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篇“ 词义发展“的相关文章
“媳妇”的词义发展及其语用特征分析
2025年
“媳妇”常见于古代文献,尤其是元曲、明清小说中“媳妇”使用十分频繁。同时,“媳妇”在现代汉语中也十分活跃,常用作亲属称谓,表示“儿媳”或“妻子”义。通过文献考察可知,古代汉语中“媳妇”的用法十分丰富,并不局限于作亲属称谓。因而本文试从历时的角度,结合历代文献,在梳理“媳妇”常见词义的基础上,分析其词义发展过程及语用特征。
周玉萍
关键词:词义发展语用特征
同素异序词“煎熬”“熬煎”的词义发展及差异性分析
2025年
从个案分析入手选取同素异序词“煎熬”和“熬煎”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中两词的分布情况和使用频率总结了二者的差异:连用时间上“煎熬”最早出现于汉代,“熬煎”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使用频率上“煎熬”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熬煎”;使用场合倾向上“熬煎”在方言口语中仍保留使用,“煎熬”则主要运用于普通话以及书面语。文章从韵律、方言、修辞方面分析了晚出现的“熬煎”的成因以及两者发展差异性的原因,并试图突破约定俗成的笼统解释,探讨了发音、语义熟知度和有限的“注意”分配等因素对“煎熬”在这对同素异序词中占据主要地位的影响。Starting from case analysis, inverse morpheme words “Jian’ao” and “Aojia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With the help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frequency of use of the two words in the corp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were summarized: “Jian’ao” first appeared in the Han Dynasty and “Aojian” first appeared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terms of their combined use time;The frequency of use of “Jian’ao”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ojian”. In terms of usage, the term “Aojian” is still retained in colloquial dialects “Jian’ao” is mainly used in Mandarin and written languag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late emergence of “Aojian” from the aspects of rhythm, dialect, and rhetoric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 it also attempts to break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and vague explanations,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such as pronunciation, semantic familiarity, and limited attention allocation o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Jian’ao” in this pair of inverse morpheme words.
石蕴琼
关键词:同素异序词
“报应”的词义发展:从中土到佛经的移用和演变
2023年
“报应”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成词理据在于动词性语素“报”“应”并列,均具备“相当”和“回”的特征;用“报”而非“应”代指双音词是由于二语素义的区别。“报应”表示“相应、相当”的行为,也即这种行为产生或呈现出的效应或结果,具有宗教哲学色彩,早见于中土文献。中古汉译佛经所见“报应”发展出新的内涵并保留至今,成为现代汉语中“报应”的唯一表义。这一哲学术语从中土文献到佛教文献的移用,是促动词义丰富发展的重要原因。
王金英
关键词:报应词义发展汉译佛经
“ger”一词的起源及其词义发展演变分析
2023年
王福清套格敦白乙拉
“对”的引申义列梳理——兼论“对”的词义发展
2022年
“对”在古今汉语中用法多样、释义丰富,由基本义“回答”经引申而形成了一个有章可循的义列,包括“回答;回应”义、“面向;朝着”义、“两两相对”义、“成双成对”义、“比对;调整”义、“平均两份”义和“掺和;交换;抵偿”义。本文通过梳理这一引申义列的衍生过程,考察“对”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源流关系,以期对词义发展的探索有所增益。
万梅
关键词:词义发展
网络语境下“营业”的词义发展变化被引量:2
2022年
近年来,“营业”一词的词义随着使用域的扩大而不断发生变化。基于自建小型语料库,探讨在网络语境影响下“营业”新兴用法的形成与演变特点。通过从历时角度探索“营业”的成词路径,从共时角度在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对“营业”的网络新用法进行分析,发现该词在其新义之上,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固定结构“营业式”;引发“营业”词义变化的语言因素有“词义引申”“经济原则”“趣味性”等,非语言因素有“娱乐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饭圈文化的发酵”等,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该词的词典收词建议。
郭力瑶李海英
关键词:营业词义演变网络语境词典
浅析词义发展演变对文言文教学的影响——以“正”字及其相关词语为例
2022年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言角度探究词义发展演变,探索文言文教学内容开发的新路径,通过因声求义、析形释义、词义对比和归纳总结等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落实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张珊关立新
关键词:说文解字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中微殊类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教学探讨
2021年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课。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是古今异义词。随着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古今词义的异同大致可分为基本相同、完全不同和同中有异三种情况,其中第三种情况最为复杂,涉及词义范围和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备受关注。为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一教学内容,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以便其将来能够更好地从历时的角度讲授汉语词义相关的知识,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微殊类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几轮教学实践发现:运用Seminar教学法,既可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理论知识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李玉晶
关键词:古代汉语课程词义发展教学探讨
概念整合视阈下粉圈新词“盐”的词义发展探究
2021年
针对以食物类名词描述粉圈偶像的语言现象,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从"盐"的词义发展入手,对粉圈食物范畴语义延伸机制做进一步阐释,并着重强调粉圈新词产生的认知动因中"人的尺度"。
李玥
关键词:词义发展概念整合理论新词新语
“沐浴”成词演变及词义发展探析
2020年
汉语“沐浴”一词是由单音节词“沐”和“浴”合成而来,从短语发展到词其语义也由本义发展到引申义。在汉代由于“沐浴”搭配成分的改变,它从最初表示“洗发和洗身”之义引申出抽象的“受润泽或沉浸在某种环境中”之新义,这是“沐浴”成词的重要转折点,与此同时,其本义也进一步发展成表示泛指的“洗澡”之义。“沐浴”成词后的语义和短语时的语义在一定时间内仍有共存,直至近现代汉语其短语义才逐渐弱化。“沐浴”词义演变的主要方式是词义的扩大和转移,语言内部因素、语用的选择和客观社会的发展成为主要动因。通过对“沐浴”一词共时和历时语料的梳理与分析,实现了对“沐浴”成词及发展、意义和用法的全方位考察。
杨方
关键词:沐浴语义演变

相关作者

魏慧萍
作品数:15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汉语 词义发展 词义 汉字词 义素
黄树先
作品数:72被引量:203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比较词义 核心词 历史比较 汉语 汉语文献
李恩江
作品数:9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广韵》 词义发展 部首 说文 《儿女英雄传》
李振国
作品数:1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学习提要 汉语词义 古代汉语 词义引申 词义分析
张静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宁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研究主题:词义发展 方位词 汉民族 先秦 词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