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20篇“ 诗歌研究“的相关文章
张炜诗歌研究
在当代文坛上,张炜是一个兼具小说家、诗人和学者多重身份的复合型作家。在小说家的光环之外,张炜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和学者,一直坚信诗是文学的核心、最高形式。多年来,他不仅始终坚持着读诗、写诗,完成了多本诗集、多部长诗的创作,...
生伟奇
关键词:诗歌创作艺术呈现诗歌观念
《中国诗歌研究》稿约
2024年
《中国诗歌研究》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学术集刊。自创办以来,本集刊一贯坚持学术本位的宗旨,取得了一些进步,逐渐获得学界的认可。先是被收入中国知网的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2008年又成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认定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同年,又先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来源集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来源集刊。本集刊现开辟有古代诗歌研究、现当代诗歌研究、诗学理论研究诗歌文献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域外汉诗与诗学研究、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等栏目,一般的书评、鉴赏、随笔、诗词创作不在本集刊选择之列。本集刊以文稿质量为唯一标准,文章长度不拘(以论题需要为准),既欢迎材料扎实的考据之作,也欢迎思辨深刻的理论文章。但要求文章须遵守应有的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力避重复,立论要持之有据,要充分了解学术界对该论题的研究状况。
《中国诗歌研究》编辑部
关键词:少数民族诗歌中西比较诗学诗词创作学术本位文稿质量现当代诗歌
姚莹诗歌研究
姚莹是清代政治家、军事家,在当时赫赫有名,屡立奇功。同时也是文学家,诗文俱佳。他与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并称为姚门四杰。在桐城派的发展史上,姚莹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研究者大多关注其诗论和古文,忽略了他在诗歌...
孙子玉
关键词:桐城诗派诗歌主张题材内容艺术特色
徐訏诗歌研究
徐訏在长达50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近800首诗作,这些诗作不仅反映出了徐訏本人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而且映照出了1929至1980年间现代中国社会在抗战、革命、解放、改革历程中的现实景象,发挥着自觉回应公共事件的作...
徐静
关键词:徐訏诗体韵律声音诗歌理论
周京诗歌研究
本文以清代诗人周京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对其人生经历、生平著述、处事心态、诗歌特点展开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诗歌对陆游的接受情况,从文人聚合的视角下探析其在浙派中的影响,力图清晰地展现其诗歌风貌及独特价值。周京出身...
蔡宇
关键词:诗歌题材艺术风格浙派
洪朋及其诗歌研究
洪朋是北宋中后期著名诗人,以工诗著名,所著诗文在北宋时即已编印成《清非集》《洪龟父诗集》等多个版本。清四库馆臣在多方补辑的基础上得诗178首,《全宋诗》在此基础上又加补辑,共收洪朋古近体诗共191首,断句13句。本文以洪...
陈永成
关键词:诗歌创作审美取向
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比较视角与跨学科考察——董洪川教授访谈录
2024年
本文是对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的学术访谈。董教授回顾了自己从事现代主义诗歌研究30多年的历程,总结了其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英美诗歌研究的比较视角出发,董教授立足本土现代文学经验,以T.S.艾略特为案例深入阐释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是如何传播的,中国学者和诗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西方诗学资源推进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建设。董教授指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跨文化传播和接受研究既要关注本土文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又要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过滤现象。他认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具有审美形式创新的意义,而且是对西方现代性历史进程的回应、反思和批判,具有介入和批评西方社会现实的人文价值和认知价值。因此,从现代性这一跨学科视角切入,运用历史化方法还原历史语境,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进行跨学科考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董教授就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走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对青年学者提出治学建议与期望。
林萍
关键词:跨学科人文关切
空间理论与国家认同视角下美国非裔诗歌研究的新开拓——评《空间叙事与国家认同:格温朵琳·布鲁克斯诗歌研究
2024年
格温朵琳·布鲁克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非裔诗人之一,其艺术成就不仅代表着两百多年非裔诗歌的高峰之一,并且对非裔诗歌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史丽玲的专著《空间叙事与国家认同》以空间书写和国家认同动态关系贯穿,对诗人的诗歌美学和社会思想进行系统阐释;空间理论将空间维度与国家政治学结合,对美国的国家认同问题做出深刻剖析。全书结构严谨,学理基础合理,在该领域提出了中国学者的独立见解和学术表达。
郝桂莲
关键词:国家认同
生态批评视角下爱德华·托马斯的战争诗歌研究
2024年
爱德华·托马斯是20世纪初期一位卓越的“自然诗人”和“战争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诗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托马斯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赋予他的诗歌自然之美,但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在他的诗歌中不断出现,使他的思想集中在对饱受战争摧残景象的厌恶以及对传统田园风光的怀念之中。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研究爱德华·托马斯的战争诗歌中战争、自然与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邓文婕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整体主义战争诗歌
吴思敬:我所了解的“好脾气”的诗歌研究
2024年
一吴思敬先生是我倍加尊重的一位长者。尽管由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诸种原因,中间有不短的一段时间与他断掉了联系,但是这种尊重之情一直没有断掉。我与吴思敬相识的时间比较早,大概是在1994年或者1995年。那一年夏天,他携师母来济南参加一个诗歌方面的座谈会。我当时在山东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从事的正是诗歌方面的研究,所以有幸结识了吴思敬以及师母。从山大毕业时,曾一心想报考吴思敬的博士生,但由于机缘不巧合,愿望没能实现。但是后来我凡是去北京时,总会找机会去拜访他们夫妇二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做人和做学问的道理,并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姜玉琴
关键词:巧合做学问诗歌博士生

相关作者

黄承基
作品数:49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诗人 诗歌 诗歌艺术 诗歌研究 纪弦
易彬
作品数:101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诗歌 写作 诗歌研究 书信 杜运燮
罗振亚
作品数:266被引量:46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现代诗派 新诗 中国新诗 先锋诗歌
沈玲
作品数:57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研究主题:罗汝芳 新生代 华裔 泰州学派 诗歌研究
宋宝伟
作品数:34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新世纪诗歌 诗歌批评 写作 先锋诗歌 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