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7篇“ 认知语用学“的相关文章
历时认知语用学:理论框架与分析路径被引量:1
2024年
鉴于认知语用学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个“历时”“认知”和“语用”融合的历时认知语用学模式,它旨在研究词义—语用意义—新词义的历时演变过程,揭示词义的演变规律。历时认知语用学强调语词在使用中依赖语境所产生的语用意义,经过固化到规约化的过程最终演变为新词义,而例型意义演变为类型意义的历时演变过程因受使用频率的限制故而难以区分。本文也为“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张延飞张绍杰
关键词:语义演变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语言多义现象的研究
2024年
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对语言多义现象的研究。语言系统中的语音、词汇、句子、语篇等形式受到具体语境的影响,具有多义性特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语言多义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概括归纳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而借助语境和关联理论提出消除歧义、明确语义的方法。
卜维庆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多义现象消除歧义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用研究——《认知语用学导论》述评
2024年
本文对Klaus-Uwe Panther(2022)新著《认知语用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Pragmatics)进行内容述介与评价。该书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语用学核心概念与研究议题,意在融合语言使用的认知语言学路径与当代语用学的研究范式,提出统一的认知语用学模型。该著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导向和方法引领作用。语用认知的融合,既补充完善了认知语言学,也丰富了语用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语言使用背后的认知机制。
姚晓东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理据
中国外交幽默话语的生成、理解与英译——以新认知语用学为视角
2024年
中国外交正展现独有的大国风范,中式幽默不仅能巧妙实现其政治功能,而且平添亲和力。为助推构建一个融通中西幽默的外交话语体系,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幽默话语为语料,主要从凸显、概念整合与映射三方面来阐释认知客体的幽默深层加工机制,认知主体则分别采用了视角转换、指示语与模因、隐转喻的语用策略。填补幽默认知主、客体的动态连接环,并将该生成、理解机制运用于中国外交幽默话语英译,以验证其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新认知语用学,探讨受话人的认知加工与发话人的语用间互动,可以更直接、更本质地把握幽默生成、理解机制,尤其是中国外交学员,可重点学习其语用策略,以高效地产出幽默;(2)由于中外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式外交幽默常常被忽略、被漏译,可采取临时创设模因和指示等英译模式,使源语和目标语视听者间有相似的体认。
颜琪琳李勇忠
关键词:中国外交幽默话语英译
认知语用学导论》评介
2023年
1引言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融合的产物,重点关注信息的心理加工过程,即从认知方面对语言现象作出解释,为语境意义的理解提供新的理论视角(Marmaridou,2000)。国际认知语言学会前任主席、德国汉堡大学教授Klaus-Uwe Panther的新书《认知语用学导论》正是对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该书由本杰明出版社于2022年出版,全书共12章,主要围绕认知语用理据、概念隐喻和转喻。
吴淑琼张荣霞
关键词:认知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境意义心理加工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语句同义关系的构建被引量:3
2023年
语句同义关系区别于句法同义关系,前者是具有相同交际功能的句子话语在语言使用中构建的意义关系,而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具有相同命题的句子之间建立的意义关系。本研究在认知语用学视域下考察语句同义关系。研究发现,语句同义关系是在认知语境下意义动态识解过程中构建的,而且语句同义关系的构建限制在同一概念结构的场域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语句同义关系是围绕说话人意图构建的,其构建的过程体现诸如信息凸显、观察视点以及主观性的认知语用特征。本研究突破了传统语义学在语言系统内对句法同义关系解释的局限,同时揭示了认知语用的互动关系。
张绍杰何鸣
关键词:语法结构认知语用学
社会认知语用学中情境化话语的理论建构功能剖析
2023年
社会认知语用学(SC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并有较大影响力的语用学理论。本文注意到在理论的启蒙、发展、成熟阶段及相关重要概念和议题的阐释与探讨中都大量地运用了“情境化话语”(SBUs),通过梳理研究发现:SBUs这种特殊的程式性话语不但能很好解析SCA理论中的合作-自我中心、凸显-关联、意图-注意、前语境-现实情境语境等核心概念,也能较好阐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LF)和交叉文化的语用现象,揭示了SBUs在SCA理论建构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CA的理论内涵,也有益于拓展程式性话语的研究视野。
周红辉朱卓卉
关键词:语用化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语义认知研究
2023年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具有典型的理性义和鲜明的色彩义,广泛适用于日常交际和政府文件,具有极强的交际功能。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选取了2022年5个典型网络流行语,从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三个方面,阐释其词义生成和扩展的认知机制。研究表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构建符合新认知语用学认知原则,用已知的具象性概念解释抽象的新概念,使基本词义得到扩展,丰富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特征,不仅体现出语言的发展,亦体现出语言背后的认知机制。
张一涵苏锑平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义特点语义认知
语码转换的认知语用学研究
2022年
在总结语码转换的相关研究,介绍语用学者对该语言接触现象进行的顺应性理论阐释和语用功能分析基础上,探讨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构建认知语境框架下的"知识草案—心理图式—社会心理表征"图示,试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深入的阐释。
于洋刘金艳
关键词:语码转换认知语用学认知语境
语用指称的生成和理解:基于新认知语用学视角
2022年
在新认知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下,以语言的"体认性"这一本质特征为出发点,对语言中的指称对象进行推理,并用隐喻论解释指称表达式与所指这两个认知域的相互显映关系,以此来说明意向性和突显性是如何在指称表达式的选择和理解过程中同时起作用的,交际双方又是如何在语用推理中实现指称表达式和指称对象之间的关联性,以期构建一个有关指称生成与理解的认知语用方法。
蒋怡褚亚会陈静
关键词:指称

相关作者

洪宇
作品数:24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心理模型理论 认知语用学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教学 教学改革
田成泉
作品数:34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认知语用学 英汉会话语篇 反拨作用 交际能力 口语教学
郭坤
作品数:33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教学 学生角色 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 认知语用学
范振强
作品数:44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隐喻 视域 概念隐喻理论 理论视域 隐喻理论
冉永平
作品数:126被引量:3,752H指数:38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语用学 人际 语用学研究 礼貌 语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