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篇“ 训释方法“的相关文章
《苍颉篇》材料的作用与方法刍议
2024年
《苍颉篇》是秦统一文字的工具,也是两汉字书的源头。由于《苍颉篇》早已亡佚,目前仅能依据辑佚的注本和出土残篇对其进行研究。文章梳理了《苍颉篇》及其注本的源流,指出利用辑佚的注本是解读《苍颉篇》的重要途径,并以此方法将出土本《苍颉篇》的语句与辑佚的《苍颉篇》注本进行系联比对,对《苍颉篇》的部分文句进行解读,最后归纳了《苍颉篇》注本的方法
周飞孔晋萍
关键词:训诂辑佚
《虚字说》与《经传词》方法比较研究
清代是我国虚词研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袁仁林的《虚字说》和王引之的《经传词》等影响深远的虚词专著。袁仁林的《虚字说》是我国第一部正式以“虚字”命名的虚词专著,王引之的《经传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虚词研究的最高成就。...
王秋霞
关键词:《虚字说》《经传释词》训释方法
文献传递
《史记索隐》词义方法研究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历来为其作注的学者不胜枚举,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史记》'三家注',而《史记索隐》正是《史记》'三家注'之一,作者是唐代的司马贞。目前从诂学的角度对《史记索隐》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而《史记索...
韦琳
关键词:《史记索隐》训释方法注释体例唐代时期司马贞
文献传递
基于“落英”论证的古文字词方法研究
2012年
"落英"争论至今未歇,各家论证之义未必让人认同,但其研究方法却不无可鉴之处。从"落英"词义论证得到一般古文字词方法的启示,以期对语文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有所帮助:解古文字词,从诂学角度加以往往是最重要的方法,传统的诂学从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着手加以;其次,组合搭配、文理、情理以及非文学角度也是古文字词不可或缺的论证方法
曹晓红谢明
颜延之《幼诰》《纂要》的内容及其方法——兼论与《说文》《尔雅》之关系
2011年
颜延之《幼诰》与《纂要》都是小学类著作。史籍所称"诂幼"、"诰幼"、"诘幼文"、"告幼童文"等多种异名,当以"幼诰"为是。《幼诰》盖为童蒙而作,主要是音注和,音注有直音、反切,有互、推源、义界,祖述《说文》。《纂要》的,用"甲曰乙"或"甲谓之乙"的格式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祖述《尔雅》。在四部分类法中,《纂要》应当归入"经部.小学类"。
杨晓斌
关键词:颜延之辑佚训释方法
方法简述被引量:1
2010年
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诂材料的主要形式在于,其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从重要的诂学论著中学习并且归纳基本的方法,从分类的角度简述对于方法的理解,以期对古代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郝雯雯
关键词:训诂学训释方法
词义方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2006年
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古诗文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古诗文、欣赏古诗文。换句话说,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马新萍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训释方法词义文言实词
词义方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2006年
马新萍
关键词:古诗文《六国论》复音词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反正义同词方法初探
1986年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的意义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展,派生出相反的新义,当时却没有造出新字去表达,因而出现了“美恶同名,、“施受同词”的特殊现象。这种反正义同词(有些古学家称之为反词)对语言完成自身的交际职能是不利的,所以后来分化了,或发生音变,或另造新字,从反正义同词字,发展为反正义同源字。例如。
敬文崑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同源字施受古学因声求义
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评《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
1994年
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评《多功能解形说义字典》江涛汉字笔画多、字数多、结构庞杂,不理解字形,依样画葫芦,逐个死记硬背,焉能不难?而一般字、词典都不解字形,查考亦复不易。杨洪清、朱新兰两同志长期在中学任教,通过研究文字、诂,改进方法,提...
江涛
关键词:提高教学效率训释解形形音义现行汉字识记效果

相关作者

安丰刚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广雅疏证》 训释方法 联绵词研究 联绵词 校勘
肖莉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省德阳中学
研究主题:不离 训释方法 训释 《释名》 文言文
李景丽
作品数:17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变压器 模块度 合环 被控系统 罐式
郭灵云
作品数:17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职业汉语 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 语法思想 古汉语虚词 职业汉语能力
张锦辉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训释方法 《论语集解》 《论语》 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