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篇“ 试分娩“的相关文章
影响无痛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影响无痛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8例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阴道分娩结局分为成功组(n=147)和失败组(n=9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产妇临床资料对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年龄、文化程度、BMI、子宫下段厚度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周、距离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临产住院、定期孕检查及合并妊娠糖尿病/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BMI≥30kg/m 2、子宫下段厚度<3.9mm和HADS评分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功组子宫破裂、产褥感染、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失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BMI、子宫下段厚度和焦虑抑郁是影响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失败的重要因素,易诱导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应根据危险因素从饮食运动和心理疏导方面给予干预,改善阴道分娩结局,促进预后。
杨丽丽张晓颖冯小明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结局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瘢痕组,选取同期68例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进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阴道分娩相关指标、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中转剖宫产、胎儿窘迫、阴道助产和宫缩乏力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总产程用时、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瘢痕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76%(8/68)]与对照组[7.35%(5/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控适应证与禁忌证的前提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进行阴道分娩,母婴结局良好。
师伟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胎儿窘迫产后出血
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结局比较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于社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收的102例瘢痕子宫产妇,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组,每组51例。观察组行阴道分娩,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娩,统计两组产妇分娩成功率及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新生儿Apagr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为92.31%,与B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B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agr评分(8.42±1.05)分与对照组(8.27±1.1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具有较高成功率和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若产妇有意愿经阴道分娩,应给予支持。
杨沛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分娩
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瘢痕子宫产妇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瘢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其中观察组产妇行阴道分娩,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分娩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ag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Apag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产妇而言,进行剖宫产分娩可取得较高成功率,进行阴道分娩可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在进行分娩方式选择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以对母婴安全形成最大保障。
闫景萍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
瘢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分娩与进行剖宫产分娩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为瘢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0例瘢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每组各230例产妇。让阴道分娩组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让剖宫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分娩,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与阴道分娩组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成功率相比,剖宫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分娩的成功率较高,差异显著(χ2=29.815,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新生儿的Apagr评分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让瘢痕子宫产妇进行阴道分娩可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让其进行剖宫产手术可提高其分娩的成功率。临床医生应根据瘢痕子宫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有针对性地选择分娩方式,以保障母婴安全。
陈家琼
关键词:瘢痕子宫分娩方式
新产程标准下孕妇产程中转剖宫产危险因素及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产程标准下产程中转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分娩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阴道产的单胎足月孕妇331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867)和中转剖宫产组(n=446),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313例单胎足月孕妇中,中转剖宫产率为13.46%(446/3313)。单因素分析显示,身高、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分娩孕周、初产妇、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分娩前2周内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分娩前1周内白细胞、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接受引产与产程中转剖宫产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初产妇、需接受引产、2周内超声预测胎儿体重、分娩前一周内白细胞是产程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单胎足月孕妇,需要综合评估孕妇的产次、孕前BMI,是否需接受引产,孕前预测胎儿体重及分娩前白细胞等“亚剖宫产指征”,预测产程中转剖宫产。
刘源瀛赵扬玉王永清
关键词:试分娩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产评分表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建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产(TOLAC)评分表,探讨此评分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的评估能力,提高TOLAC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61例TOLAC孕妇的分娩相关信息并参照相关文献建立本院的TOLAC评分表。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TOLAC孕妇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排除产禁忌后440例孕妇纳入本研究。依据本院TOLAC评分表分为3组,0~6分组(94例),7~9分组(234例),10~15分组(112例),比较3组孕妇的阴道产成功率、失败原因及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440例孕妇TOLAC的总体成功率为75.0%(330/440)。其中,0~6分组、7~9分组、10~15分组的成功率分别为53.2%(50/94)、76.9%(180/234)、89.3%(100/112),10~15分组的TOLAC成功率显著高于0~6分组和7~9分组(P均<0.05)。(2)阴道产失败原因中,先兆子宫破裂和孕妇放弃的发生率分别在3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0~6分组先兆子宫破裂和孕妇放弃的发生率均低于7~9分组和10~15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母儿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其发生率分别在3组TOLAC成功或失败孕妇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均无子宫破裂的发生。(4)影响3组孕妇TOLAC评分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临产、本次胎儿估计体重、入院子宫颈Bishop评分和孕周,以上指标在10~15分组中的评分均显著高于0~6分组和7~9分组(P均<0.05)。结论TOLAC评分表对VBAC具有较准确的评估能力,能够提高TOLAC的成功率和母儿安全性。评分为0~6分者不推荐阴道产,7~9分者建议阴道产,10~15分强烈推荐阴道产。
张冬梅王雅莉刘文枝徐浏阳陈淑梅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试分娩
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瘢痕子宫阴道产中的应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在瘢痕子宫阴道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孕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孕期健康状况、分娩方式相关态度及知识评分、阴道产成功率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孕产妇妊娠期贫血、先兆流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孕产妇孕期体质量异常增长[5.00%(2/40)]、妊娠期糖尿病[5.00%(2/40)]、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0(0/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8/40)、22.50%(9/40)、12.50%(5/40)](χ^(2)=4.11、5.16、5.33,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孕产妇分娩方式相关态度[(29.60±3.05)分]及知识评分[(13.94±2.0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74±2.91)分、(11.60±2.15)分](t=5.79、4.94,均P<0.05)。研究组阴道产成功率[95.00%(2/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8/40)](χ^(2)=4.11,P<0.05)。研究组孕产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10/40)](χ^(2)=4.50,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瘢痕子宫孕产妇孕期健康状况,提高阴道产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李婕范淑丽
关键词:试分娩自然分娩疤痕子宫健康教育
子痫前期初产妇阴道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初产妇阴道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阴道产的PE初产妇作为建模集,根据阴道产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2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E初产妇阴道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基于筛选结果,利用R语言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和拟合优度偏差性检验评价模型的表现。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阴道产的PE初产妇作为验证集。采用Bootstrap法验证,并制作校准图。结果共纳入312例PE患者作为建模集,其中阴道产失败89例,成功223例;共纳入146例PE初产妇作为验证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大(OR=1.609,95%CI:1.251~2.483)、孕早期体脂肪率高(OR=1.456,95%CI:1.209~2.159)、分娩前1周内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流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高(OR=1.799,95%CI:1.372~2.794)为PE初产妇阴道产失败的危险因素;孕妇参加孕妇学校次数多(OR=0.233,95%CI:0.054~0.672)、Bishop评分高(OR=0.395,95%CI:0.258~0.756)为保护因素。基于上述5个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集阴道产失败的受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I:0.847~0.963),最佳界值为0.21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1和0.852;拟合优度偏差性检验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无统计学意义(χ^(2)=7.69,P=0.464);绘制校准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集的受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35~0.94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2和0.796;拟合优度偏差性检验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无统计学意义(χ^(2)=6.82,P=0.512);绘制验证集的校准曲线表明模型预测概率与实测值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P
卢玉燕陈轩沈敏陈蕾孙青
关键词:子痫前期试分娩列线图
妊娠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阴道产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妊娠中晚期完全性前置胎盘(CPP)患者阴道产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选择阴道产终止妊娠的68例妊娠中晚期CPP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阴道产结局,分析影响产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者中53例成功阴道分娩终止妊娠,阴道产成功率为78%,15例阴道产失败而转为剖宫产终止妊娠,失败率22%;其中阴道产失败者中接受输血和子宫动脉栓塞处理者占比均明显高于阴道产成功者(P<0.05),产后24 h内出血量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多于阴道产成功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阴道产成功者(P<0.05)。年龄小、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产前阴道反复出血为阴道产成功的保护性因素,孕晚期、胎盘植入/粘连为阴道产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发生CPP者,若患者年龄小、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孕期出现反复阴道出血或处于妊娠中期,在排除胎盘植入/粘连和需要期待治疗保胎等情况时,患者可尝通过阴道产终止妊娠,以降低身体损伤,缩短住院时间。
叶敏李晓莹
关键词:前置胎盘妊娠中期妊娠末期阴道试分娩

相关作者

王永清
作品数:75被引量:407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 妊娠合并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流产
杨慧霞
作品数:1,112被引量:12,885H指数:5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 糖尿病
张为远
作品数:471被引量:6,191H指数:3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胎儿 妊娠并发症 孕妇
李丽红
作品数:1被引量:120H指数:1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多中心研究 多中心临床研究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试分娩
郑明明
作品数:53被引量:37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早孕期 前瞻性队列研究 产前诊断 胎儿 子痫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