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篇“ 误服中毒“的相关文章
- 某三甲综合医院36例儿童药物误服中毒病例分析及药学服务思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药物误服中毒特点和探索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2021年36例药物误服中毒病例和对同期儿科病区住院的40例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院儿童药物误服中毒一般资料和药物种类分布。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药物误服中毒的风险因素和药学服务的价值。结果:我院36例儿童药物误服中毒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组(33.33%)和>3~6岁组(30.56%)。药品主要集中在降压药(27.03%)、感冒药(10.81%)、灭鼠药(10.81%)、农药(10.81%)、维生素制剂(10.81%)和抗精神病药物(8.11%)。调查显示药品箱配备率及有效使用率低,家庭药品存在乱放现象,院前急救知识匮乏,相关药学服务需求急切。结论:儿童药物误服中毒多为家中常用药品,且均与摆放不当有关,目前急需药师进行安全宣传和院前急救知识的培训。
- 王鹏徐颖张晓明张少楠
- 关键词:误服药物中毒
- 微信家庭随访干预对降低急诊老年患者阿片类药物再次误服中毒的效果观察
- 目的:探究微信家庭随访干预对降低急诊老年患者阿片类药物再次误服的影响。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急诊阿片类药物误服的老年患者53例,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名采用常规诊...
- 陈雪妹何志强
- 儿童经口误服中毒在儿科急诊洗胃的护理研究进展
- 2023年
- 经口误服中毒又被称为急性中毒,通常是指毒物在短时间内通过黏膜,皮肤,消化道与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人体器官出现损坏,影响功能的发挥。据研究显示,急性中毒具有发病速度快,病情较复杂等特点,多发于儿科1岁~5岁的儿童中,究其原因与儿童认知能力,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儿童年龄尚小,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对某些药物,毒物缺乏正确认知,一旦误服便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针对经口误服中毒患儿,临床医学通常采取洗胃方法来处理,通过多次反复将一定成分液体灌入患儿胃腔使胃内毒物得到彻底清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对儿童经口误服中毒在儿科急诊洗胃护理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 葛静雪
- 关键词:儿童中毒洗胃护理
- 152例儿童误服中毒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儿童误服中毒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6月—2021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诊治的152例误服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2例患儿中,婴儿期18例(11.8%),幼儿期107例(70.4%),学龄前期15例(9.9%),学龄期12例(7.9%);毒物的种类主要是药物(52.0%)或化学制剂(30.9%);夏季发病率最高(48.0%);误服原因包括儿童误服(93.4%)和家长不慎喂服(6.6%)。结论儿童误服中毒多发生于幼儿期,多为误服药物、化学制剂,应加强对儿童生活环境的管理,以预防儿童误服事件的发生。
- 陈思迁金忠芹
- 关键词:儿童误服
- 急诊就诊误服中毒患儿父母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急诊就诊误服中毒患儿父母在照顾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就诊的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2分的12例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整理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归纳出3个主题:家属安全意识淡薄;家庭对儿童缺乏正向引导;渴望得到社会帮助。结论:患儿父母安全意识薄弱是儿童误服中毒的主要原因,树立家庭对儿童正向引导教育,提高社会整体关注度,有助于减少儿童误服中毒的发生。
- 孙丽华周明敏方婵俞珍
- 关键词:误服中毒儿童照顾者
- 特殊情况下32例儿童误服中毒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 2021年
- 目的分析特殊疫情下儿童意外误服中毒的常见原因、特点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20年2-6月国药东风总医院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32例儿童误服药物或者毒物中毒患儿做回顾性原因分析。结果疫情下儿童意外中毒的常见中毒物质为药物、灭鼠药、驱蚊药及农药,1~3岁幼儿易发意外误服中毒。结论疫情下儿童心理行为受到了一定影响,意外误服中毒患儿增多,其中药物中毒占50.00%以上,为了更好的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应杜绝中毒的发生,减少因意外中毒而导致的伤残或者死亡,需要家庭,医院,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共同努力。
- 尹绪凤查志刚李文斌王宇吴馨卉
- 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以减少儿童因误服中毒导致的意外伤害事件发生。方法通过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儿科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间儿童误服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其误服中毒药物品种特点、年龄、性别差异、季节差异、区域特点。结果总计44例,男29例(65.9%),女15例(34.1%);1~3岁幼儿高发,共32例(72.7%);来自农村37例(84.1%),城市7例(15.9%);33例(75.0%)发生误服中毒时由老人看管,11例(25.0%)例由父母看管时发生;误服中毒药物品种有抗高血压药、抗精神病药、煤油、含农药青菜或食物、松节水、消毒剂等。结论从婴儿期有主动抓拿意识开始,家长应高度警惕预防误服药物可能,特别是农村地区由老人看护儿童者,建议通过医院、幼儿园、社区、媒体宣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加强家长安全教育常识等措施,从家庭看护人、政府、医疗机构等各方面有效防范儿童误服药物的发生。
- 庄婉莉余健澄许燕璇谢燕銮杜太峰
- 关键词:儿童中毒急诊流行病学
-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误服中毒回顾性分析及防范措施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资料,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误服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月份、居住环境、误服品种、中毒原因、中毒经过、治疗及转归等特点。结果23例患儿中,婴幼儿19例(82.61%),学龄前患儿4例(17.39%);男14例(60.87%),女9例(39.13%);6、7月高发,共10例(43.48%);居住在农村15例(65.22%),居住在城市8例(34.78%)。误服药物中毒20例(86.96%),非药物3例(13.04%),误服药物品种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循环系统用药。家庭第一时间给予催吐预处理的患儿预后结局较好。结论儿童误服中毒事件可防可控,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一旦发生误服,家长立即给予催吐并及时就医,确保儿童生命安全。
- 李思维宋宵张珩焦韵苹
- 苏州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调查研究
- 目的: 1.了解苏州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2.分析导致该地区急诊就诊儿童误服中毒的可能影响因素。 3.进一步探寻导致这部分儿童误服中毒的深层次原因,为制定科学的综合预防、干预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 孙丽华
- 关键词:误服中毒儿童患者流行病学干预策略
- 儿童误服中毒危险因素353例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分析儿童误服中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为有效防范儿童误服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3例误服中毒住院儿童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误服高发年龄在1~4岁之间(275例,占77.9%),年龄中位数2.4岁,男女比1.5∶1,农村高于城镇,不同性别及不同区域在起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误服药物均以内服药为主(157例),城镇误服内服药构成比高于农村(χ~2=8.51,P<0.05),而农村在误服农药构成比显著高于城镇(χ~2=18.8,P<0.05),内服药中,农村误服神经精神科用药显著高于城镇(χ~2=8.43,P<0.05),而城镇误服降压药显著高于农村(χ~2=4.3,P<0.05)。80.7%的家庭祖辈参与了儿童的监护,农村祖辈参与儿童监护及抚养构成比更高。结论儿童误服中毒在不同年龄发病率明显不同,应根据不同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进行防范误服的发生;农村留守儿童及祖辈监护可能为儿童误服的高危因素;有精神病患者、需长期口服药的慢性病以及智障儿童家庭等特殊家庭需更加重视对药物的监管。
- 黄胜胡娅萍陈洋蔡小芳
- 关键词:中毒儿童
相关作者
- 陈洋

- 作品数:11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病原菌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 儿童
- 鞠楠

- 作品数:2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连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急诊 急救护理 急救 护理与健康指导 小儿高热惊厥
- 袁利

- 作品数:41被引量:31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患者
- 戚晓昆

- 作品数:797被引量:1,751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影像 视神经脊髓炎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 周翠英

-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邢台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患儿 抚触 中枢性协调障碍 早期干预 NICU