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0篇“ 词义演变“的相关文章
浅析“便”词义演变
2024年
“便”作为一个多义字,含多个义项,以“便”字本义为出发点,采取例证法,选取中国古代及现当代文献中的语料考证该词从本义至现代汉语的词义演变情况。通过对各个义项之间的相联性分析,来展现“便”字各义项之间的辐射与递进关系。
李华鑫
关键词:词义演变例证法
“梼杌”的词义演变与发展
2024年
《孟子•离娄下》中记载楚国的史书名为“梼杌”,但其原因却一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后世学者对其作为史书名的原因的考证梳理出相关义项,同时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分析古今文献中的用例并对“梼杌”的词义发展进行探寻,归纳古今书面语中该词的使用情况,总结出其本义为“古代神话中的野兽”,引申义分别为“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专指春秋时期楚国的史书”和“恶人”三种。由此对“梼杌”一词的词义演变情况进行梳理,并讨论其演变机制。
张竞文
关键词:引申义词义演变
“背书”之词义演变及其动因探析
2024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背书”一词被赋予新的含义,使用范围扩大,使用率逐渐提高。基于词义引申等相关理论,文章探讨“背书”的词义演变情况和演变机制,认为“背书”在隐喻机制下发生两次词义演变。同时,对“背书”在语音、语法和语用等语言内部因素和大众心理、传播机制、社会环境等语言外部因素的演变动因进行探究。
王雅婕
关键词:背书词义演变隐喻机制
“耗”的词义演变演变动因分析
2024年
“耗”的词义随着人们的使用、心理的联想以及语言内部的互动影响不断发展变化,由最初表示“一种稻子”演变为“损耗”“消息”“老鼠”等义项,成为一个多义词。在“耗”的词义演变过程中,既有词义引申,也有词性变化,“耗”词义演变的主要动因是隐喻和转喻。
张颖
关键词:词义演变隐喻转喻
“施”的词义演变
2024年
“施”的词义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语言内部因素的变化,由最初表示(旗帜)飘扬舒展貌,后来由于行军打仗时,旗帜指示着行进的方向,故“施”引申表示行为,又进一步引申为延伸、舒展之意,再后来又有施加、颁布的意思。通过对词义进行溯源,会发现词义演变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再从社会应用,人的思维和心里联想以及语言内部的发展三个角度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对词义演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周紫薇
关键词:词义
同素异序词“性情-情性”词义演变与成因探究
2024年
同素异序词从先秦时期到今天一直存在,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从微观角度着眼,通过对同素异序词“性情”和“情性”进行个案分析,探索其来源以及在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两词在历时演变过程中的不同点,并探寻两词产生差异的因素,包括发音省力、意义分担、语言经济等。
梁嘉欣
关键词:同素异序词性情情性词义演变
“肝”的词义演变考察
2024年
在现代汉语中,“肝”字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性语素,表示人与高等动物的器官,随着社会发展,根据语言者的需要,它的词义与词性发生演变,“肝”演变出动词、形容词等多种新兴用法,表达“耗费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去做某事”等含义,在句中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肝”词义发生演变是社会环境、语言使用者、语言经济性原则以及隐喻转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何雨晴
关键词:词义演变句法结构
“嘴、嘴巴”的词义演变研究
2024年
“觜”字一开始指的是猫头鹰类头上的毛角,后借用来指“觜宿”,因为毛角与鸟喙的形状相似,两汉时期开始产生了指“鸟喙”的用法,后来逐渐发展为指多种动物和人的“口”,并逐渐扩散到指称像尖角一样的植物、物品和地形。“嘴”字可能是受到汉译佛经中“觜”的异体字多有“口”字旁而产生的。能够用“嘴”来指代人的用法则当是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嘴巴”一词约在明朝时才出现。
陈静
关键词:词义演变
“惊”的词义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2024年
惊讶是人类基本情绪的触发阶段,是情绪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话题,但“惊”词义演变尚无专门论述。本文通过对自建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中“惊”的用法考察,发现“惊”在概念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上发生了变化:惊讶主体的生命度逐渐降低,与“惊”组成的情绪由消极拓展到中性,“惊”从表达具体行为扩展到表达具有修辞效果的抽象行为。词义演变引发的语法后果是“惊”的功能扩大,主语变得更加丰富,其后的结果补语形式更加多样。这些演变是“惊”在产生过程中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推动,更是人类对自身情绪认识不断深化和表达方式不断丰富的体现。
万光荣刘欣婷
关键词:词义
1920-1950年代“建筑艺术”词义演变
2024年
以语义学与语用学作为建筑理论史的潜在分析框架,考察1920-1950年代间“建筑艺术”概念在中国建筑界发生的意义演变。在回顾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基础上,指出“建筑艺术”一词是近代中国建筑师特有的语义创造;1950年代,“建筑艺术”概念则经历了从被特殊强调到遭受批判的复杂变迁。通过分析“建筑艺术”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表意与翻译,旨在为理解“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联提供批判性的解读框架。
王雪睿李翔宁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理论词义演变中国现代建筑观念史

相关作者

姜黎黎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管理办公室)
研究主题:词义演变 概念场 中古时期 中古 MI
王云路
作品数:86被引量:449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古汉语 词汇研究 构词 中古汉语词汇 近代汉语
祝子媛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
研究主题:词义演变 词义 汉语史 作家 隋唐
戚国辉
作品数:24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语法化 隐喻 习得 词义演变 语法化研究
徐时仪
作品数:223被引量:75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朱子语类》 汉语 词语 词义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