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7篇“ 评价客体“的相关文章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专利价值评价客体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专利价值的评价方法较多,但目前仍还没有科学、实用的分析方法。通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以专利的本质为切入点,讨论专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重点分析专利产生价值的源泉,提出专利价值的评价客体为专利的使用价值,并初步提出构建专利价值分析指标的框架思路。
王浩
关键词:超额剩余价值
实践思维方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的澄明被引量:1
2012年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问题,学界似乎已有定论,但是却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统一和规范。究其根源在于思维方式上停留于本原论的两极对立和静止的思维定势。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实现的思维方式革命,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坚持关系性、动态性和全面性原则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是实践中产生的多层次价值关系系统,系统的核心是价值事实。
张春秀
关键词:实践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客体
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农业专项资金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其管理和使用涉及财政部门、各涉农业务管理部门和基层项目单位。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应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管理有效的评价主体,从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涉及各部门的共性特征和项目本身特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贠鸿琬
关键词:农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评价客体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客体
2009年
评价客体评价活动所指向、所要把握的对象,就是价值事实,即事物的“价值关系、价值关系的运动及其后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客体是一种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主体相关联,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主体的需要为尺度,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为基础的二元关系存在。主要包括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各要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其中,要素构成了课程价值主客体、主客体关系的中介,实施过程构成了课程价值主客体关系的生成变化及运动,实施效果构成了课程价值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后果。
彭启智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客体高校主客体关系课程价值
高等教育评价客体替考行为的调查和分析
2008年
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教学评价系统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作弊行为却影响了学业评价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其中替考是作弊行为中一种较严重的方式。本文以南京某两所重点大学学生为样本点对当前大学校园里替考行为进行实际调查,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分析替考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从加强思想教育、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转变教育思想等方面预防替考的政策建议。
江惠坤谷政
关键词:替考
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解析被引量:9
2005年
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分为不同层面。在概念层面,定义元素扩展与转移以及分面式通用定义构建构成评价客体解析基础。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分类以及系统元素研究形成宏观与微观评价要素。数字馆藏作为系统构件的核心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馆藏、数字对象、元数据和项目。作者分别对各要素评价问题及标准展开讨论。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乔欢马亚平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数字馆藏元数据图书馆管理
民工潮的理性呼唤与价值评价客体被引量:1
1996年
夏振坤李享章
关键词:户籍制度农业劳动力流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经济人
民工潮的价值评价客体与转移成本
1995年
农业就业份额下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内容。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实表明:农业就业份额下降的基本实现形式,是非农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农业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产业的职业转移与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迁移从总体看,是同一过程,大量经济人口处在产业间、区域间转移流动状态。
李一鸣
关键词:农业劳动力转移民工潮户籍制度评价客体大城市非农产业
道德评价主体与道德评价客体的矛盾结构及分析
1992年
对于道德评价主体和道德评价客体的涵义,学术界的认识不尽一致,本文为了辨清道德评价主体与道德评价客体的矛盾结构类型并说明其逻辑推演的现实结论,在正式叙述前先对两者作一界定。 所谓道德评价主体,就是指在道德生活中参与评价的人。作为道德评价主体的“人”,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和社会,本文这里主要是指前者。所谓道德评价客体,就是指道德评价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道德生活中,所有的道德现象都可以成为道德评价对象,但其主要表现为道德行为。本文这里所说的道德评价对象,即道德评价客体,主要是指这种道德行为。可见,所渭道德评价主体与道德评价客体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概括地说,也就是道德评价者在评价道德行为时所发生的矛盾。
陈杰
关键词:评价客体道德现象道德责任感道德生活逻辑推演
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现状述评与未来展望
2023年
2012年1月1日,国内所有的上市公司被要求强制执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这一举措使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即便如此,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现象仍频频发生,说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如何科学客观、贴合企业实际地对评价主体进行内控评价成为内控的关键一环。论文主要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主体、客体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并进行相关研究的评述和未来展望。
韩晴宇刘文丽
关键词:评价客体内部控制评价

相关作者

冯平
作品数:16被引量:17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哲学研究 评价者 价值哲学 道德评价 客体
刘亚政
作品数:29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邓小平 道德意识 道德评价 发展观 评价客体
王干才
作品数:42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实践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维方式 黑格尔 辩证法
万继峰
作品数:14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会计准则 会计国际协调 公允价值 评价客体 员工股票期权
李静
作品数:17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员工股票期权 非营利组织 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