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39篇“ 论治特色“的相关文章
浅析张锡纯外感寒温特色及运用
2025年
张锡纯对待外感寒温疾病,有其特色理念及法则运用,笔者发现其临证疗外感除遵伤寒法,还有尚未被发掘的学术思想,如汗法重汗源,根据病情异同确立滋汗法则;在外感病中,无伤寒及温病,均注重透热、阴津的保护;对于体虚感实邪的患者,提出祛邪扶正原则,立善后处方;针对疗中需要用到峻药的方剂,确定新法则、新药以代替,临证随机应变,发掘药物新功效。这些均值得思考与临证运用,提升临床,同时,笔者结合临证和文献分析发现,张氏外感病法适用于阴虚蕴热体质外感者,给予这一类体质患者外感提供思路和方案。
吴俊锐张彩霞张珏魏爱生
关键词:论治特色降逆药物新用
廖蓂阶《时病纲要十七》疫病特色探析
2025年
《时病纲要十七》是廖蓂阶系统性疫病的著作,书中具有丰富的疫病特色。廖氏认为疫病由秽浊毒菌引起,因此需要积极清洁卫生,以消毒逐秽,防范疫病发生。若疫病已成,虽疫病危急,病症复杂,但廖蓂阶灵活择优选择内法、外法、西医药、中医药,施于疫病。疫邪多由口鼻侵犯肺胃,严重至于头脑,廖氏主张祛毒与畅气。廖氏辨疫病较多关注热疫及疫病血分证,主张以各种清热方药清解热毒、血毒。
孙炜喆王旭堃白辰姜琳姬永宽院金烨刘铁钢
关键词:疫病
补土派特色刍议
2024年
补土派为中医学术流派之一,从古至今,其核心思想、特色为广大医家所重视。文章阐释了补土派之特色,不但立足脾胃、重视气机、关注湿邪,更强调中土与他脏他腑之间的联系;并总结了补土派之法,即基于运气理念,以脾胃为轴,兼顾他脏及益阴,统血归元,化运阴火,针引阳气,湿肇基,对补土派临证诊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奇刘奇郭洁老膺荣卢传坚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补土派论治特色
基于新安固本培元理探讨痹证从脾肾特色
2024年
固本培元理是新安医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学术主张为培补脾肾之元气。痹证是临床常见病,易属难病。固本培元理内核与痹证病机脾肾亏虚、邪痹经络高度契合。临证以脾肾为核心,强调“调补气血、扶正祛邪”“健脾化湿、通络除痹”“健脾滋肾、病求本”。通过对新安固本培元疗痹证的特色及应用研究,为现代临床痹证的中医药防提供依据。
付皖兰曹云祥束龙武李云飞庞利君黄传兵
关键词: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痹证脾肾论治
《竹林寺女科证》经闭特色探析
2024年
竹林寺女科是浙派妇科的代表,其学术思想源于晋代,在形成和发展中吸收了佛教医学的特色。《竹林寺女科证》是其代表著作,其调经思想体系完备,通过对其诊经闭的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本文阐释了“脾旺则血匀气顺”“血旺则经调”的月经生理,调护不慎而致“血脉壅阻”“脾土不盛”“阴不足”为经闭之由,总结了补脾养心、化痰开郁、行气活血、养阴清热的辨方法。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临床仍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
王欣哲金晶
关键词:经闭
新安医家孙一奎外感病特色探析
2024年
对《孙文垣医案》《赤水玄珠》《医旨绪余》中外感病的病案进行分析,归纳孙一奎外感病(包括六淫病与温热病)的特色。其六淫病特色:风寒之邪性散敛,伤寒病宜辨识药之气味;热邪为火令所化,热病辨内外君相四火;湿邪易挟热生痰,湿病以升阳降浊清中宫为纲;暑邪伤人多危急,暑病贵在冬季保阴以未病;燥有“令气之燥”与“病机之燥”之分,燥病临证莫执润燥一法。温热病特色:伏邪而化温,六经与时月互参而;感四时不正之气则化疫,活用清解补渍诸法;火邪加临疫气而生瘟毒,清散中加痰药收效。孙一奎外感病特色丰富了中医外感病辨,有助于发挥传统中医药疗传染病、流行病的优势。
张思源吴元洁
关键词:外感病六淫温热病论治特色
从脾胃探讨慎柔虚损杂病特色
2023年
明代医家胡慎柔善于从脾胃疗虚损杂病,尤其是中医内科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病。他的学术思想源流于李东垣、周慎斋,他认为在疗虚损杂病时须勿忘脾胃虚损乃其病因之本。肝、肺、脾、心、肾五脏之损皆与脾胃密切相关,医药误施、饮食劳倦均可损伤脾胃致损。慎柔常予以温补脾元,益脾温中,兼养脾阴疗脾胃虚弱导致的虚损杂病。通过对筛选的《慎柔五书·卷五》部分内科医案进行分析发现,慎柔喜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二方培补脾胃,而疏肝、补肾、补血之方药用之较少。在加味用药方面,常用干姜、桂枝、五味子、麦冬、芍药,温补与养阴并重,体现出调养脾胃刚柔并济、阴阳互化互用之特点。
刘浩宇王李君
关键词:脾胃
基于火神派扶阳理探讨黄疸阴黄特色被引量:2
2022年
黄疸多分阴阳,然阳黄易,阴黄难疗。清末著名医家郑钦安集前人学术思想立扶阳理,强调阳气为人立命之根,阳气不足,百病所生,主张疗上应温阳以化阴,近代著名医家吴佩衡,尊郑氏重阳思想,崇其扶阳理。临证重视心脾肾,善用姜附桂草,疗各种阳气不足病证屡起沉疴。该文基于此理从病因病机、法方药等方面探讨黄疸阴黄的特色,以期为临床疗黄疸阴黄提供有益的思路。
朱彦长施卫兵郭锦晨许文彬
关键词:黄疸阴黄郑钦安扶阳理论论治特色
旴江医家龚信《古今医鉴》鼻病特色探析被引量:2
2022年
旴江名医龚信博采众长,所撰《古今医鉴》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其中《古今医鉴·卷九·鼻病》中记载了伤风鼻塞、鼻渊、鼻中肉赘、鼻疮、酒齇鼻、鼻衄等鼻病的。龚氏鼻病重视辨脉,内、外相结合,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后世学习借鉴。
王青青黄子萱陈丹
关键词:鼻病
王乐匋教授寒温并用特色及验案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通过对王乐匋教授医案的系统梳理,总结出先生临证寒温并用的经验,其在外感热病的应用中,用寒药旨在逐邪,用温药重在助正托邪,两者合用,使邪机不伏而得除;在杂病中重视寒热药物同用以调和脏腑阴阳平衡,遣方组药注重顺应脏腑生理特性,适应病邪特点,照顾病人体质。巧妙地融水火于一炉之中,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赵建根李壮壮黄辉
关键词:寒温并用温病杂病

相关作者

钱会南
作品数:165被引量:1,229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内经》 体质 脑内 《黄帝内经》 脾虚模型
吴小明
作品数:62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医案 发生学 肝肾同源 配伍 慢性乙型肝炎
金芷君
作品数:39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研究主题:香熏 文房四宝 《千金要方》 辨证论治 辨证
尤昭玲
作品数:727被引量:3,366H指数:2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尤昭玲教授 中医药疗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 名医经验 《傅青主女科》
潘桂娟
作品数:183被引量:67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医学 痰证 痰病 《黄帝内经》 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