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8篇“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相关文章
疏风活血法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疏风活血汤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7月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收治的64例(86眼)PRK术后并发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46眼)和对照组32例(40眼),对照组采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中医疏风活血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患眼视觉质量、眼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46),对照组为80.0%(32/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散光度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均<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其治疗后的屈光度、散光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眼压高于治疗前,且高于观察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RK术后并发角膜上皮雾状混浊患者辅以自拟中医疏风活血汤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改善视觉质量,合理控制眼压,且治疗安全。
刘法郝静陈志杰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雷帕霉素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
背景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影响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haze的形成与切削区角膜的过度创伤愈合有关。既往研究发现mTOR通路...
于睿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雷帕霉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自噬
表层切削术后早期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兔角膜表层切削术后早期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只健康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均行右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眼分为PRK+生理盐水组、PRK+bFGF组和单纯PRK组,每组20眼,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bFGF点眼,每日3次,每次1滴,单纯PRK组未行任何处理,药物连续应用至动物处死,另取8只兔为空白对照组。各手术组分别于术后7d和28d各取10只兔,空白对照组取4只兔,通过眼前节照相、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AS-OCT)记录角膜上皮愈合及haze情况,并行Fantes分级;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兔角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角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各手术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P=0.57)。各组兔眼术后不同时间点haze分级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41.736,P<0.01;F时间=129.445,P<0.01);术后28d,PRK+bFGF组haze分级明显高于PRK+生理盐水组和单纯PR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S-OCT显示,空白对照组角膜上皮表面反射条带连续、光滑,上皮细胞与基质层排列紧密;术后7d各组角膜上皮表面反射条带连续、光滑,与浅基质层连接欠紧密,浅基质层反射增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术区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层细胞增生,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其中以PRK+bFGF组最明显;术后28d,上述表现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角膜组织中仅见少量MMP-2表达;术后7d各手术组角膜组织中TGF-β1、α-SMA、MMP-2均呈阳性表达,PRK+bFGF组角膜组织中阳性染色最强;术后28d,TGF-β1、α-SMA和MMP-2的表达较术后7d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表层切削术后早期
隋文君高洪莲刘奇奇张磊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康柏西普对兔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conbercept)对兔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单纯手术组、生理盐水组、conbercept0.5mg组和conbercept1.0mg组,每组16只,均行右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单纯手术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个组分别给予术眼结膜注射生理盐水0.05ml、conbercept0.5mg(0.05ml)和conbercept1.0mg(0.10ml),另选取8只兔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haze程度并进行Fantes分级,各手术组术后1周和4周分别空气栓塞法处死8只,正常对照组处死4只,取其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结果术后兔眼角膜上皮均于3~5d完全愈合,各组兔眼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P=0.77)。在观察期间,各手术组haze均于术后4周时最明显,conbercept1.0mg组haze最严重,其次为单纯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conbercept0.5mg组haze较其他手术组明显减轻,各组兔眼不同时间点haze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0.114,P=0.000;F时间=8.084,P=0.006)。苏木精-伊红染色示PRK术后1周,术区角膜上皮细胞增生,细胞排列紊乱、形态各异,浅基质层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角膜上皮及浅基质层的增生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conbercept1.0mg组、单纯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conbercept0.5mg组。术后4周各手术组术区角膜组织结构较术前1周紊乱,各组增生程度次序同术前1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术后1周conbercept1.0mg组术区角膜组织中TGF-β1、α-SMA和MMP-2的表达最强,其次为单纯手术组和生理盐水组,conbercept0.5mg组次之,各手术组3种因子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均有
刘蓓张磊刘玉震高洪莲隋文君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64只(64眼),随机分为28μmol·L^-1罗格列酮组、14μmol·L^-1罗格列酮组、1 g·L^-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生理盐水组、单纯PRK组,每组16只(16眼)。均行右眼PRK手术,术后分别给予28μmol·L^-1罗格列酮、14μmol·L^-1罗格列酮、1 g·L^-1DMSO+生理盐水滴眼,单纯PRK组未作任何特殊处理。术后各组用裂隙灯观察并比较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分别于PRK术后7 d、28 d比较各组haze情况并行眼前节照相;每组分别于PRK术后7 d、28 d分批处死8只兔,取角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结果 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K术后7 d、28 d,各组haze分级及TGF-β1、α-SMA、MMP-2的表达情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28μmol·L^-1罗格列酮组haze最轻,14μmol·L^-1罗格列酮组其次,明显轻于1 g·L^-1 DMSO+生理盐水组及单纯PRK组,除1 g·L^-1DMSO+生理盐水组及单纯PRK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PRK术后haze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可能由TGF-β1/Smad通路介导。
隋文君高洪莲刘奇奇张磊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通路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
背景上皮雾状混浊(haze)导致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角膜透明性降,Haze是基质细胞纤维化的过程。近几年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
隋文君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SMAD通路
康柏西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影响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其形成与切削区角膜过度愈合、纤维增生有关,对手术效果及术后视觉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刘蓓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
文献传递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角膜磨镶术后早期泪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兔眼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早期泪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雾状混浊)的关系。方法 24只(48眼)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切削深度100μm Epi-LASIK和切削深度150μm Epi-LASIK动物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前、术后3、7、14、30 d泪液中HGF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雾状混浊的情况。结果不同切削深度两组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均于3~5 d愈合。两组均于术后3 d开始形成雾状混浊,伴随泪液中HGF含量的升高。150μm切削深度组术后3、7、14、30 d雾状混浊程度较100μm组明显(P<0.05),且泪液中HGF的水平明显高于100μm组(P<0.05)。结论两组Epi-LASIK术后早期泪液中HGF与雾状混浊的程度表现为正相关,且与切削深度相关。
陈静韩苏宁邹秀兰邹玉平
关键词:EPI-LASIK泪液肝细胞生长因子雾状混浊
LASEK术后角膜上皮雾状混浊防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的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6月1日—12月31日期间50例92眼行LASEK术后,随诊12个月的病例,分析术后是否发生Haze,发生Haze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发生Haze 36眼(39.1%),平均(0.81±0.48)级,其中20眼为屈光度大于-5.0 D。经过局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皮质类固醇药物,同时叮嘱患者术后眼部防晒等措施,术后6个月后患者角Haze 3眼(3.3%),平均0.5级。发生Haze的36眼中有15例24眼为夏季手术。结论 LASEK是一种治疗近视,提高视力安全而有效的手术,虽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发症,尤其要重视可能产生的严重Haze。Haze的发生与高度近视、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经常暴露于紫外线中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前认真地做好筛查工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随访制度,督促患者术后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Haze的产生及其发展,并根据其严重程度结合眼压状况调整用药;除了合理用药,有效的护理措施亦对减少术后Haze的发生以及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有帮助。
夏璐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紫外线
益气活血退翳汤治疗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退翳汤治疗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K)后的Haze患者60例(11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并口服益气活血退翳汤;对照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观察2组裸眼视力和角膜Haze级别及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57眼,治愈4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退翳汤对角膜上皮雾状混浊(Haze)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风梅李昊洋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相关作者

张磊
作品数:71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形觉剥夺性近视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视网膜 青少年
陈静
作品数:344被引量:1,52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螺旋断层放疗 血液透析患者 枸橼酸钠 EPI-LASIK
韩苏宁
作品数:42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近视 EPI-LASIK 角膜地形图 角膜 近视眼
张日平
作品数:53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研究主题:角膜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LASIK 高阶像差 近视眼
刘彩霞
作品数:11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
研究主题: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中高度近视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 ORBS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