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28篇“ 诊疗质量“的相关文章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质量分析
2024年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于2022年5—6月向上海市16个行政区共计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875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根治处方规范化情况、Hp感染检测情况、Hp感染根治药物配备情况、Hp感染诊疗管理情况、Hp感染诊疗中困难问题,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疗认知情况等。结果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Hp感染处方根治方案正确率仅为32.0%。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能力开展Hp感染检测的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较高,近80.0%。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配备基本的根治Hp所需的药物,但铋剂配备率低,为54.6%。Hp诊疗规范督查率80.0%。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需求较高,占66.7%。在Hp感染诊疗中,存在主要困难为药物配备不齐全、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和设备不足。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治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结论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开展Hp检测的能力,特别是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增加购入Hp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完备Hp根治所需相关药物等。此外,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提高全科医师对Hp感染的诊疗能力,同时加强Hp诊疗规范督查,进一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Hp感染诊疗能力。
马乐金花史玲易春涛侯进陈晨宦红梅倪衡如于德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规范诊疗质量系统管理
四川省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及考核标准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基线时和医院行为干预后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及医院行为干预作用,制定各级医院和各类科室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方法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电力医院作为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医院各层次医院代表,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调查问卷和病历查阅方式,在2015—2018年间以预调查-医院干预-调查-医院干预-再调查的模式在各级医院各科室展开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调查共完成了5773份问卷和病历查询,基线时各级医院骨密度筛查率多在10%左右,骨质疏松症诊断率明显高于治疗率,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转诊率和随访率远高于三级医院。医院行为干预后,各级医院的骨密度筛查率、骨质疏松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前提升,显示出更好的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诊治差距。基于此次调查结果制定各级医院和相关科室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相关指标的考核标准。结论目前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仍不理想,呈现低筛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现状。但骨质疏松症医疗质量可控,通过实施和贯彻骨质疏松症诊疗质控量化考核指标,可一定程度上提升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
许钟月王覃卢春燕李大江曹洪义钟莉何清华许慎李静陈雯张琪黄媛媛袁艳玲杨帆刘玉溥周虹王楠唐晨鲜海英陈德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
基于标准化病人法评价内蒙古高血压诊疗质量
2024年
目的:实地就诊观察接诊医生诊治过程的真实情况,对诊疗医生进行群体素描,为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的地域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匿名标准化病人(USP)法,观察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评估诊断、干预治疗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并实施打分。描述并分析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的医疗服务质量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诊疗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诊疗评分表总得分为(98.41±8.86)分,得分率为51.80%,高血压诊疗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病史采集得分(5.17±0.58)分,体格检查得分(4.27±0.67)分,辅助检查得分(4.64±1.39)分,诊断评估得分(5.68±0.98)分,干预治疗得分(5.46±0.65)分。以患者为中心量表整体患者感知满意度得分为(2.55±0.33)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科室、医生年龄段是高血压诊疗得分率和PPPC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医生未规范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诊疗活动,内蒙古高血压诊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不同医疗机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罗贵财刘可征
关键词:高血压标准化病人诊疗质量影响因素
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对优化口腔科诊疗质量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对口腔科诊疗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口腔科于2022年10月起以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开展诊疗工作,2022年1—9月为实施前,2022年10月—2023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诊疗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平均诊疗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VAS、SDS、SAS等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诊疗的各方面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提升口腔科的诊疗质量诊疗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其就诊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陈巧玲
关键词:PDCA循环法口腔科诊疗质量
基于中医理论全流程精细管理对口腔科诊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中医理论全流程精细管理在持续改进口腔科诊疗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3年7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融入中医理论的全流程精细管理开展诊疗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对诊疗质量的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SF-36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中医理论的全流程精细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口腔科诊疗质量持续改进,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傅燕萍周小婷
关键词:中医理论口腔科
构筑多维度、全周期的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体系
2024年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加强其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诊疗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日前,在由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指导的“中国肝癌医疗质量控制行动--院长论坛(合肥站)”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强调,开展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是健康中国癌症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取决于诊疗过程的质量控制,高效、精细的诊疗质控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患者生存率。
潘锋(文/图)
关键词:癌症防治重大疾病原发性肝癌
浙江省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与评分标准(2024版)
2024年
为了进一步加强乳腺癌规范化诊治能力,实现乳腺癌诊疗一体化、标准化和同质化,浙江省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结合《中国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及浙江省乳腺癌诊疗现状,经过多次讨论、实践与修正,制定了《浙江省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与评分标准(2024版)》,内容涵盖诊断、手术、药物治疗、放疗及其他管理等共27条质量控制指标及评分标准。该质量控制指标及评分标准将成为浙江省乳腺癌质控巡讲、检查和考核的主要依据,推动乳腺癌诊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乳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邵喜英杨红健曹飞麟陈述政杜向慧傅佩芬黄建黄黎明李旭军孟旭莉王瓯晨赵文和马飞王晓稼
关键词:乳腺肿瘤质控指标评分标准
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模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疗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评估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PERT)模式实施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疗质量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2016年7月5日至2018年7月4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将2016年7月5日至2017年7月4日(PERT模式实施前)接受传统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归为PERT干预前组,2017年7月5日至2018年7月4日启动PERT模式救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为PERT干预后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诊疗信息,对比两组诊疗质量[就诊到住院时间、住院到开始抗凝时间、就诊到明确诊断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期间临床结局(住院死亡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年龄(63.3±13.7)岁,女性102例(48.6%)。PERT干预前组108例,PERT干预后组102例。(1)诊疗质量:两组就诊到明确诊断的时间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其中,PERT干预后组中<24 h完成诊断者占比比PERT干预前组高[80.4%(45/56)比50.0%(34/68), P<0.001];就诊到住院时间比PERT干预前组短[180.0(60.0,645.0)min比900.0(298.0,1 806.5)min, P<0.001],总住院时间比PERT干预前组少[12(10,14)d比14(11,16)d, P=0.001];住院到开始抗凝治疗的时间、住ICU时间、住院费用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住院期间临床结局:两组住院期间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PERT治疗模式提高了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治效率,明显缩短了总住院时间,但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梁颖王晓林运左惠娟缪黄泰聂绍平
关键词:肺栓塞
显示屏幕面板的基于循证路径的医院诊疗质量决策支持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显示屏幕面板的基于循证路径的医院诊疗质量决策支持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程序。;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屏幕中的图形用户界面的界面内容。;4.最能表明设...
请求不公布姓名刘响丰薛雄峰陈红燕刘彬彬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病种诊疗质量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病种诊疗质量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以获取单病种诊疗过程的对应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以对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诊疗过程对应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计算以得到诊疗分析数据;...
姚远王睿翟曙春师亚勇

相关作者

曹秀堂
作品数:272被引量:1,859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SARS 实时控制 医院信息系统 病种
董军
作品数:188被引量:1,993H指数:28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质量管理 病例 SARS 实时控制
姚远
作品数:76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数据元 卫生信息 病种 大数据 住院患者
高筠
作品数:54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质量管理 医院信息 统计信息 医院医疗质量
代伟
作品数:73被引量:57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 医院信息系统 病种 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