城市圈;网络特征表现为密度增加,但效率下降,具有一定的冗余关系;通过方差分解,得出劳动力的贡献率最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不足。针对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缓解劳动力、网络结构以及资源利用不足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 张傲翔苗成林刘利玲李国庆王欣欣
- 关键词:社会网络要素贡献率
- 农业科技贡献率、要素贡献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基于皖江区域数据
- 2023年
- 对皖江区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各要素贡献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研究其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来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物质要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贡献份额较大,劳动力以及耕地要素投入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从地区分布来看,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多数地区物质消耗投入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此,从资源优势利用、降低物质消耗以及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
- 张伟张三宝
-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素贡献率农业经济发展
- 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素贡献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11
- 2022年
- 为推动海南省突破农业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法和固定弹性系数法,测算2006—2019年海南省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要素贡献率,研究其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发现:在时间序列上,海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科技要素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总体处于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向科技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变阶段;在空间分布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地域分布不均衡,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的地区仍依赖大量物质要素投入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优化与人才队伍培养等3个方面对推动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建议。
- 郭琰尤飞肖琴周振亚
-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
- 农业绿色增长视角的要素贡献率再检验被引量:2
- 2021年
- 基于1990—2019年中国农业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多要素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重新核算农业绿色产出下的要素贡献率,并从技术进步和要素替代关系调节着手,进一步探析农业绿色增长视角的要素贡献率改进路径。研究表明:在农业绿色产出下,劳动力、机械、土地、农药要素均以正向贡献率为主,其中劳动力贡献率逐渐上升,但机械和农药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化肥贡献率始终为负值。基于此,农业绿色增长视角的要素贡献率改进关键在于提升农药和化肥的绿色技术进步,改善劳动力与机械、化肥要素的过度替代。
- 黄莉王定祥
- 关键词:要素替代弹性要素产出弹性要素贡献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科技要素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以河南省为例,运用索罗余值法测算河南省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要素贡献率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科技要素对农业生产贡献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市域差异大、南北分异格局特征显著,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要素应用的“不均衡不充分”特征突出;河南省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高于劳动力、耕地面积要素,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增加投资来增加产量,仍处于粗放型农业发展阶段.最后,从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强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要素贡献率,以农业现代化助力河南省乡村振兴的实践进程.
- 李俊郑茜高军波
- 青铜峡灌区地下水埋深演变及驱动要素贡献率解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定量分析青铜峡灌区地下水埋深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科学指导灌区合理调控地下水位,维持水系统健康平衡。【方法】采用水量平衡法分析了青铜峡灌区1998—2017年地下水时空演变特征及地下水补排平衡贡献率。【结果】1998—2017年青铜峡灌区地下水埋深增大了0.69 m,增加速率为0.038 m/a,年内地下水埋深呈双峰双谷特征,空间上银川灌区地下水埋深增大明显,银川市区和银北灌区的大武口区形成大漏斗区。年际地下水变化的主要影响要素依次为渠系渗漏补给(39.71%)>侧向排泄(28.24%)>潜水蒸发(14.16%)>田间入渗补给(7.46%);4—8月和11月渠系渗漏补给对地下水变化贡献最大(45.33%),9—10月和12月地下水侧向排泄是地下水变化第一驱动因素(45.6%);空间上,水位变化的第一驱动要素均为渠系渗漏补给,第二驱动要素各有不同,银川、银南和河东灌区为侧向排泄,银北灌区为潜水蒸发。【结论】引黄水量持续减少是青铜峡灌区地下水埋深增大的最主要原因,而合理的地下水埋深对于维持灌区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翟家齐曹继鹏刘宽赵勇董义阳赵纪芳
- 关键词:地下水埋深灌区
-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差异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被引量:7
- 2020年
- 东北地区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体制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叠加,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如何摆脱衰退困局是东北地区当前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文章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明确了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驱动内因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资本投入,民营经济发展迟滞,伴随着资本规模效率的递减,全要素贡献率有所下降,人口数量质量双重流失削弱了劳动要素贡献,产业刚性特征显著制约了结构效率提升。东北地区应从过度依赖投资发展模式转为全要素驱动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效能,改善营商环境,增强政府服务意识,优化人口人才政策,实现人口优质集聚,提升劳动要素贡献水平。
- 宋丽敏乔中娜
- 关键词:要素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我国经济增长各要素贡献率的测算被引量:1
- 2019年
-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选取2009—2018年我国GDP以及各要素投入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新古典生产函数(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每年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其中,我国的资本要素贡献率最高,年平均值高达55.62%;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总产出的贡献率年均值为42.54%;劳动力的贡献率最低,年均贡献率仅为1.84%。
- 武艺泉
- 关键词:新古典生产函数贡献率
- 中国数据产业创新要素贡献率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文章利用40家上市数据公司2011-2016年的多指标数据,使用索洛余值法计算获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引入创新要素指标对TFP进行回归分解。结果显示:加大劳动力要素投入对中国数据企业产出效应要强于资本要素投入;加强创新要素投入是提升数据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面;数据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应加大数据产业扶持力度;轻资产模式是现阶段数据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方面。
- 付伟茶洪旺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 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服务要素贡献率提高了吗?被引量:3
- 2019年
- 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推动了制造业价值链的形成并创造了服务业价值链,服务要素尤其是国内服务要素贡献率的提高代表了贸易收益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文章基于TiVA数据库构建了出口增加值中服务要素贡献率的测算方法,核算并比较了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出口增加值中服务要素的贡献率后得出结论:服务要素整体对中国出口增加值的贡献率逐步提高,但受到服务业开放、服务要素跨境流动和国内服务要素供给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服务要素对中国出口增加值的贡献度整体不高,并且存在一定的行业差异;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要素的累积和培育是中国提高出口增加值中服务要素贡献率和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
- 张娟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相关作者
- 冯中朝

- 作品数:274被引量:2,964H指数:28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油菜 实证分析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油菜生产
- 廖文梅

- 作品数:155被引量:1,059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林业 影响因素 中央苏区 林业社会化服务
- 邵琳

-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要素贡献率 城镇化质量 耦合协调度 城市化质量 主成分分析
- 陈昭玖

- 作品数:130被引量:1,09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农户 实证分析 农民工 农产品行业协会
- 栾文英

-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经济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 研究主题:抽样调查 抽样技术 要素贡献率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