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44篇“ 译者主体性“的相关文章
译者主体性被引量:3
2009年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译者主体地位得到了初步确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把文本和语言看成是彻头彻尾的同质关系,无形之中提高了译者和译文的地位;女性主义翻译观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意义生产过程中尽量突出女性的主体性或在翻译中以女性意识驾驭文本;而后殖民主义译论认为译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模仿者,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应该主动地把握和占有原文。
张其海
关键词:主体性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
翻译中的诗学与译者主体性
2025年
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皆可内含一定的诗学元素。作为一项跨文化实践活动,翻译既是诗学与译者主体性交互作用的过程载体,亦是最终成果的集中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诗学是译者选择文本、理解文本和表达文本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又作为译者选择、理解和表达的客体而存在,因此诗学是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体;译者主体性贯穿在翻译选择、理解和表达的各个环节,是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体。译者主体性从“荫蔽”到“去蔽”,经历了一个逐渐彰显的过程。译者在能动与受动的交互过程中并非总是得心应手,有时反而会误入歧途,这要求译者具有全面的诗学能力,善于把握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度,既不能墨守成规,亦不能随心所欲,而应在动态调整的基础上无限趋近源语诗学。
胡作友冯悦
关键词:诗学翻译翻译诗学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在《背影》英译本中的体现
2025年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散文《背影》三译本为例,从选词、句式结构方面进行对比探究,分析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对译作的影响,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基于自身和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创作更符合目的语读者及原文的译本。研究发现,即使作为汉语母语者,受主体性的作用以及翻译目的考量,译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翻译风格。
王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背影》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格萨尔》英译本对比研究
2025年
本文聚焦于《格萨尔》这一藏族民族史诗的英译本。通过对葛浩文和王国振两位译者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葛浩文译本注重准确性和文化传递,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同时浅化了文化现象的处理,以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王国振译本则更加注重深度和细节,通过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忠实呈现原文语义,并加入详尽的脚注与附录,帮助读者克服文化障碍。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译者主体性对翻译作品质量和文化传播效果的影响。
张欣雨赵思怡周姝彤谢丽莎
关键词:《格萨尔》英译本译者主体性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孝经》理安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2025年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主体,是翻译创作的执行者。本文立足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理论基础,从信任(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embodiment)、补偿(compensation)四个阐释步骤分析《孝经》的理雅各译本、安乐哲和罗思文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认为译者在译本的选择、翻译目的和策略的确定、语言层面的创作发挥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杨秀英陈萍
关键词:阐释学译者主体性《孝经》
翟理斯译者主体性表征及其动因分析——以《聊斋志异·卷一·长清僧》英译为例
2025年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自从1842年被引入英语世界后,这部作品经历了多个版本的翻译和传播,其中以翟理斯的英译本最具影响力和学术价值,成为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以《聊斋志异·卷一·长清僧》中翟理斯的英文翻译版本和但明伦的评注版本为研究对象,从词汇选择、句子构造和语篇结构等多方面,深入分析翟理斯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行为表征。研究同时分析翟理斯英译的不足及原因,期望能为中国典籍的全球传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A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e to its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artistic charm.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1842, this work has undergone numerous translations and dissemination, among which Herbert Allen Giles’ English version stands out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academically valuable, becoming a focus of research. This study takes Gile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Priest of Ch’ang-Ch’ing (from Volume One of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and Tan Ming-lun’s commentary ver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conducting an in-depth analysis of Giles’ manifesta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from aspects such as vocabulary selectio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text organization.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and reasons behind Giles’ English translation, aim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and insights for the glob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李伟艳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翟理斯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电影《绿皮书》字幕翻译为例
2025年
当今世界,影视作品作为人们文化交流、彼此联系的重要途径,无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与距离。在引进国外优秀电影的过程中,字幕翻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鉴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字幕时应该优先考虑目标语言国家观众的接受度。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时可以选择阐释学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在该理论指导下,译者能够协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剧情,提升观影感受及文化认同感并促进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电影《绿皮书》中文字幕翻译中的体现,从而更好地探究字幕翻译的特点及策略。
王燕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字幕翻译
知识翻译学视角下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
2025年
从知识翻译学的视角,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通过分析Innes Herdan、万昌盛、王僴中以及许渊冲等译本,对古诗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知识翻译学的视角下,译者主体性能够得到发挥,但是知识翻译标准又会制约译者主体性,即古诗英译时,理想的状态是译者能够体现其主体性但同时兼顾知识翻译标准,但通常两者之间会存在失衡的情况。
张艺龄徐多毅
关键词:古诗英译译者主体性
严复《天演论》中的译者主体性
2024年
作为语言转换和文化传播的桥梁,翻译在不同的文明交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译者往往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人们往往忽略了他的主体地位,及其在翻译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严复译《天演论》出发,结合翻译活动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译者主观能动性对翻译活动,包括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杨欣三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天演论》
《麦琪的礼物》双译本译者主体性探析
2024年
目前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度依然不减,与此同时,一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持续受到国内读者欢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翻译策略与方法和翻译风格两个方面对《麦琪的礼物》两个中译本进行译者主体性探析,旨在加强译者译者主体性的理解,从而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
林倩雯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麦琪的礼物》翻译风格

相关作者

何芳
作品数:55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
研究主题:译者主体性 《道德经》 大学英语 哲学阐释学 英语听力
林夏
作品数:17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译者主体性 译者 归化 译者意图 翻译策略
谭云飞
作品数:27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
研究主题: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 翻译 翻译教学 后现代主义
刘书梅
作品数:24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飘》 译者主体性 汉译本 文学翻译 翻译
李慧芳
作品数:15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研究主题:译者主体性 译者 教学模式 归化 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